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年贵州一家不到20平米的小书店,到如今全国拥有近200家店!

西西弗,逼格书店的代名词。

这家文艺感十足的书店,正打算在零售连锁的路上发力狂奔。

近日,西西弗书店宣布,2019年1月将新开12家门店,其中2家已经开业,全年计划新开100家。

而在去年,西西弗书店已经开了83家。

从1993年贵州遵义一家不到20平米的小书店,到目前全国拥有近200家店,营业额在各类书店中位列第一,西西弗终于在深耕多年后开花结果。

这个成绩难能可贵,尤其是考虑到互联网浪潮对传统书店的巨大冲击。

那么,为什么传统书店消亡了,而西西弗存活了下来?

双面夹击!传统书店大量死亡

这得先从传统书店说起。

互联网浪潮是传统书店消失的主因。

互联网起于海外,当国内传统书店还毫无知觉的时候,互联网对书店的冲击,在海外已经初见端倪。

1998年10月,美国亚马逊登录英国,随后十年,实体书店几乎被一扫而光,仅有少数几家艰难转型,苟活了下来。

随之,互联网风潮也刮入中国,国内电商平台纷纷崛起,网购图书大幅提升了效率,其后出现的电子阅读,更是在便利性上秒杀传统图书,导致市场经历惨烈洗牌,传统书店的市场份额急剧萎缩。


从当年贵州一家不到20平米的小书店,到如今全国拥有近200家店!



另一方面,经营成本上升也为传统书店补了一刀。

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各类生产成本也逐渐上升,比如物业成本、人力成本、税收负担等等。传统书店的利润很难再覆盖高企的经营成本。

双面夹击之下,传统书店自2007年开始大量纷纷倒下。

然而,西西弗书店存活了下来。

靠的是什么呢?

危中见机,西西弗为何度过难关?

西西弗创立之初,与一般的传统书店也无甚区别。

面对无可避免的时代巨浪,西西弗抵御风雨,坚持远航,靠的是几个重要因素。

最关键的是,管理层。

2007年,金伟竹临危受命,接手西西弗。

彼时,整个民营书店业内忧外患,行业面临整体衰败,人们都在唱衰:实体必将被互联网取代。

拯救西西弗的,是金伟竹对于商业本质的思考。

他敏锐地看到:书店行业的本身是有生存基础的,实体书店只要努力做就会有希望,而互联网的存在,标志着行业进入了一种多元化时代,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但互联网和实体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因此,金伟竹将过去的独立书店形态,定义为1.0时代,并坚决放弃固守,在2007年之后,抓紧机会进入2.0时代。


从当年贵州一家不到20平米的小书店,到如今全国拥有近200家店!



然后是大众化的精确定位。

彼时,阅读在国内还不是十分普遍。

其中,一边是文艺的小众读者,一边是十几亿的大众,西西弗明智地选择了后者。

“我们要引导消费者跨越阅读基线。把那些没有明确阅读需求,可阅读,可不阅读的客群引导进来。”

这种策略有其内在逻辑,一是大众的阅读市场显然更大,二是对于一个缺乏阅读的大市场,西西弗希望力所能及地推动阅读,这也是一种情怀。

基于此,西西弗的理念也随之提出:引导推动大众精品阅读。

最后,是文化与商业的融合。

过去,书店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阳春白雪,坚持文化,抵触商业;要么下里巴人,排斥文化,唯利是图。

其实,无论走哪一边,都是很难长久的。眼里只有文化,终究会因为商业失败而无法坚持,而只盯着商业,则会影响口碑,注定也走不长远。

本质上,文化和商业并不相斥,文化可以为商业带来机会,商业也能反哺文化。

对西西弗来说,文化是内核,商业是载体。关键点在于,怎样通过设计,使两者相辅相成,共生发展。

于是,连锁书店的概念出来了。

这相当于把独立书店的灵魂装入连锁书店的躯壳,形成了可以大量复制的商业模式。于是,依托商业购物中心,西西弗开始了连锁转型之路。


从当年贵州一家不到20平米的小书店,到如今全国拥有近200家店!



渐入佳境,西西弗靠哪些招数?

如今,西西弗可以说是国内连锁书店的头牌。

笔者也有去过,不说买书,仅仅在书店内转一圈,体验也很不错。难怪在消费者中有很高的口碑。

某种程度上,西西弗已经做到了标语说的: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

而支撑西西弗持续成长的,又是那些招数呢?

首先是业务融合。

西西弗书店不仅仅是书店,而是“书店+咖啡+创意”,分别对应park书店、矢量咖啡、不二生活等子品牌。据估计,三类业务收入分别占80%、15%、5%。

对于卖书,人们普遍的看法无法赚钱。但西西弗的品牌定位决定了很高的周转率、较大的人流基数、较低的成本,保证了书本销售能够盈利。

咖啡业务是对图书的搭配,西西弗的咖啡馆,能增加消费者的粘性,延长在书店的时间,同时,咖啡饮品的高毛利,也对书本业务的利润有所补充。

此外的创意业务,包括了马克杯、明信片、便签等等,天生与书本的气质相近,日后也是发展的重点目标。

最后,承载业务元素的,是别致的店面设计。西西弗整体是英伦怀旧风格,佐以暖色灯光,给人安逸温馨之感。加上,西西弗将店面分为标准线、主题线、定制线三种风格,十分别致。


从当年贵州一家不到20平米的小书店,到如今全国拥有近200家店!



其二,是强大的运营体系。

在零售业里,卖书是最难的业务之一,因为十分琐碎、繁杂。

西西弗经过10年探索,搭建起的一整套运营系统,解决了业务难题,提供了良好的消费体验。现有的18个专业系统,为新店的选址、装潢设计、店长培养、日常经营等提供解决方案。

因此,西西弗才能够:

从签约到开业,最快30多天就可以开一家店。

培养一名称职的店长,只需要三个月。

各店每日平均客流量,高达1200人。

最后,西西弗不断进化,向3.0时代进发。

所谓3.0时代,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创新。

比如在书店,西西弗整合提升了书店的整体功能,从标准化书店到定制化书店做转型。

主题方面,主题店是现在零售的新风潮,西西弗在保持整个运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适当多元化,形成各类主题,比如旅游、亲子等等。

还有平台化,西西弗书店的融合业态,本质上还是一个书店。目前在做的,从“书”升级到“文化”,从“店”升级到“平台”。如此的话,西西弗会产生一种更强的文化服务属性,能把多样的产品与读者的多种需求连接到一起。


从当年贵州一家不到20平米的小书店,到如今全国拥有近200家店!


结语

互联网浪潮已去,新零售风口再起。

曾经,西西弗书店经受住了巨浪的冲击,一路成长至今。

现在,西西弗书店将顺应时代潮流,从2.0向3.0进军。

对于西西弗书店的读者,电商及数码虽然能给予许多便利,但无法取代在实体书店淘书阅读的淳朴快乐。

为读者保留这份简单的美好,或许就是西西弗书店的意义。

从当年贵州一家不到20平米的小书店,到如今全国拥有近200家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