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正在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

2019,中国正在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对未来一段时间做一个交流,可能大家都感觉到了从2018年3月份开始,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个很严重的现象。

第一个,大量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

第二个,企业违约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期没法还债了。

第三个,非银行金融机构陆续出现了爆雷

第四个,股市出现非理性下滑。

第五个,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安全性资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

今天我就带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从去年3月份开始出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感觉到未来预期不太好,以及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据我的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整个社会经济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然很强大。

二是市场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人口接近14亿,中产阶级比重还在提高,没有出现消费降级情况。在我看来,仅仅是因为榨菜卖多了,方便面卖多了就认定为消费降级,没有证据支持。

三是中国仍然是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离开中国这个现象。

四是中国交通设施仍然是世界最便利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样对产品突破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好处。

五是最高决策层没有改变改革和发展趋向的意图,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那为什么出现这6个现象呢?

结果分析后我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一起之后就出现了经济学的概念,叫做负面效应叠加的现象,导致了以上6种现象的产生。

那么是哪五件事呢?

第一件事,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去杠杆,比如说控制房地产,比如说治理金融乱象等,这些做法都有双刃剑的作用。

第二件事,我们正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例如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提出去产能化;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我们得抑制资产泡沫,这种就是所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件事,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原来支持中国增长的成本优势已经急剧的消失了,但现在问题是技术优势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就出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

第四件事,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企业因为生态问题压力很大,关门停产。

第五件事,中美贸易战。

中美经济关系40年来一直总体比较平稳,一下出现这个问题,对人们心理影响非常大,我发现只要美国宣布加税,第二天中国股市一定大跌。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调整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我估计最少需要2018、2019、2020年三年调整期才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怎么调整,大致上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必须稳住金融

实体经济发展是要靠金融支持,金融必须稳定,一旦出现大起大落的话,可能这个调整期就会出现混乱

防止资产泡沫破灭引爆整个金融动荡。也就是说房地产是个大问题了,今年考验我们能不能稳定金融的关键是房地产。我看到的数据显示,最近房价开始回落了,北京二手房回到2016年的水平。如果再往回落的话,落到什么程度能够稳住金融,值得研究,主要是房价大跌怎么办。房价如果大跌,我们知道“中国人财富65%是房产,等于所有人财富要缩水”。

第二件事:稳增长。

增长不能出现太多下滑,一旦出现太多的下滑,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情绪。

我认为加快结构调整,加速推进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现在已经改革开放40年了,不能像过去那样了,要在40年改革基础上再改革。

第三件事,稳开放。

开放必须继续进行,要全方位开放市场,让中国成为市场大国,要处理好和美国的关系。说白了中美贸易战不是贸易战,实际上是中美关系重新调整的一个历史性、标志性事件。过去中美关系在未来不可能再维系了,我们心里要有底。

大家不要以为美国都很好,美国现在比我们还艰难。你们到美国一看就清楚了,中产阶级在美国很难受,蓝领工人20年没有加一分钱。美国3亿多人口,只有1亿多有护照,好多人没有出过国。美国国债20万亿美金,和GDP相等的。美国去年上半年GDP总量是10万亿多一点,去年底负债就是21万亿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2019年中国经济的判断,我总体还是审慎乐观,乐观基础是审慎,要做好事才乐观,不然就是瞎乐观。我觉得一定要做好这些事,才能走向乐观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