「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2012年9月1日,距微信公众平台上线才过去一周,对互联网高度敏感的蒋双福,就抢注了“大学生赛事资讯”公众号。那时候,他才刚刚上大二。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把校园里的信息公告栏搬到线上来,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比赛的信息。

不过当时公众号刚刚起步,人人主页和微博才是蒋双福关注的重点。他一口气注册了30+的微博账号,试图分享微博营销号早期的红利。可惜人人主页因操作不当被封号,微博运营也迟迟不见起色,他才将战场转移到了微信公众号上。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用蒋双福自己的话来说,他其实是一个比较传统保守的人。虽然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运营自媒体,但毕业后他还是规规矩矩的回到了昆明,在一家旅游公司做微博运营。而他一手创建的“大学生赛事资讯”公众号,却在这段时间停更了。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2014年,适逢大学生创业大潮,蒋双福终于辞掉了微博小编的工作,重拾公众号,开始了第一次创业。这段时间的蒋双福并不看好公众号,他是带着把大学生赛事资讯做成网站的决心到南京创业的。当时团队一共三个人,蒋双福负责运营,另外两个人负责技术支撑和市场营销,但是前期开发网站,资金短缺,公司又没有任何收入,加上管理不善,整个团队人心涣散,蒋双福的第一次创业基本宣告失败。2015年,他灰头土脸的从南京回到了昆明。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图丨蒋双福早期参加活动合影

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蒋双福一心想做的大学生赛事资讯网站没有做成,但他坚持运营的公众号却开始盈利了。2015年微信公众号迎来爆发期,“大学生赛事资讯”公众号用户关注量突破5万,也有了3-4千一次的广告单。重拾信心的蒋双福再次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2015年11月,蒋双福与一名设计师合伙,成立了芽木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并在2016年带着5个实习生入驻昆明小森孵化器园区。芽木依托大学生赛事资讯号为核心孵化小号,增加了青年机遇、青年实践活动、青年旅行体验和青年国际交流四个账号,芽木新媒体矩阵初步形成。但运营的效果却远不如预期,公众号关注量上涨,阅读量却持续下降,广告主也不像他之前想象的那样接憧而来。入不敷出的蒋双福不得已辞退员工,一个人接手了公司所有的新媒体账号。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公众号运营进入疲软期后,蒋双福开始思考朝全渠道发展。2016年9月份,他尝试接触国内旅行项目做渠道推广,之后又谈了几家海外义工旅行,并和实习生培训活动开展合作。同年11月,他将芽木教育信息咨询公司改名为芽木科技公司。2017年,蒋双福再次回归PC端,开始着手研发Tyacay网站。

如果说“大学生赛事资讯”公众号是蒋双福创业的1.0版本,那芽木新媒可以看做是2.0版本,现在正着手在做的Tyacay则可以看做是3.0版本。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图丨Tyacay网站内测版本截图

芽木新媒相对成熟,以“大学生赛事资讯”公众号为中心,连接青年机遇、青年实践活动、青年旅行体验、青年国际交流四个账号,芽木新媒已经从一个点扩张成了5个账号矩阵。其中“大学生赛事资讯”公众号有用户18万,整个公众号矩阵用户数量超过30万,日活跃用户有4万多。目前5个账号上发布的赛事资讯,30%由合作方提供,剩下的70%全凭蒋双福带领的团队收集整理。

而且,通过这几年的关注和积累,蒋双福自创了一套信息筛选机制:一看官网是否备案;二看微博、公众号是否认证;三看赛事历史消息有没有负面消息。通过赛事的各个数据量化,芽木新媒把赛事分成几个类别,不同的账号推送不同的赛事信息,一些比较重要的活动几个账号同时推送,就增加了活动的曝光率。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图丨蒋双福生活近照

对于即将上线的Tyacay网站,蒋双福的定位是青年活动分发&青年发展社群。在蒋双福看来,“大学生赛事资讯”是一个点,芽木新媒是一个矩阵,只有再把Tyacay网站做起来,芽木科技才能成为一个立方体。马上要推出的Tyacay一共有十个板块,分别是留学咨询、国际交流、四个微信小服务账号、校园求职、实习(民企)、同城活动(马拉松、音乐节)、保研考研夏令营、直播live线上课程。

后续蒋双福会集中火力,将Tyacay发展为芽木科技的核心。对此,他有一套自己的运营体系。目前的计划是Tyacay网站由一个负责人全权负责,部门内分成小组,组内再分工,包括信息处理、文字编辑和排版等,网站建设初期就是按照这样的分工进行实习生招募。另外社交媒体的管理也是如此,一个账号平台由三到五人组成,共设置30个账号组成前社交平台,每个小组有一名负责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全部由从实习生中挑选出的有经验的优秀小组负责人。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图丨芽木科技办公环境


在芽木目前发展的阶段,团队成员主要以大学生志愿实习生为主。为了吸引优秀大学生加入芽木团队,蒋双福还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机制。活动主办方提供的一切有利资源,都将优先给到实习生手里,包括同程票务、芽木合作活动内部优惠价、部分活动面试绿色通道等。当然,还有其他视情况而定的回报。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蒋双福将芽木的社会经济功能归纳成三点:1.大学生活动的过滤器(过滤掉所有不可靠的活动);2.活动主办方扩音器;3.大学生活动与活动主办方的联系枢纽,相当于校园信息公告栏。

现阶段芽木主要的经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媒体渠道推广,按结果提点收费;第二种是软文推文。目前头条推文的单篇价格在5-6千人民币左右,项目包括义工旅行、留学交流合作、海外实习等。同时芽木也在探索和开发其他项目。

「我的创业故事」芽木蒋双福:校园新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图丨蒋双福生活近照

新媒体实验室是芽木正在探索的项目之一。新媒体实验室以校园为依托,用户可以共享自己的创新想法,策划书等,可行性的创意或科研都有可能得到芽木的资金支持。说白了,这是一个为芽木提供创意支持的空间,也有可能发展成为芽木的项目孵化器。

乡村共创是芽木打算探索的另一个项目。蒋双福表示,芽木公众号矩阵用户总数超30万,他正打算整合这些大学生用户资源,并引荐到云南,为本土企业寻找大学生资源。芽木可以链接本土企业和返乡创业青年,企业出资,返乡青年出力,芽木从中协助,形成多方合力,共创乡村。

从“大学生赛事资源”公众号,到芽木新媒,再到现在的Tyacay网站,蒋双福一路磕磕碰碰,走得并不轻松。但每一次跌倒后再爬起来,都能帮助他走得更远。蒋双福创办芽木科技的宗旨是“引导中国青年在世界舞台上发声”。在这条路上,他走得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坚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