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友10年(一)西安相声黄埔军校,苗阜玉浩都只是学员

如果我说,相声不只郭德纲,西安相声更不只苗阜,你会怎么想?

2007年,伴随着郭德纲和德云社走红,相声小剧场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然而这种跟风式的数量上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高,于是,很多意图扎根小剧场的相声社团倒下了,又有很多新的社团冒了出来,周而复始,既造成了相声的虚假繁荣,也让这个行业更加的良莠不齐。

10年过去了,相声小剧场的热度仍然没有过去,有志于进入此行业的人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多人不知道,在这相声小剧场业突飞猛进的10年里,有多少家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又有多少家仍然在惨淡经营。他们看到的,只是诸如德云社、青曲社等金字塔尖上的风光。

珍友10年(一)西安相声黄埔军校,苗阜玉浩都只是学员

一家10年仍不赚钱的相声社团

在古都西安,就有这么一家相声社团,他们屹立10年不倒,却又在勉力苦撑,他们堪称西安相声界的“黄浦军校”,却多次濒临倒闭。用他们班主衡小珍的话来说,“我们现在就是为尊严活着”。

2007年9月28日,西安第一家正规民营相声社团珍友社成立,班主名叫衡小珍。衡小珍是相声第七代传人,算起来,他比郭德纲要大一辈。衡的师父是王宝珍,并且得到过被称为“北侯南张”中的张永熙的指点。2017年,珍友社迎来了创立的10周年。

珍友10年(一)西安相声黄埔军校,苗阜玉浩都只是学员

2017年也是西安另一家相声社团青曲社的成立10周年,但珍友社要比青曲社早几个月成立。然而对于同样“10岁”的珍友社来说,青曲社的10年无疑要更为成功,不但班主苗阜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相声演员,青曲社也走上了正轨,今年的10周年全国巡演更是办的有声有色。

8月6日,珍友社举办了10周年庆典开幕式演出晚会,这既是珍友社10周年庆典的开幕式,也是珍友社10周年系列活动中最隆重的一场。邀请了包括李金斗、杨少华杨议父子、陈寒柏等相声名家来到西安助阵,地点选在了西安曲江大礼堂,这是一个能容纳2000人的大场馆,郭德纲的徒弟张云雷等人即将在这里举办德云三宝跨年演出。

珍友10年(一)西安相声黄埔军校,苗阜玉浩都只是学员

敢选在这样一个大场馆办相声专场,衡小珍承认自己下了很大的决心:“我既然把日子定了,弄这个十周年庆典,就要搞下去。”最后这场演出,看似满坑满谷,但实际收到的钱不多,而且场租偏贵,“票卖了8万,刚够场租费的,实际亏了十几万。”

为了尊严,这似乎是衡小珍和珍友社如今各种坎坷的最佳解释。如果没有相声,衡小珍本来可以过得很好。

西北郭德纲和西安德云社

很多人将衡小珍和已故的相声大师侯宝林相提并论,两人有太多的相似点——都是京剧科班出身后改说相声,都坚持传统相声的改革创新,不说脏口荤口段子。“有人说我是陕西的侯宝林,因为侯宝林的几个段子我都有,戏剧与方言啦,关公战秦琼啦我都有这些活。”

珍友10年(一)西安相声黄埔军校,苗阜玉浩都只是学员

衡小珍与郭德纲

“相声里西安这块,说学逗唱里没有一个能跟你衡叔(衡小珍)比及的,这不是我吹牛,”在接受采访时,衡小珍对相声秘闻说道。

苗阜的师父郑小山则直接将衡小珍称为西北的郭德纲,据说,郑小山曾说过,“这叫玩意,跟衡先生学能耐。”

珍友社10周年庆典的主题叫“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如今的相声,有太多衡小珍看不懂的地方,但他也只能不忘初心,坚持做好自己。“什么叫陕派相声呢? 这本身就是沽名钓誉嘛 ,哪有陕派相声,要说陕派相声,我是第一个,我2007年就把怯洗澡,完整的用陕西话从头到尾表演出来了,我都不说我是陕派相声。”

不只是班主衡小珍被称为西北的郭德纲,07年成立的珍友社,因为是西安第一家民营相声社团,一时间笼络了西安当地几乎所有的相声演员,很多人如今已经成为了相声界的中坚力量,这也让珍友社成为了当时西安的“相声黄埔军校”。

2007年9月,珍友社成立,当时的演员团队,如今仍有很多人仍然活跃在舞台上。比如郭德纲所说的《张双喜捉妖》孤本的所有者郑平安先生、侯耀文的徒弟魏元成、如今西安天禧苑班主马腾翔等,都是珍友社的初始团队的演员。而如今声名鹊起的苗阜王声,以及相声新势力的玉浩,当时还只是珍友社的学员。

珍友10年(一)西安相声黄埔军校,苗阜玉浩都只是学员

2007年在珍友社表演的苗阜王声

苗阜在珍友社只工作了几个月,后来他和王声联合成立了青曲社的前身陕西青年曲艺社。而谈起当年的苗阜,衡小珍的印象并不深。“印象就是他挺爱相声,喜欢相声,喜欢钻研,可能前期是业余,学校玩,后来进入珍友社平台后觉得这一行比较难,需要努力,这应该是他们在珍友社呆了几个月没白呆的原因,想学好相声必须勤奋努力,我觉得这一点他们做到了,因为在珍友社他们几乎没上台的机会。当时活儿也不行 。”

衡小珍回忆,当时的苗阜,只是珍友社的学员,来了之后就是听活(看其他演员的表演),也没有劳务费,但跟德云社学徒不同的是,并没有约定学成拜衡小珍为师,也不会安排他们搬桌子等检场工作。“我记得他们就会一个段子,叫口吐莲花,一周十天半个月安排一场,不是见天让他们演,当时用的都是成熟的艺人。他们在珍友社呆了几个月之后,因为他们也不会什么段子,活儿也不行,也就几个月就离开了,人家不来了”

“当时可以说把西安所有的相声演员聚集在珍友社的门下了。很多人都支持,都说衡小珍先生为西安曲艺界办了不少好事。”

2007年珍友社名单

演员:衡小珍,刘文友,于海涛,周春晓,郑平安,祁喜生,魏元成,赵卫明,李宝军,马腾翔,杨金龙,杨洋等。

学员:李斌,肖向阳,张玉浩,苗阜,王声等。

没有相声的青春岁月

衡小珍本是唱京剧出身,上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西安市京剧团,但后来遇到了京剧团改革,要改唱地方戏,衡小珍愤而辞职,“可以说我是西安市文艺界第一个辞职的,把铁饭碗都丢掉了。”

珍友10年(一)西安相声黄埔军校,苗阜玉浩都只是学员

辞职后的衡小珍,全国各地辗转继续自己的京剧生涯,包括江西京剧团、扬州京剧团、蚌埠京剧团、滁州京剧团等,84年经朋友引荐,结识了南派相声名宿张永熙,改行说了相声。“那时一个月给我72块钱的工资,84年72块,已经能解决温饱了,当年我在其它京剧团干也就是40块钱50块钱。”同年他也认识了自己后来的师父王宝珍,并正式拜师,正式进入相声门。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搞活,衡小珍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1986年,他回到西安,利用家里投资的5、6万块钱,成立了一个民间青年艺术团,开始全国各地搞文艺演出。“那几年发展的还不错,年轻嘛,自己买的大轿子车,什么都有,国家的团还没有呢,咱就有啦。”回忆起自己当年的青春岁月,衡小珍言语中不乏兴奋。

进入90年代后,走穴办演出的方式已经不怎么能赚到钱了,歌舞厅开始走红,衡小珍能唱,会说,还会弹吉他,他就开始在这种歌舞厅当主持人、节目总监,到07年时,他月收入仍能到1万-2万,虽然辛苦,但已经比很多人日子过的好多了,他也很快在西安买了房,买了车。

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他之后10年的人生轨迹。

2007年6月1日,衡小珍被邀请到南京参加一次活动,去了才知道是张永熙的徒弟李金鹏收徒弟,而且李金鹏等人还搞了一个开心茶馆,一下子勾起了他对相声的怀念。当时他问李金鹏:“小剧场相声挣钱吗?不挣钱不会赔钱吧。”对方则回答:“赔钱倒不会就是不挣钱。”不赔钱就行!衡小珍打定主意,回西安就要办一个相声茶馆,连名字都在南京就想好了,就叫珍友社,“能来听我相声的那都是我的朋友,我要珍惜我的朋友。”

2007年的北京,德云社正如日中天,这也让远在西安的衡小珍,看到了相声小剧场的希望。然而他却没有想到,珍友社接下来遭遇了一系列巨变,不但把郭德纲牵涉其中,更让衡小珍成为了西安相声界眼中的另类,“西安很多同行盼着珍友社早点倒闭。”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