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稱王后,怎麼對待吳廣的?

諸葛謀略


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十分的出名,項梁、項羽、劉邦等人的起義正是受了陳勝吳廣的起義,陳勝與吳廣是一起起義的,但是很多書都只講了陳勝與吳廣是如何在大澤鄉起義的,卻沒有講陳勝稱王之後,是如何對待吳廣的。

陳勝,字涉,陽城人,吳廣,字叔,是陽夏人,陳勝年輕的時候給別人僱傭耕田,他對大家說,如果以後大家富貴了,那麼可不要相忘呀,其他人就取笑他說:你這樣給別人耕田的,怎麼可能富貴呀。

陳勝長嘆一聲:燕子與麻雀怎麼可能知道大雁與天鵝的志向呢?秦二世七月,公元前209年,一共有九百人被徵調去戍守漁陽,而陳勝與吳廣是裡面的屯長,那個時候碰到大雨,延誤了時期。

而根據當時的秦律,失期當斬,陳勝與吳廣就決定以扶蘇和楚國大將項燕的名義起義,他們用紅筆在一個白布上面寫了“陳勝王”,然後塞在捕回來的魚肚子,還讓吳廣在旁邊的古廟,假裝狐狸的聲音喊:大楚興,陳勝王。

吳廣就故意激怒縣尉,說要逃跑,縣尉拔出佩劍要殺吳廣,吳廣就趁機殺死了縣尉,陳勝又幫助吳廣殺了其他的縣尉,然後就宣佈起義了,號稱為大楚。

我們從這個起義的過程可以看出,陳勝是主導,吳廣是打配合,可見在平日裡,吳廣就一直跟從陳勝的,就像關張跟從劉備那樣。陳勝他們打到了陳縣,聚集了幾萬人,打下了陳縣之後,陳勝就自立為王,國號為張楚。

秦朝各個郡縣也紛紛起義,呼應陳勝,陳勝就讓吳廣為代理王(假王),然後向西攻打滎陽,周文是陳縣人,他曾經是春申君黃歇的門客,他跟陳勝說他熟讀兵書,陳勝就給周文將軍印,讓他攻打咸陽。

周文沿途招兵買馬,等到了函谷關的時候,就有幾十萬的士兵了,但是被章邯打敗,全軍覆沒。陳勝派武臣去打趙地,武臣到了趙地就自立為趙王,趙王派韓廣去打燕地,韓廣到了燕地,也自立為燕王。

那我們再來看看攻打滎陽的吳廣這邊,他的一個將軍叫田臧,他認為周文被打得潰敗,秦軍遲早要來,他覺得應該率大軍去迎戰秦軍,但是吳廣這個人十分的驕橫,又不懂得帶兵打仗。

那我們聽他的,也肯定會被秦軍打敗的,不如,我們殺了他。然後田臧就假借陳勝的命令殺掉了吳廣,然後把吳廣的人頭獻給了陳勝,陳勝不僅沒有怪罪田臧,反而派人把楚令尹印給了田臧,封他為上將軍。

由此可見,陳勝根本對田臧殺死吳廣無動於衷,有些人甚至認為,殺吳廣的命令,正是陳勝發出的。另外,我們也看到,陳勝派出去的攻打各地的將領,都紛紛自立為王,這個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歷史簡單說


許多人對陳勝、吳廣起義有誤解,認為陳勝、吳廣結伴起義,必定關係很好,事實情況不是這麼回事。陳勝起義後就當了楚王,而吳廣只是他的一個下屬而已,而且這個下屬可有可無。那麼陳勝為什麼要如此對待吳廣呢?吳廣又落了一個什麼下場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陳勝、吳廣兩人智力相當,都是普通人,唯一不同的是陳勝膽子更大一點,有點志向,而吳廣則要平庸的多。

陳勝為陽城人,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吳廣是陽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太康。兩人起初並不認識,但是有一點相同,那就是兩人都是苦命人,屬於被秦朝徵兵之人。

陳勝年輕時給人耕地,頗有點做大哥的氣質,當大家都在埋怨幹活太累、生活太苦時,陳勝還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生活,他自信的對同伴們說:苟富貴、勿相忘。當時沒人相信他會有什麼富貴,而陳勝堅信自己必定時來運轉。後來,運氣真的來了,陳勝把握住了嗎?

當時秦朝邊境之漁陽是駐軍重地,凡是北上抗擊匈奴的兵員都要來此聚集。屯邊戍守是秦朝統治下的百姓必須要做的事情,可憐的是但凡戍邊,倖存者只有十之二三。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你不但要戍邊,還要準時到達。這就要了命了,於是問題開始出現。

公元前209年,兩支前往漁陽戍邊的隊伍聚集在大澤鄉,適逢天降大雨,連日不絕。算算日期,緊趕慢趕也到不了漁陽。而一旦遲到,則按律當斬。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於是這些人所幸就反了,而領頭的就是兩個屯長,一個是陳勝、一個吳廣。

陳勝比吳廣有頭腦,他對吳廣說:當初秦始皇本來要立大兒子扶蘇為皇帝的,沒想到胡亥篡改了旨意,自己做了皇帝,扶蘇被冤枉至死。楚國項燕曾經力抗暴秦,頗有名聲,我們可以假以他們的名義,豎起反旗。吳廣只有點頭的份,由此可見,多讀書,多瞭解時事政治是多麼的重要。

起義後,兩人率領這支義軍攻城略地,起初頗有戰果,相繼攻陷了大澤鄉、蘄、銍、酇、苦、柘、譙等地,直到攻擊到楚地舊都陳地,兩人一下子名揚天下。大家都知道,有一支起義軍發展的很不錯,已經攻破楚地舊都,反秦是很有希望的。於是,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陳勝、吳廣的實力一下子增大起來。

這就好比一個公司,開始很小,兩個人就能經營,但是達到一定規模,就需要一個健全、高效的組織了,而這個組織的領頭人也必須能夠勝任才行。陳勝能勝任嗎?不能。為什麼呢?

當時投靠陳勝的人中還是有人才的,比如張耳、陳餘二人,他們是魏國人人皆知的名士。張耳勸陳勝說:現如今我們的策略應該是通令四方,扶植原來六國的貴族復國,讓大家都揭竿而起、反抗暴秦。這樣的話,秦軍四處征戰,我們就能減少壓力。千萬可不能擅自稱王,槍打出頭鳥呀!

陳勝聽不進去,為什麼呢?陳勝年輕時就有過有朝一日大富大貴的願望,如今自己領兵攻佔了楚國,不稱王不是委屈了自己嗎?於是一個更大的想法在陳勝腦中盤旋,隨之他宣佈了自己的決定:在陳稱王,自稱張楚,然後派兵攻佔全國,在滅亡秦國都城咸陽的同時,佔領其他地區。那麼他是如何安排的呢?好夥伴吳廣又被他委以什麼重任呢?

吳廣畢竟是跟隨自己同時起義的,因此陳勝封他為假王(意思是副楚王,陳勝的副手),領軍西向攻取滎陽,繼而西向掠秦。派宋留領兵攻取南陽,經武關滅秦。這是兩路滅秦的部隊,其實是三路,另一路一會兒再說。

陳勝派命武臣為將軍,渡過黃河去攻取原來的趙國地區。注意,輔佐武臣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陳餘,一個是張耳。這兩人後來起了反作用,瓦解了起義軍的實力。

陳勝派鄧宗攻取九江郡,派周市攻取魏地。綜合來說,陳勝的胃口是很大的,一支剛剛組建的起義軍,稍微有點規模,人心不齊,他就開始謀劃平定天下的戰略了,真是膽子太肥。後來,事實證明,陳勝考慮的太簡單了。

先說吳廣這一路,吳廣資質平庸,即使率領了起義軍的主力,仍然無法攻克滎陽。陳勝嫌吳廣沒用,又不好意思奪了他的兵權,於是又派了一路,繞過滎陽,直接攻進了函谷關,這隻隊伍的領頭人是周文。周文很強嗎?非也,主要是靠吳廣牽制了秦軍的守軍,否則他也進不了關。

周文進關後就漏出了真實實力,當章邯將起義軍已經入關的消息稟報給秦二世時,秦二世一時手足無措,這時章邯建議立即釋放驪山囚徒,然後利用這些人去平叛。就這樣,章邯領著一群幹苦力的人,硬是打敗了周文數十萬的起義軍,你敢說起義軍戰鬥力很強?

後來章邯領著這隻臨時拼湊的軍隊一路追殺周文,一直追到澠池,周文兵儘自刎而死。而周文的死徹底打亂了起義軍的節奏,一切都亂了。什麼亂了呢?

吳廣攻擊滎陽遲遲不下,自己沒有辦法,下屬提意見還不聽,於是釀成了兵變。下屬田臧對眾將說:吳廣不懂兵法,我們不能與他共事。現如今章邯馬上領軍而至,他還沒有想出對策,不如我們反了吧。於是田臧率兵發動兵變,假借陳勝的名義斬殺了吳廣,將吳廣的頭顱獻給陳勝。

陳勝在周文攻入函谷關後就有輕秦之意,沒有做防守的部屬,也絲毫沒有覺察出危險已至。他沒有選擇懲處田臧,而是委任田臧為上將,領兵繼續攻取滎陽。可惜,田臧也是個窩囊廢,他率軍主動迎戰章邯,被章邯所敗,最後戰死,滎陽也失守了。

這時陳勝徹底陷於眾叛親離的地步,首先張耳、陳餘勸武臣自立為趙王,脫離了陳勝。繼而鄧宗在九江郡自立,也脫離了陳勝。當他在陳地遭到章邯圍攻時,原來的舊部都選擇了自立為王,拒絕救援。就這樣,陳勝率領孤軍在陳地與章邯決戰,兵敗。隨後,陳勝的車伕莊賈被章邯引誘,刺殺了陳勝。就這樣,曾經威名赫赫的張楚之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可悲可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陳勝稱王后驕傲自滿,他封吳廣為假王,同其他幾路將軍一樣,擔負不同的攻秦任務。只可惜,吳廣太平庸,不知兵,被部下所害。而陳勝對他也沒有什麼感情,任由手下害死了吳廣。作為現世報,陳勝這種不仁義的行為也受到懲罰,當他被章邯圍攻時,沒有一人前來增援,最後死於一個車伕之手,兩人結局幾乎一樣!冤嗎?不冤,格局太小而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才是取勝之道,而陳勝、吳廣不知道。


每日趣評


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領導人非陳勝、洪秀全莫屬,陳勝喊出了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名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家通常只知道陳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導人,卻不知道陳勝後來的故事,因為陳勝跟洪秀全一樣當了王后沉入享樂,並很快失敗被殺了。而吳廣的結局比陳勝更悲慘,他被陳勝給誅殺了,頭顱掛在城牆上示眾!共患難可也,共享福難也!

大澤鄉起義前,吳廣裝神弄鬼,在魚肚子裡藏下“陳勝王”的帛書,士卒烹魚吃時看見這些帛書,紛紛驚呼!吳廣又安排人在晚上學狐狸叫,這個狐狸叫聲卻是人聲,其言“大楚興,陳勝王”。士卒們聽了以後都認為陳勝是上天派來的大王,註定了要成就一翻大事,他們的責任就是輔助陳勝成為大王!之後吳廣又故意激怒秦軍都尉,讓都尉羞辱打罵他,以激起士卒們的憤怒!秦軍都尉撥劍欲斬吳廣,結果被吳廣奪劍斬殺,陳勝則輔助吳廣誅殺了另外一名都尉。眾士卒見殺了秦軍都尉,不得不跟著陳勝、吳廣造反了。

陳勝的起義軍很快攻佔了不少地方,有士卒數萬人,縣城數座,聲勢十分大。六國復辟貴族紛紛站出來支持陳勝造反,並鼓舞他割據稱王,建國張楚,自立為王。陳勝起義後先自稱將軍,吳廣為都尉;當了王后則立吳廣為假王,假王並不是假的王,而是代理王,相當於今天的副總統。之後陳勝大王命令吳廣監督眾將西擊滎陽,又分兵四處掠地。當時吳廣勸陳勝不要分兵掠地,認為分兵出去後這些兵就不是陳勝的了,陳勝傲慢不聽!陳勝派武臣、張耳、陳餘攻掠趙地,令汝陰人鄧宗攻掠九江郡。當時天下各地貴族紛紛起兵反秦,他們共同認陳勝為盟主,明義上歸陳勝管,實際上各行其事。

孔子八世孫大秦博士孔鮒聽聞陳勝起義稱王后,他急忙跑到陳勝處效力,陳勝封孔鮒為博士、太師。孔鮒將儒家森嚴的等級制度傳授給陳勝,又將儒家的分封制觀點傳授給陳勝,這導致陳勝漸漸脫離群眾,大肆分封他自己的親人為諸侯或者將官,他自己則學秦始皇帝高高在上,臣下見他都要層層通稟,三跪九叩方可言事。吳廣多次規勸陳勝要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要任人為賢,用人唯能,這導致陳勝對吳廣十分不滿意,最終指示田臧斬殺吳廣,獻頭懸城。田臧斬殺吳廣後被陳勝封為上將軍,後來田臧攻掠齊地,自立為齊王。


大秦鐵鷹劍士


陳勝對吳廣很信任,封吳廣為假王,即代理王權行事,還把義軍主力交給他。

陳勝吳廣是生死之交,因此陳勝稱王后最信任的就是吳廣,想出了“假王”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來安置

但是吳廣畢竟在幾個月前還只是個普通農民,雖然在一幫窮小子中有點威信,“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但是你讓他指揮幾十萬大軍,他確實沒有那個能耐(個別天才有,例如楊秀清,但吳廣顯然不是天才)。沒有這個能耐也罷,如果善於聽取合理建議也行,但吳廣連這一點也做不到。

吳廣攻不下滎陽,就應該入關去支援周文,一起打咸陽,但其無謀也聽不進意見,沒有指揮大軍的才幹

吳廣率領著張楚軍的主力部隊,頓兵於滎陽堅城之下數月,卻毫無寸進,此其無謀之一。 入函谷關的周文兵敗,吳廣卻不引一兵一卒救援,坐視章邯出關,滅周文,抄了自己的後路,毫無機變,此其無謀之二。 周文身死,章邯軍一至,必與滎陽城內的李由軍兩面夾擊張楚軍,劍都懸在頭上了,吳廣卻仍坐以待斃,不思後路,毫無佈置,此其無謀之三。


吳廣的部將們不想陪著他一起死。兩位副手田臧和李歸做出了發動兵變的決定:

“近聞周文軍已破,秦兵旦夕將至,我軍圍攻滎陽,久弗能下,秦軍一至,內外夾攻,我必大敗!現不若少留兵隊,牽制滎陽,一面悉精兵往御秦軍,決一死戰,或可得勝。惟是假王驕而無謀,難與計議,不誅之事恐不成。”

我相信田、李二人之前肯定多次向吳廣提出過建議,但都被吳廣給否了,所以他們才會認為吳廣“驕而無謀,難與計議”,只有冒險一搏。

田臧、李歸等人於是捏造了一份陳王的旨意,以保證兵變的合法性:

“陳王有諭,假王吳廣,逗留滎陽,暗蓄異謀,應即處死!”

對於陳勝來說,屬下們不聽號令,也不是第一次了。如北征的武臣自立為趙王,蛻變為割據頭目。其部將韓廣在攻略燕地後也自立為燕王。攻取魏國舊地的周市雖未自立為王,卻立了魏國後裔寧陵君魏咎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

說白了,這些六國舊貴族就看不起陳勝這種泥腿子,偏偏陳勝也沒有足以讓人家俯首帖耳的人格魅力或才能。陳勝只得抱著滿腔的無可奈何,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代吳廣統軍。

章邯是秦國最後的名將,非吳廣、田臧可比

有人懷疑吳廣其實就是陳勝暗自吩咐田臧殺的,證據就是陳勝後來升了殺人兇手田臧的官兒。但如今面對章邯大軍攻來,陳勝自己也已朝不保夕,而且兵權已經在田臧之手,如果問罪,不怕他乾脆投降秦軍嗎?升田臧官,也是無奈之舉。

張楚農民軍人心所向,但大兵團作戰,指揮官的才能和軍隊的戰鬥力比人心的作用更直接、更重要

而田臧升官後,大喜,遂令李歸率少量兵力留在滎陽城下牽制李由,自己則率領全部精兵向西迎擊章邯。不過田臧雖然比吳廣強,但和章邯還差得遠,農民軍一路攻城掠地,靠的是人多勢眾,本質上還是烏合之眾,遇到同樣人多勢眾而裝備更好、素質更好的秦軍,最後結局依然是以慘敗而告終:

“田臧乃使諸將李歸等守滎陽城,自以精兵西迎秦軍於敖倉。與戰,田臧死,軍破。章邯進兵擊李歸等滎陽下,破之,李歸等死。陽城人鄧說將兵居郯,章邯別將擊破之,鄧說軍散走陳。銍人伍徐將兵居許,章邯擊破之,伍徐軍皆散走陳。陳王誅鄧說。

章邯一路上勢如破竹,這時陳勝身邊已經沒有多少軍隊了。他還算光棍,鼓起餘勇親自督戰,當然依舊被章邯打得稀里嘩啦,最後在逃跑途中死於車伕之手。



可以說,吳廣之死是農民軍戰鬥力不如秦軍的必然結果。即使他不會被部下殺死,也會兵敗而死,前後差不了兩天。


海軍史研究會員


陳勝、吳廣二人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只可共患難,不能同富貴。他們早年雖然稱得上是生死之交,但是最終卻死於窩裡鬥!

秦二世元年四月,陳勝、吳廣帶領九百多士卒起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攻克了五座縣城,在攻下陳縣之後,陳勝被推舉為王。陳勝便建立了“張楚政權”,自認陳王,吳廣為“假王”。他們起義一個月之後他們便擁有了一千騎兵和數萬步兵;當他們攻到函谷關之時,僅部下週文就有千輛戰車、數十萬士兵,起義形勢可謂一片大好。

但是正像兩千多年後的金田起義一樣,雖然外面的起義進行得如火如荼,起義軍核心內部卻出現了分裂——由於陳勝不善於管理部下,他的部下武臣在北伐之時自立為趙王、韓廣自立為燕王、周市扶植傀儡政權,自立為魏國相國……這些人都不再聽從陳勝的指揮,成為一個個獨立的割據政權。

但是,陳勝似乎不以為意,他漸漸驕傲自滿,自高自大,雖然曾經給自己的老朋友們承諾過“苟富貴,無相忘”,但是陳勝依然處死了那些與自己共同勞動過的“耕傭”們。雖然一起起義,但是吳廣最終還是成了他的眼中釘。

吳廣奉命西征之時,曾經長期難以攻克滎陽城,他的部下田臧因為與他有不同意見,竟然矯陳勝之詔殺了吳廣,隨後“獻首於陳王”。按理說,田臧這種行為肯定要被處死啊,但是陳勝竟然擢升田臧為上將軍。

也就是說,陳勝公開承認了自己與吳廣有巨大的矛盾,殺吳廣的人是有功的!

然而,就在不久之後,秦國將軍章邯率領剛剛被赦免的十萬驪山刑徒,對起義軍進行反攻。陳勝在一路敗退之時,被自己的車伕所殺。

大部分人讀《陳涉世家》都知道那個轟轟烈烈的開頭,卻沒注意這個淒涼的結局。


國史通論


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他從根本上動搖了秦帝國的統治根基,為之後群雄並起而亡秦打下了結實的基礎,但他同時也暴露了中國農民軍起義的通病——目光短淺,貪於享樂,同室操戈,自相殘殺。

一:被陳勝哄騙起來的農民起義軍


陳勝是個自私而有野心的人,他滿心怨恨,好吃懶做,時刻關注著這個龐大的帝國,尋找著出人頭地改變命運的機會。

也許是苦心人天不負吧,由陳勝吳廣率領的被派往漁陽戍守的士卒,因為連日大雨而被困在了大澤鄉。心思機敏的陳勝立刻意識到飛黃騰達的機會來了,他馬上聯絡好哥們吳廣,兩人利用戍卒不懂秦國法律的特點。在隊伍中宣揚“延誤軍期要被殺頭”的謠言,搞得人心惶惶。然後又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裝神弄鬼,在魚肚子裡塞“陳勝王”的紙條,又在荒野從中裝扮能說人話的狐狸,說什麼“大楚興,陳勝王”。一套組合拳下來,搞得大家眼花繚亂疑神疑鬼,無所適從。一方面恐懼於秦法的嚴酷,擔心自己會被殺害,另一方面更是認定陳勝就是天命之人,是能助他們脫離苦海的救世主。就這樣,眼見得人心可用的陳勝吳廣於是刻意激怒負責押解的校尉,正式揭竿而起,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反秦序幕。

可以說,這次的起義運動完全是在陳勝吳廣兩人別有用心的操作之下,通過煽動、誘導、裹挾等不光彩的手段發動的~

二:還沒得志就得意忘形的陳勝

也是秦帝國積怨已深,就這樣一支毫無紀律可言,毫無裝備戰術可說的起義軍竟呈現出沛然莫之能御的態勢。而六國貴族和後裔也紛紛趁勢而起,原本只是小規模的地方性暴動瞬息之間成了滾滾洪流,鑑於形式大好,陳勝決定割地稱王,建國號為張楚。立革命戰友吳廣為假王,並且聽從謀士的建議,廣立諸侯後裔,遍地開花,進一步壯大反秦勢力。此外又派周文率軍直取咸陽,吳廣隨後以為援助。但吳廣終究只是個農民,他根本無法理解援助周文直取咸陽的戰略意義,行事優柔寡斷,終於引起部下田臧,李歸的不滿,起義軍發生內訌,田、李二人假借陳勝之命,誅殺了吳廣,並將其梟首示眾。陳勝不僅沒有追求田臧、李歸的責任,而且還升任田臧為大將軍,繼續統兵作戰。

三:沉迷享樂而兵敗身亡

建立政權之後的陳勝,終於完成了命運的華麗轉身。過上了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日子。為了控制輿論,一方面,他繼承併發揚了秦帝國的嚴刑峻法,四處派人偵查人心相悖,一有異動便行誅殺;另一方面,在昔日的難兄難弟,當年一起傭耕做苦力的兄弟聽說陳勝成功了之後,紛紛前來投靠,因為他們牢牢的記住了陳勝“苟富貴,勿相忘”的許諾。但誰又知道此時的陳勝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陳勝?已經貴為楚王的陳勝在看到當年一起的泥腿子時,有的不是他鄉遇故知的熱淚盈眶,而是滿滿的鄙視和嫌棄。於是他狠狠心,下令將這些個“當年的工友”一股腦兒的全殺了。自己則轉過身去繼續享樂了。

不久,章邯率領驪山囚徒氣勢洶洶的殺到陳縣,後知後覺的陳勝倉促應戰,大敗虧輸之後被自己的車伕叛徒莊賈割去腦袋,做了進身之階。至此,轟轟烈烈的陳勝吳廣起義宣告失敗。但是有他們點燃的反秦火焰卻越燒越旺,終於以燎原之勢燒燬了偌大個秦帝國。

總的來說,陳勝對吳廣還算不錯的,只是在得知吳廣死訊時的冷漠,不禁讓人心寒。而這又何嘗不是數千年來,數十次農民起義軍都始終無法迴避的問題呢?共患難容易,享福貴難啊~


狐筆春秋


陳勝稱王后,他的心被權利所腐蝕,對昔日同伴的承諾“苟富貴,勿相忘”也煙消雲散。昔日故交“泥腿子幫”們因陳勝的承諾,前來投奔他,直呼其名“狗剩”,還揭陳勝短處,講述他偷別人的梨子的往事,陳勝一怒砍了幾個,其餘的攆回老家。陳勝又聽信讒言連殺大將,貪圖享樂,嬌縱,多疑,對自己人殺紅了眼。

和陳勝一塊打江山的吳廣被他給封了個“假王”

吳廣心裡拔涼拔涼的,“假王”這簡直是個侮辱。手下人每呼一次,吳廣的心就哆嗦一次。就想,這陳勝是怎麼想的,隨便封個“吳王”或者“廣王”有何不可?這“狗勝”簡直是在把我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他想起剛開始認識陳勝時:那時朝廷徵兵去戍守漁陽,他們兩個是屯長,負責運糧食,幾百名農民被困在大雨中幾度無法前行,糧食也浸了水,無法交差,而朝廷有“失期當斬”的暴政。他們兩個同是天涯淪落人,一同商議,為了幾百名無辜百姓,更為了自己活命,乾脆“起義”。


他們一塊跑到大街上找算命的占卜起義的吉凶,白布上寫“陳勝王”,為什麼寫“陳勝王”呢?吳廣相信“苟富貴,勿相忘”,二人比親兄弟還親,寫誰都一樣。他們寫好塞魚肚,收買賣魚人讓士兵去買魚,士兵們發現白布上的字又驚又奇,字條上寫字填魚肚子裡放到河裡讓很多人發現。

這讓所有兵卒都認為陳勝為王是上天的意思。當天夜裡吳廣點火,還捏著鼻子學了一夜的狐狸叫:“大楚興,陳勝王”。喉嚨都快喊破了。自己有勇有謀,聰明智慧,能抓住時機,用激將法激怒校尉,讓校尉拔刀欲殺自己,讓自己受辱,獲得大家的支持一舉殺死了校尉。老百姓身受秦的暴政,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又製造陳勝就是秦公子扶蘇的輿論,受到天下黎民的支持,紛紛資助糧草,有志之士也湧入起義大軍。



而陳勝被吳廣捧的成了“農紅”比當今“網紅”紅的更迅速,紅的讓人震驚。陳勝飛速建立“張楚政權”成了“真王”,吳廣卻成了“假王”。

自古君王多猜疑,陳勝貪圖享樂,殺死多名出生入死的將領,殺死故交,陳勝的岳父妻弟都不被他信任重用,氣的拂袖離開陳勝。分到外地的將領紛紛稱王。吳廣明白了“苟富貴,勿相忘”原來都是童話裡的故事。事實已經擺在面前,陳勝的功成名就原來都是為了他自己,對兄弟朋友只能同受苦不能同富貴,也並不是為了天下黎民! 吳廣實在是心不甘。想到自己愛士卒,得軍心與民心,而血雨腥風將會很快臨到自己身上,更是憤懣。吳廣在一次喝醉酒後,酒後吐真言,竟把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裝神弄鬼的一切機密洩露了!很快天下皆知,陳勝顏面盡失,恨的咬牙切齒動了殺吳廣的心思。

陳勝讓吳廣打滎陽,而讓周文攻打首都咸陽。秦軍名將章邯率20多萬囚徒秒殺周文軍隊,又乘勝追擊吳廣軍,吳廣這時還沒有拿下滎陽,所以腹背受敵,有個叫田藏的傳陳勝召令:吳廣滯留滎陽,貽誤軍機,立即處死。幾個人上前殺死了吳廣。田藏還把吳廣的人頭割了下來,獻給陳勝。“素愛人”的吳廣死的好窩囊啊。有勇有謀的將士,死在了自己部屬手中。



陳勝立刻封了殺吳廣的田藏為上將。他再也不用擔心有人和自己平起平坐,危及自己的地位了。可惜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死法還不如吳廣。他在和張邯大戰中潰敗,飛速逃跑,路途中嫌馬伕跑的慢,又打又踢就差咬了,這下激怒了馬伕,這名馬伕奮身而起,一刀結果了陳勝。割掉陳勝的人頭,連夜投奔了張邯。好尷尬,一個王,卻死在了馬伕手裡。


小姐姐講史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徵發役夫戍守漁陽,有一支九百人的隊伍應徵前往,半路駐紮於大澤鄉,陳勝、吳廣便是這支隊伍中的小頭目。此時因天降大雨,道路不通,隊伍已然不能按時抵達,按秦律,失期當斬。

陳勝、吳廣一番謀劃,“等死,死國可乎?”,玩了一出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的把戲,成功把陳勝包裝成了天命之人,激起了那群役夫的勇氣,終於揭竿而起,殺掉了隊伍的將尉,打響了反秦的第一槍。

大澤鄉點燃戰火後,畢竟是“天下苦秦久矣”,各路豪傑聞風而動,迅速彙集而來,跟隨陳勝“攻大澤鄉、攻蘄、攻銍、酇、苦、柘、譙”,一路所向披靡,部眾不見減員,反而越打越多,等到他們攻到陳地時,已然是“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的大部隊了。

打下了陳地之後,陳勝心態膨脹了,在一群人的吹捧下,渾然不顧各路實力派將領如張耳、陳餘等人的反對,執意稱王,立國號“張楚”。

陳勝稱王后,“苟富貴,勿相忘”,當即就封對他幫助最多的吳廣為地位僅次於自己的“假王”(暫署的、非正式受命的王),同時命他“監諸將以西擊滎陽”,帶領隊伍向西攻打當時的重鎮滎陽城。

而陳勝則是留在了陳地做他的陳王。但要知道,此時他雖是有了個王號,但根本沒有整合好名義上是他手下的這支數萬人的隊伍,這些從四面八方彙集來的豪傑與六國舊貴族怎麼會真的服膺一個幾個月前還是役夫小頭目的人呢。所以很快內鬥就開始了,而吳廣正是死在了這場內鬥裡。

還是前面提到的張耳與陳餘,這兩人本來就對陳勝稱王不滿,而陳勝稱王后不知安撫,僅僅封他們為校尉,這兩人大為不滿,趁著陳勝派遣部將武臣攻打趙地之時,策動武臣自立為王,武臣就這樣成為了趙王。陳勝為此非常生氣,抓了武臣一家老小,雖然在準備誅殺時被人勸阻了,但兩人之間已然決裂,武臣不再發兵向西配合吳廣以及其他的將領攻秦,反而兵鋒向北,前去攻打燕地,擴充自己的勢力了。

而此時陳勝的另一員大將周文(也稱周章)向西孤軍深入,雖是四處收兵,匯聚了一支“車千乘,卒數十萬”的隊伍,一路殺到了函谷關,但結果卻是碰到了大秦歷史上的最後一名猛將章邯,反被殺得屁滾尿流,一路逃命,最後兵敗自盡而死。

周文死後,依舊在圍攻滎陽城的吳广部隊見久攻不下,而眼看著章邯的大軍就要殺來了,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結果內部矛盾爆發,吳廣的部將田臧發動兵變,竟然假借陳勝的命令,把吳廣給殺了,還把吳廣的首級獻給了陳勝,以示示威。

將軍田臧等相與謀曰:“周章軍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圍滎陽城弗能下,秦軍至,必大敗。不如少遺兵,足以守滎陽,悉精兵迎秦軍。今假王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事恐敗。”因相與矯王令以誅吳叔,獻其首於陳王。

此時陳勝能怎麼辦呢?此時秦軍就要殺來了,而大軍又盡在田臧的手裡,他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唄,不得已之下妥協退讓,“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把張楚國令尹(相當於宰相)的官印賜給了田臧,封他為上將,極力籠絡,希望他能抵擋章邯。這位上將軍倒也是“食人之祿,忠人之事”,積極阻擋秦軍,結果很快便也死在了章邯手上,“與戰,田臧死,軍破”,此後章邯大軍一路平推而去,勢如破竹,陳勝也在不久後兵敗身死,最終死於自己的車伕之手。

所以綜合來看,陳勝對吳廣還是很好的,算是非常信任,稱王后便封他“假王”,又把大軍交給了他,可惜吳廣驕而無能,死於部將之手,真是辜負了陳勝的信任。當然,就算是吳廣當時不死,應也會在隨後死於章邯的打擊,這兩個人真是不懂得猥瑣發育的道理,明明是最先開創反秦大業,結果最後卻是被劉、項們撿了桃子。


耳食記


有人說,中國歷史不過是二十四姓帝王的私家史。中國史家歷來不為平民百姓樹碑立傳,但太史公司馬遷卻打破了這一慣例。

“世家”本為王侯傳記,司馬遷卻將戍卒陳涉(勝)列入了世家,後世多認為司馬遷將地位微賤的陳涉列入世家,並將他的事蹟記入青史,是對其惺惺相惜、衷心佩服之故。然而,細讀《史記·陳涉世家》全文,與其說司馬遷讚美陳涉,不如說他感慨施暴政的秦王朝外強中乾,以及專制皇權的脆弱,在陳勝、吳廣摧枯拉朽般的橫掃下,根本不堪一擊。

司馬遷以如椽之筆直抒胸臆:陳勝這人說不上有多英明神武,更沒有遠超常人的能力,但橫掃六國的強秦在有些莽撞的他面前,一擊即垮。所以,與其說司馬遷通過《陳涉世家》為陳勝大唱讚歌,還不如當作秦朝的輓歌與對後世帝王的警鐘長鳴。

剪滅群雄、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做夢也不會想到,就在他出巡暴斃殯天,葬入驪山奢華陵寢的第二年(公元前209年),其苦心經營,希翼傳之千秋萬世的大一統江山即開始傾覆、坍塌了。

秦二世元年(前209)秋,蘄縣大澤鄉(地今安徽宿縣西南之劉家集)最先掀起一陣狂飆。兩個河南籍耕夫率領九百名被徵發去戍邊卻誤期的農民,殺掉押送官,率先扯旗造反。這兩個帶頭髮難的壯士就是陳勝(涉)、吳廣。

陳勝、吳廣等人艱難行進到大澤鄉時,天降大雨,數日不息,道路泥濘,無法前行。於是眾人商議,秦法嚴苛,誤期當死,如今天雨難行,無論如何都無法按期抵達目的地漁陽(今北京密雲)了,反正已經失期會被砍頭 ,不如拼死一搏!為堅定眾人的信心,吳廣等人還裝神弄鬼,搞起 神神叨叨的“魚腹藏書”、“篝火鳴狐 ”,為起事造反制造輿論,聲言“大楚興,陳勝王” 。

於是這群走投無路戍卒在陳勝、吳廣的號召下,擊殺了兩個押送官,揭竿而起 。

陳勝在召集大夥宣佈開始暴動時,嘶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千古詰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九百人異口同聲,贊同共舉大事,於是築壇為盟,稱大楚。陳勝自稱將軍,封吳廣為都尉。暴動軍首先攻取了大澤鄉,繼而攻佔了蘄縣以及周邊各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就這樣陡然爆發了。

義軍衝出大澤鄉後,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以不可阻擋之勢直搗中原。

農民軍攻克陳縣(今河南淮陽)後,陳勝迫不及待地自立為王,國號“張楚” ,許多不堪忍受秦暴政之苦的民眾紛紛前來投奔,端的是旌旗蔽日,刀槍如林,使這支農民軍的勢力達到鼎盛。

陳勝稱王后,封吳廣為“ 假王 ”。隨著事業愈發壯大,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軍在波瀾壯闊的反秦鬥爭中,難以避免因爭權奪利而出現不可調和的內部矛盾。首先是陳勝驕傲自大,聽信讒言,誅殺過去和自己一同傭耕的故人,還貪圖享受,變得驕奢淫逸,日益疏離了當初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部眾,他高高在上,貪戀榮華富貴,以帝王自居,而其麾下的一些將領也開始為爭奪權位名利而自相殘殺。

司馬遷在《史記·陳涉世家》中對陳勝、吳廣及其部將們的兇狠殘暴以及你死我活的“窩裡鬥”多有揭露。

陳勝不分青紅皂白的誅殺大將葛嬰、縱容部下秦嘉處死有勇有謀的武平君畔、只因一句逆耳之言就殺死昔日和自己一同替人傭耕的窮哥們某...... “假王”吳廣能征善戰,屢立戰功,卻招人嫉恨。後來,將軍田臧等人暗室密謀說:大將周章的軍隊已經被秦將章邯擊潰,秦軍即將殺來,我等只能集結精銳抵禦兇悍的秦軍,否則必死。“假王”吳廣雖然驍勇,但生性驕橫貪暴,又不通權謀,不除掉他,我等的計劃就無法實施。於是這夥人假借陳勝王的詔令殺害了吳廣,並把吳廣的首級獻給了陳勝,自己的親密戰友無辜被自己人誅殺,陳勝非但沒有治罪田臧等人,還攫升田臧為上將軍。

陳勝昔日卑賤時曾對窮夥計們喟嘆道“苟富貴,毋相忘”,一旦發跡,馬上變臉,立刻對昔日的窮哥們舉起了屠刀。似如此,誰還會和他同心同德?史載,當陳勝的“張楚大軍”被秦軍大敗退回到汝陰下城父時,曾被其鞭笞、欺凌的車伕莊賈刺殺了陳王,並提著他的人頭投降了秦軍。之後,秦末第一波農民大起義遭遇重挫。

不難想象,假如陳勝攻滅了秦軍,取代秦二世胡亥當了張楚皇帝,那麼無論在專制還是暴虐方面,都會比秦王朝有過之無不及。原因太簡單了,當初陳勝在大澤鄉鋌而走險,率先豎旗舉事,唯一的動機就是“取秦而代之”。換天不換“帝”,陳勝和秦始皇有區別嗎?加之陳勝、吳廣都是胸無點墨的粗人,人治的隨意性和手法的殘暴只會超過秦始皇,而絕不會在其下。所以說,司馬遷將平民陳勝列入“世家”,為其樹碑立傳,與其說是他的一大創舉,不如說是一處敗筆 。同時也給中國歷史留下了一個不小的遺憾。

【插圖源於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陳勝稱王后,六個月如火如荼的起義就失敗了,陳勝也被自己的司機給殺死了,陳勝為啥會失敗的這麼快?有人說他敗在任人為親上,我覺得他恰恰敗在不能任人為親上。


從他對待和他一起起事的吳廣也能看出一二來。


1,陳勝吳廣起義,吳廣出力甚多


陳勝能起義成功其實全靠吳廣的鼎力相助。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率領一幫人去漁陽,半路上遇到大雨,在大澤鄉耽誤了行程,秦國的法律,誤了謫戍之期,全部九百人都要被殺頭。


吳廣找陳勝商量,咱們現在已經是必死之局,不如反了吧,搏一把也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陳勝說:咱們造反得有個由頭,我聽說如今的二世胡亥本不當立,當立的是始皇帝的大兒子公子扶蘇,胡亥當皇帝后傳旨把扶蘇殺了,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楚國大將項燕被楚人愛戴,楚國滅國後有人認為項燕死了,有人說項燕逃了,我們不如就以公子扶蘇和楚國大將項燕的名義造反,也算師出有名。


古代起兵一般都要找人算一卦,恰巧隊伍中就有人會算命,兩人於是找來算命先生,請他算算這次起義的吉凶。


算命的一眼就看出兩人的企圖了,沒算,直接給他們建議,你們得讓鬼神同意,這九百人才能同心協力,於是三人開始策劃怎麼讓鬼神同意。


於是第二天有人吃魚時吃出塊布條來,上書三個血紅大字:陳勝王。


於是夜裡人們睡的正香的時候,忽然有人聽見遠處狐狸說人話:大楚興,陳勝王。


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都覺得陳勝是天命所歸,你看連狐狸和魚都說陳勝將稱王。


吳廣平常對別人很好,在這些人中威望很高。


有一天吳廣故意激怒兩名押解他們的將尉,導致兩人把吳廣暴打一頓,感覺不解氣,一人拔出寶劍要殺吳廣,吳廣等的就是這一刻,他衝上去奪了寶劍,一劍捅了那名押解他們的將尉,另一邊陳勝也衝上來殺了另外一名將尉。


然後陳勝吳廣一番激揚慷慨的演講,振臂高呼: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九百人齊喊:陳勝王


九百人滾雪球般發展壯大,瞬間就成了數萬大軍,真應了那句天下苦秦久矣。

2,吳廣之死


隊伍壯大了,陳勝對老哥們未必有多好,對一起起事的吳廣封了個假王,還算不錯。


對別人,真的算不上太好。


他岳父聽說陳勝起義成功的消息,來投奔他,陳勝對老岳父只是拱拱手,神情淡漠。


對岳父尚且如此,對別人更加不堪。


他的一個發小,只是說了陳勝小時候的一些糗事,大約也不過是尿尿和泥,8歲還尿炕之類的,陳勝一聽大怒,命人殺了自己這位發小。


即使對吳廣,他真的重用了嗎?


未必。


吳廣和大將田臧率軍圍攻滎陽,結果得到消息另外一路義軍周文進攻咸陽時慘敗,在澠池自殺。


田臧估計章邯很快就壞率領十餘萬大軍來救滎陽,他想圍點打援,用主力大軍去迎擊章邯的援軍,他和手下商量時,在軍中的真正的主將假王吳廣竟然沒有參與會議,因為田臧在商量一件大事:


不如少遺兵,足以守滎陽,悉精兵迎秦軍。今假王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事恐敗。


很奇怪啊,假王如果不同意也不用把他誅之吧,假王后面不是還有真王陳勝嗎?你們這麼草率的殺了吳廣,不怕陳勝不高興?


事實證明,吳廣死了陳勝真沒有不高興。


獻其首於陳王。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


陳勝賜了令尹的大印給田臧,讓他總覽軍政大權,還封他為上將。


吳廣死了,陳勝真的沒有不高興。有人甚至懷疑吳廣的死都是陳勝授意的。


也許在陳勝心裡,吳廣一死就沒有人知道他起家的秘密了。


3,陳勝的失敗,劉邦的成功


有人說陳勝任用親信,他任用的那些所謂親信大多是在他富貴後投奔他的。


陳勝本是窮苦人出身,《史記》上對他的記載很簡單: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


富貴後的陳勝很怕人瞧不起他,所以不管對他的岳父還是一起長大的發小,都不甚熱情,更別說重用了,所以他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嫡系,也許吳廣算一個。


看看另一位同樣窮苦的起義兄弟劉邦,他身邊一幫老鄉。


樊噲是賣狗肉的,夏侯嬰是養馬的,曹參是監獄的典獄長,周勃是吹鼓手和販竹編的小販,蕭何是縣裡的主吏掾算是唯一有頭有臉的人。


這些人有個共同身份,都是劉邦沒起事時的好友,他們知道劉邦很多糗事,但是他們和劉邦卻是捆綁在一起的,為了劉邦的事業,他們可以拼命。


所以劉邦被項羽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時,把自己的一雙兒女踹下車,駕車的夏侯嬰數次把孩子又抱回車上,所以他們和劉邦不是單純的上下級關係,而是真正的榮辱與共,劉邦的成功就是他們的成功,甚至是他們子孫後代的成功,所以他們必須不惜一切的幫劉邦成功,因為有這些真正的嫡系,劉邦數次被項羽大敗,依舊能捲土重來。

陳勝根本沒有建立這麼一支打不散的親信手下,他的所謂親信都是他富貴後來投奔的投機之徒,陳勝敗了,他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陳勝切割關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