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和平衛士”之名轟炸敵方本土 後置螺旋槳的空中核武器庫


打著“和平衛士”之名轟炸敵方本土 後置螺旋槳的空中核武器庫

B-36轟炸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轟炸機部隊可謂是立下了赫赫戰功,除了執行了無數次的戰略轟炸之外,美國的轟炸機還在日本投下了第一枚運用於實戰的原子彈,這些戰功自然離不開B-17、B-24以及B-25等優秀的轟炸機。除了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轟炸機,其實美國在二戰期間還計劃發展一款具有超遠航程的轟炸機,以實現從美國本土直接起飛可以轟炸德國的目標,它就是B-36“和平衛士”轟炸機。

打著“和平衛士”之名轟炸敵方本土 後置螺旋槳的空中核武器庫

B-36轟炸機

B-36在設計之初是為了能夠直接從美國本土起飛轟炸德國,主要是美國擔心如果英國抵擋不住德國,那麼美國就會失去在歐洲的所有立足點,現有的轟炸機就會鞭長莫及,所以B-36的研製一度被列為第一優先級。但是隨著戰事的發展,英國的局勢逐漸穩定,再加上日本偷襲珍珠港直接將美國拖入戰爭,使得美國變更計劃加速趕製B-24等轟炸機以應對戰爭需求,於是B-36的研製就這樣被擱置下來了。但是計劃雖然被擱置,但卻並沒有被砍掉,在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B-36的第一架原型機起飛,1947年第一架生產型B-36交付美軍。對於一款為二戰而設計的轟炸機來說,B-36無疑是姍姍來遲,但是卻並非無用武之地。二戰過後緊接著就是美蘇對立的冷戰時期,轟炸機是當時最可靠的核武器投放手段,而B-36又是當時美國唯一的洲際轟炸機,所以為了建立起一支對蘇的核威懾力量,B-36被委以重任。

打著“和平衛士”之名轟炸敵方本土 後置螺旋槳的空中核武器庫

從上之下依次為B-10B、B-17、B-29和B-36

我們先從一些基本數據來了解B-36轟炸機(以B-36D為例):

  • 機長:49.4米
  • 機高:14.3米
  • 翼展:70.1米
  • 最大起飛重量:162200千克
  • 最大飛行速度:707千米/小時
  • 航程:12070千米

要說B-36有什麼特點,那簡直太多了,它和我們熟知的美國轟炸機根本是不一樣的畫風。首先看過去第一眼,B-36的特點就是大。我們用4發的B-24來進行一下對比,B-24的機長為20.2米,翼展33.5米,而B-36的機長為49.4米,翼展為70.1米,比B-24大了兩倍還不止,B-36的大就可見一斑。當然,設計得這麼大是為了適應洲際飛行的需要,能夠攜帶更多的燃油,也能有更大的載彈量。

打著“和平衛士”之名轟炸敵方本土 後置螺旋槳的空中核武器庫

B-36轟炸機

再仔細看B-36,就能夠發現它的奇葩之處,它的活塞式發動機並沒像想象中那樣朝前安裝,其螺旋槳安裝在機翼的後緣,使得B-36成為了一架推進式佈局的轟炸機,這在採用活塞發動機的轟炸機當中相當罕見。除了發動機佈置方式與眾不同之外,B-36發動機的數量也是一絕,B-36前期型號就裝備有6臺活塞發動機,到了B-36D開始更是在機翼下方加掛了4臺渦噴發動機,使其總髮動機數量達到了驚人的10臺。雖然發動機數量多,但是B-36的活塞發動機卻飽受散熱問題的困擾,不過想來擁有10臺發動機的B-36過熱故障那麼一兩臺發動機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打著“和平衛士”之名轟炸敵方本土 後置螺旋槳的空中核武器庫

生產中的B-36轟炸機

拜其巨大的體型所賜,B-36的最大載彈量達到了38140千克,就算是不攜帶核彈,這麼多的普通炸彈也足以將一片不小的區域夷為平地。在自衛武器方面,想要保護這麼大一個轟炸機的確不易,B-36裝備有6個遙控炮塔,每個炮塔裝有雙管20毫米機炮,除此之外,機頭和機尾還各有1個裝備雙管20毫米機炮的炮塔,8門雙管20毫米機炮一齊開火的火力還是比較可觀的。有意思的是,B-36還曾計劃直接將F-84戰鬥機掛在機身下方以增加其空中防禦能力,這個如果實現了豈不是就有了空中航母,除此之外,B-36還有核動力的計劃,不過最終也因為技術原因而沒有實現。

打著“和平衛士”之名轟炸敵方本土 後置螺旋槳的空中核武器庫

B-36轟炸機

總的來講,B-36可以說是二戰過後冷戰初期美國空軍戰略遠程轟炸力量的中流砥柱,其超遠的航程以及強大的載彈能力都是作戰能力的保障。在被更新的B-52替換之前,B-36是美國重要的空中核武器投射平臺,雖然對於攜帶核武器的它來說“和平衛士”這個稱號略顯諷刺,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也確實通過恐怖的核威懾來維護了世界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