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際十面埋伏陣:運用十面埋伏的經典戰例垓下之戰

楚漢之際十面埋伏陣

十面埋伏陣即誘敵進入指定場景,通過刺殺、下毒、陷阱等多種手段使敵人身心疲憊,在敵人最脆弱的時候給予致命一擊。十面埋伏陣法無固定模式,隨時隨地都可運用,一般都藉助於山谷等有利地形,依據“地利、人和、天時”的原則來巧妙佈陣。

十面埋伏陣,就是四面八方廣佈伏兵的意思,表現出一種不可逆轉的軍事態勢。入此陣者,如入天羅地網,迴天乏力,常常軍心渙散,難逃敗局。垓下之戰是運用十面埋伏的經典戰例。

十面埋伏陣是楚漢之際的韓信發明的。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齊王、楚王、上大將軍,後為淮陰侯。

他是我國曆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我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傑出的大軍事家、大戰略家。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在垓下之戰中,漢軍統帥韓信設下十面埋伏的陣法,從而徹底擊敗了楚軍,迫使項羽自刎烏江。

公元前203年9月,項羽拔營東歸,向彭城迴歸。10月,劉邦見圍殲項羽的時機已經成熟,便採納張良陳平

的建議,率兵從陽夏出發,同時傳令各路諸侯率軍西向,在固陵會師。

不久,韓信、彭越、英布諸路兵馬先後到達,從成皋到滎陽一路相連數百里,人馬躍動,震天動地。

楚漢之際十面埋伏陣:運用十面埋伏的經典戰例垓下之戰

十面埋伏陣

劉邦見諸路兵馬如期到來,心中大喜,當下就命韓信為總統帥,全權指揮各路大軍;又命蕭何、夏侯嬰運輸糧草,供應前方。

公元前202年農曆十一月,劉邦率兵進入楚地,圍攻壽春,又派人誘使駐舒縣的楚國大司馬周殷叛楚降漢,佔領了大片楚地。到了農曆十二月,終於把項羽圍困在回奔彭城的路上垓下。

當時的情況是,楚軍處於絕對劣勢。西楚國位於長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10萬楚軍成為絕對的孤軍,缺糧已經幾個月,士兵飢餓,軍隊根本沒有半點補給。

楚軍剛從廣武前線上撤下來,未經補給,非常疲憊,且多穿著夏秋季的衣服,寒冷飢餓,士氣潰散。還有,楚軍離江東五郡距離遙遠,在當時的情況下,即使衝破包圍圈,也很難在漢軍的追擊下及時回到己方領土。

楚漢之際十面埋伏陣:運用十面埋伏的經典戰例垓下之戰

劉邦

相比之下,漢軍聯兵約五六十萬,而且精力飽滿、糧食充足、士氣旺盛。五六十萬大軍被韓信排出了這樣一個陣形:

韓信親率30萬大軍居中,為前鋒主力;將軍孔熙率軍數萬為左翼;陳賀率軍數萬為右翼;劉邦率本部主力尾隨韓信軍跟進;將軍周勃率軍斷後。

五路漢軍布成十面埋伏陣,環環接應,步步為營,有序推進,最後完成了包圍圈。

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韓信五六十萬主力向盤踞於垓下困守的10萬楚軍發起了最後的進攻!

韓信請劉邦守住大營,他親率3萬人馬上前挑戰。士兵按韓信的命令,衝著楚營高喊:“人心皆背楚,天下已歸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

項羽一聽,氣得七竅生煙,率眾衝殺出去。兩軍相接,交戰幾個回合,韓信且戰且走,把項羽引進了包圍圈。當韓信以前陣為屏障掩護劉邦軍回撤退避的同時,孔熙、陳賀所率的左右兩軍也自楚軍左右兩側進行著迂迴機動,逐漸圍住了楚軍側翼。

項羽過於猛烈的衝鋒,已經明顯拉開了軍隊前後的距離。楚軍隊形越來越散、越拉越長,已經漸漸失去了緊密的隊形和互相之間的配合。楚將虞子期怕中埋伏,打馬追上項羽。勸道:“韓信多謀,漢軍勢眾,主公不必急於追殺,待我江東援兵趕到,漢兵糧草空虛,再殺他也不遲。”

這時的項羽已經怒不可遏,根本聽不進這些話,他狠狠瞪了虞子期一眼,全然不把漢軍放在眼裡,一直殺奔過去。

楚漢之際十面埋伏陣:運用十面埋伏的經典戰例垓下之戰

項羽

漢軍中軍一退再退,左右兩軍迂迴急進,完成了前後夾擊之勢。漢軍左右軍隨之投入了對楚軍後方的側翼的進攻,以緊密的陣形兩面壓來,迅速合圍了落在後面的楚軍步兵。

項羽氣得血往上湧,一心要抓住韓信,率軍徑直猛追。忽然殺聲四起,漢軍十面埋伏的伏兵一起殺出,把楚軍團團圍住。

項羽方知中計,氣不能消,身心俱憊,只得奮力殺開一條血路,帶領殘部退回了垓下大營。

這時,經過幾番廝殺的10萬楚軍,剩下的已不足兩三萬人,被圍垓下,動彈不得!

這天夜裡,寒風悽悽,忽高忽低,像是怒號,又像是哭泣。隨著悽切的風聲,四面隱約地傳來楚歌,低沉悽愴,如泣如訴:“寒月深冬兮,四野飛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愴。最苦戍邊兮,日夜彷徨,披堅執銳兮,孤立山岡……”

項羽聽了,暗暗吃驚,對身邊的愛妃虞姬說:“莫非漢軍已把楚地全佔了嗎?為什麼漢軍裡有那麼多楚人在唱楚歌?”

楚軍將士也被這歌聲引動了思鄉之情,無心再戰,紛紛逃散,連跟隨項羽多年征戰的將軍們,也暗地裡不辭而別,就連項羽的叔父項伯也偷偷離去了。軍心大亂,一夜之間,項羽身邊只剩下了千餘人。

第二天凌晨,項羽突圍,幾經轉戰,隻身來到烏江邊。見前有滔滔江水,後有漢將灌嬰率兵緊追不捨,心灰意冷,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便拔劍自刎了。一代英雄,就這樣悲劇性地血灑烏江之畔。

至此,歷時4年的楚漢戰爭終於以劉邦的勝利而告終。

在垓下之戰中,韓信積極調兵,巧妙佈置,多路合圍,構成十面埋伏陣。然後,先用歌謠激怒項羽,使項羽誤入陣中,再用“四面楚歌”之法,致使項羽的8000名子弟離腸寸斷,戰鬥力蕩然無存。

可以說,垓下之戰是韓信運用十面埋伏陣法和採用心理戰太的成功戰例,充分顯示了韓信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它既是楚漢相爭的終結點,又是大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更是我國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點。它結束了秦末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天下,國家開始安定下來,同進也奠定了漢王朝四百年基業。

而韓信運用十面埋伏陣法,創造了我國古代大規模圍殲戰的成功戰例。

知識點滴

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蕭何十分賞識他。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時,有不少將領逃走。

韓信見蕭何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過自己而不被用,於是也逃走了。蕭何聽說後,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劉邦知道後很生氣,如失左右手。

過了一兩天,蕭何前來進見,說自己去追逃亡的韓信。並說欲爭天下,非韓信不行。劉邦本來就不想甘居漢中,志在取得天下。

聽蕭何這麼一說,劉邦決定重用韓信。後來,韓信果然在楚漢戰爭中打敗了項羽,為大漢王朝的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楚漢之際十面埋伏陣:運用十面埋伏的經典戰例垓下之戰

蕭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