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鄉起義,陳勝是登封人,吳廣是太康人,押解官是登封人,去守密雲邊疆,怎麼會拐到宿州起義?

孤獨的機器人


英雄陳勝故里考證

陳勝大澤鄉農民起義

(作者:趙輝) 對於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著名人物—農民起義領袖陳勝,歷史對他的評價、讚譽很多,對他的故事每個中國人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其經典名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更是影響了中國兩千二百多年。對於陳勝的故里的爭論,也困擾了後世的歷代學者,至今沒有定論。

正是陳勝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重要地位,使得陳勝故里的爭論一直存在,讓芸芸大眾不明就裡,影響了人們對歷史的正確理解

在關於陳勝故里陽城的爭論中,根據司馬遷的《史記》中的“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的敘述,形成登封陽城、方城陽城、商水陽城、安徽陽城四種學說。其中安徽陽城學說雖是最晚形成、且最被人們忽視,但這一學說卻是更具說服力。

根據筆者對陳勝領導的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地點大澤鄉周邊地理環境的瞭解和相關歷史記載的解讀,希望能解開這個千年歷史之謎。

第一節

因司馬遷《史記》簡單的“陽城”記述,形成以歷史陽城為主要依據的四種學說如下:

1、三國時學者韋昭和唐代學者司馬貞、張守節等為代表的“登封說”。司馬貞《索引》引韋昭雲:“陽城屬潁川郡。”大致在今天的登封附近,范文瀾、呂振羽等支持此說。

2、“方城說”贊成者的代表是譚其驤,譚先生在《陳勝鄉里陽城考》一文中,主張陳勝故里應該在今天河南方城縣境內。

3、“商水說”的支持者主要有郭沫若、周予同等人,根據唐人顏師古在班固《漢書·陳勝傳》注中的說法,推斷陽城應屬汝南郡,故治在今河南商水縣境內。

4、安徽陽城說,依據《大明一統志》鳳陽府古蹟條下記載:“陽城,在宿州南,秦縣,陳勝生於此。”;清光緒年間的《宿縣誌》記載:“陽城,古地,在州東南,與蘄近。”;安徽省懷遠縣雙橋鎮古陽村的陽城遺址。

筆者現將四處陽城位置及陳勝起義地點大澤鄉和大澤鄉至北京密雲方向線,在地圖上標識如下:

四地陽城與大澤鄉、目的地關係圖

從圖示中我們可以看到,安徽懷遠陽城距離大澤鄉最近,直線距離只有32公里,並且在大澤鄉至北京密雲的行進路線的南方,符合九百屯田戍邊農民前往北京的方位。這九百徒手徒步的農民前往北京密雲,從時間要求的緊迫性和行走距離最短的要求,從懷遠陽城附近出發就必然要經過大澤鄉。

而商水陽城在大澤鄉的正西方,直線距離有230公里,對於九百人急急趕往北京的徒步隊伍來說,是完全是不可能繞路東行,因為對這九百人來說,任何增加路程和耽誤時間的行為和舉措都是在威脅自己的生命。

安徽陽城和商水陽城與目的地北京關係圖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商水陽城和大澤鄉旁的懷遠陽城至北京密雲的直線距離都為785公里左右,對秦政府和九百人的隊伍來說,商水陽城的隊伍是不可能繞道東行230公里至大澤鄉的,而登封陽城和方城陽城就更不可能了。因此,從九百人的徒步屯田戍邊隊伍的行進方向和路程來分析論證,都完全可以排除陳勝和九百人來自登封陽城、方城陽城和商水陽城。

但商水陽城學說中,還有一個看似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在《史記》裡,趙高汙衊李斯時曾說:“楚盜陳勝等,皆是丞相傍縣之子(《史記·李斯傳》)。”李斯是上蔡人,和上蔡“傍縣”的,也就是商水了。登封與上蔡之間隔了禹州、襄城等地,而方城和上蔡之間隔了遂平,也不能說是“傍縣”,至於安徽懷遠,隔得更遠。而商水距上蔡故城不過20多公里,從地理位置來看更符合“傍縣”之說。對於這條論據,筆者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史記》中記載趙高汙衊李斯的話,沒有一點問題,觀點的陳述也沒有問題。問題在趙高汙衊李斯說這句話的時間,是在陳勝在拿下陳縣後,得到陳縣當地三老、豪傑的支持,建立了“張楚”政權“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形成具有一定組織、有相當號召力的反秦勢力後。沒有上蔡傍縣陳縣民眾的支持,陳勝也就是有幾萬人的流寇,而得到陳縣三老和豪傑的扶持,陳勝才建立了張楚政權和秦政府對抗。因此,趙高說“楚盜陳勝等,皆是丞相傍縣之子”一點沒有問題,“楚盜陳勝等”是特指以陳勝為領袖的張楚國的陳縣三老和豪傑,而非特指陳勝本人為上蔡傍縣人。

第二節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有兩條記述,是可以直接說明陳勝的故里是在安徽省懷遠縣區域的:

1、“臘月,陳王之汝陰,還至下城父,其御莊賈殺以降秦。”也就是說十二月,陳勝兵敗退到阜陽,繼而退守還鄉至渦陽縣境時,其馬車伕莊賈殺了陳勝投降了秦軍。“還至”只能理解為返回以前生活的地方,“至”只能理解為行軍途中。從司馬遷此句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陳勝從張楚的國都陳縣往東先退到阜陽,再繼續退守至渦陽時被殺。懷遠陽城在渦陽東偏南70公里,陳勝如果不被殺,陳勝將繼續向東退守。

2、“陳王故涓人將軍呂臣為倉頭軍,起新陽,攻陳下之,殺莊賈,復以陳為楚。”解釋為陳勝故里涓人將軍呂臣重組農民軍,起兵於安徽界首,攻下陳縣,殺了莊賈,復立陳縣為張楚國都。也就是說涓人呂臣為陳勝的故鄉人,應是距離陳勝故里陽城不遠的地方。

“涓”在什麼地方呢?《水經注·陰溝水》記載:“北肥水出山柔縣西北澤藪,東南流,左右翼佩,數源異出同歸,蓋微脈涓注耳。”也就是說北淝水流域也許就是古涓地(此作為線索,不做為定論)。

《左傳·昭公六年》:"令尹 子蕩 帥師伐吳,師於豫章,而次於乾溪 。" 杜預注:" 乾溪在譙國城父縣南,楚東竟。"也就是乾溪在渦陽縣附近。《史記-楚世家》:"楚靈王樂乾溪,不能去也"。《國語》吳語—夫差伐齊不聽申胥之諫,記載:楚靈王“王親獨行,屏營仿偟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見其涓人疇。”也就是說,楚靈王在乾溪(渦陽境內)樂而忘返,軍隊在乾溪叛亂,楚靈王倉皇獨自一人逃出乾溪,三天後才遇到涓人疇,說明“涓人”為渦陽周邊地域的人士,距離在渦陽三天的行程內,安徽懷遠縣當屬這個區域。

第三節

《大明一統志》鳳陽府古蹟條下記載:“陽城,在宿州南,秦縣,陳勝生於此。”也非常明確地記載陳勝生於此。對此觀點,要更具說服力,還需要補充更多的證據。

安徽省懷遠縣的陽城位於雙橋集鎮的古陽村,地處宿州之南,明嘉靖《宿州志》卷之七《古蹟志》載:“陽城,在州之南,秦縣。陳勝生於此。”清光緒《鳳陽府志》卷之十五《古蹟考》載:“陽城在宿州南,秦置縣,陳勝生於此。魏時縣廢。”雙橋集鎮古陽城位於宿州市與懷遠縣交界處,原屬宿州,又地處宿州之南,直線距離陳勝、吳廣起義的蘄縣大澤鄉不過32公里。現筆者對這一觀點詳細加以論述。

在歷代所有的關於陳勝的論述中,雖說他是農民起義領袖,但他的農民身份還是無意被弱化了,司馬遷的作《史記》也把他提高到王侯將相的行列,這無疑是值得肯定和讚賞的。筆者必須從他的農民身份入手,才能破解陳勝的故里之謎。

陳勝的身份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標準的一個農民工,在領導農民起義之前,只是一個帶領九百人前往邊塞屯田的屯長,但這並不影響陳勝的英雄身份,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陳勝做為一個僱農,沒有自己的土地,只能四處給別人幹農活養家餬口。這就決定了他的活動範圍是極小的,周邊幾個村莊的農活已經可以讓他一年四季窮於應付,也不需要遠足去較遠的地方謀生。但他僱農的身份,也會讓他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周邊村莊的僱農與僱主接觸比較多,和他們也比較熟悉,“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正是對此的描述。

陳勝接觸的僱農比較多,並有一定的溝通能力與號召力。當秦政府下達徵調民工前往北京密雲屯田戍邊時,陳勝就此成為本地戍邊民工的召集人和領頭人。因此筆者認為,以陳勝為屯長的這九百民工,當為他的僱農工友、鄉里鄉親;他們在秦暴政的淫威下,不得不離井別鄉,前往八百公里外的塞外邊陲屯田戍邊,並且十之六七將不可能再安全返回故鄉。可以說,他們在出發之時,每個人都是走向死亡,毫無生還希望。在這種背景下,行走到了不遠的大澤鄉,發動起義成為他們唯一的選擇。

懷遠陽城、陳集鎮與大澤鄉位置圖

筆者將大澤鄉與北京密雲連一直線並向南延伸,將經過懷遠縣陳集鎮和古城鎮。古城鎮為春秋向國向城故址,為淝河的重要渡口與關隘,漢朝在此又重新設立了向縣,鎮守這個重要的渡口。說明秦末向城仍為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是控制南北向和東西向的交通咽喉。此時,向城已經被廢,西北方30公里雙橋鎮的古陽城,當為懷遠縣境內的縣所。司馬遷在作《史記》時,懷遠境內的民眾皆為陽城人。漢朝重新始立向縣,雙橋鎮的陽城逐漸淡出歷史舞臺。懷遠陽城因陳勝而聞名,陳勝因陽城而得以尋回故里。

陳勝故里陽城,位於春秋向國向城的西北方30公里,陽城距離正東向的陳集鎮不到20公里,陳集鎮距離大澤鄉不超過30公里,陽城距離大澤鄉直線距離不過32公里。在以陳勝為屯長的這九百人的屯邊農民,當為在陽城縣本地強招強募,必須要完成的指標;也就是說這九百人大部分為陳勝的陽城同鄉僱農。這九百人徒步的民工隊伍前往北京密雲,為了節省時間和縮短路程,只能直線正北前往北京密雲,而不可能曲線步行行走。這也是這九百人的步行隊伍,明知前方是大澤鄉,也知道大澤鄉河流多,道路難行,而仍然前行的原因。

在司馬遷作《史記》時,給陳勝加了個“字涉”,並立傳“陳涉世家”。對於涉字,筆者認為完全是後人對陳勝的尊敬而添加的。一般百姓是隻有名而無字,“涉”的意思就是跋山涉水、步行的意思,完全是為了切合陳勝領導的大澤鄉農民起義,為了《史記》的行文的規範和對陳勝的尊敬。

陳勝所帶領的這九百人的戍邊民工,之所以能冒險起義,後世學者重點強調暴雨引起道路不通而耽誤行程必斬的因素,但另一種因素更關鍵,決定了九百人起義的必然。“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也就是說這九百人屯田戍邊,能活著回來的,和家鄉親人團聚的,將是很少一部分人,絕大部分人和家鄉親人都是永別,這決定了每向前一步都是走向死亡。在離開家鄉的地界,這種生離死別的傷悲越來越強烈,在這種情景下,九百人對於同鄉屯長陳勝的振臂一呼才能勇於響應、赴死不悔。

陳勝農民起義進攻與退守線路圖

在農民起義隊伍的進攻秦王朝的線路中,攻下大澤鄉、蘄縣後是一路向西北進攻,避開了西面的懷遠陽城,避勉了家鄉的戰事,也使得陽城沒有出現在“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的名單之中。這樣做有兩種好處:一可以避免鄉里鄉親的廝殺,畢竟他們的目標是秦王朝;二可以避免九百人回鄉後軍心動搖,當戰事不利時,也可以退守故里。

如果說陽城為陳勝故里當時的縣所,那陽城東20公里的陳集鎮,現在一個普通的鄉村,也許就是陳勝曾經生活勞動的地方,可能是陳勝在故里留下的微小痕跡。

總結

綜上所述,大澤鄉正南方的懷遠縣境,不僅是陳勝的故里,而且是這九百屯田戍邊民工的家鄉,司馬遷所記載的陽城,也就只能是安徽省懷遠縣境內的陽城。只有這個區域的農民,才能和這九百徵調民工與陳勝產生必然的聯繫。在陳勝故里的問題上,只有以農民身份起義,距離大澤鄉30公里處的懷遠縣陽城,才是最具說服力的。


詩經研究


歷史人物必有對手,否則難以成史;書寫歷史必有參照,否則難以下筆。即使沒有秦末的動盪,貴族仍然世襲,如項羽這般具有強大勢力的貴族家庭,劉邦沒有對手能當上皇帝?就有可能永遠只是個亭長;如周文王、周武王,沒有商紂王的襯托,也就不會受人那麼的敬仰。

但是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卻把這一切給顛覆了。公元前209年,秦朝廷徵發閭左的貧苦農民九百人,去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州南)為連日的大雨所阻,七月汛期、霪雨霏霏,不能如期到達密雲。按照秦朝律法,戍卒徭役不按期報到,就要被斬首。



情急之下的陳勝、吳廣以及趙澤寧,乾脆領導起戍卒殺死押解的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軍吏,發動兵變。吳廣沿黃河向西進攻滎陽,以打開通往咸陽的大道;宋留取道南陽扣武關,分散關中的兵力,策應吳廣主力;周文進攻關中,直取咸陽。張耳攻趙,周市攻魏;鄧宗取九江,召平取廣陵,予以配合。

詐以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之名,登高的這麼一呼,各地紛紛舉起反秦的義旗,秦嘉、朱雞石於淮北,項梁、項羽於吳縣,連個不起眼的劉邦也跟在陳勝的後邊,集合了一幫兄弟,加入了時代的大潮,很快形成了以陳勝為中心的全國性的戰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為壇而盟,祭以尉首。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序幕,就此拉開。



陳勝陽城(今河南登封)人,曾為人傭耕,從小就對地主階級的剝削壓迫,懷有強烈的仇恨,具有燕子麻雀這類小鳥怎麼能理解大雁天鵝的遠大志向;吳廣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貧苦農民出身。只是因為陳勝得勢後的高傲自大,遠賢親佞、不辨奸惡的階級層侷限性,加上秦將章邯率軍的鎮壓而失敗。

陳勝、吳廣的揭竿而起,鼓舞了千百萬勞苦人民起來反抗秦王朝殘暴的統治,也為後來項羽和劉邦滅秦創造了有利條件。如今,當年陳勝壘土築臺用作練兵的涉故臺,以及農民起義遺址、雪花公主墓、魚骨堆、篝火狐鳴處、魚腹灣等仍然風骨猶存在安徽宿州的大澤鄉鎮。

失敗後的陳勝便經下城父(今安徽亳州)向東退卻,至陽城一帶,被莊賈殺死。有人不竟要問,陳勝當年為什麼不直接往東北去密雲西南,反而捨近求遠、往東南走,拐到曾是蘆葦叢生、野草遍地的地勢低窪的一片荒原泥沼的澤國水鄉宿州南?如果是道路不通,那秦始皇去泰山封禪,為何能從咸陽經山西、河北直通山東的驛道?

據《江南通志》記載,陽城在宿州南,陳勝生此。《宿州志》中說,宿為泗水郡,近於蘄縣,為陽城、庸城、大澤鄉。司馬遷說,九百人屯大澤鄉。是否可能大澤鄉是陳勝等九百戍卒被徵召的集合地?畢竟登封、太康距宿州不遠,宿州附近又是黃河、淮河、泗水的交匯處,從西向東,戍卒途中不斷加入,沿走水路方便。

或者說,生於宿州南的陳勝是事先精心策劃過的,這些出身於楚地的農民,苦秦已久矣,而閭左,就是復除之人,即是身罹亡命之罪而被謫戍。但是,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陳勝本人,我們還沒有誰能跳出司馬遷的史學傳統,那種沒有愛恨語言的愛恨,給了讀者以獨立思考的空間;我們只能根據一些資料,去不斷的解釋、解釋、再解釋。


時過境遷08


大澤鄉不唯一,中國上下五千年,時代在變,地名也在變。當時水利設施差,到處是水網稻田地,溼地遍佈,大澤鄉是一個大澤周邊村落集合體,不是現在基層行政單位“鄉”,全國中東部每個郡縣都有好多,所以叫大澤鄉的地方太多了,就像現在的大河鄉或X河村之類的,不是唯一的,黃河經常改道,每改道一次,就造出無數個“大澤鄉”,作者把它固化為安徽某地,整個都有點不好玩了。如“鄭國”,原來在河南陝西交界,後來在今天鄭州附近;如“亳”地,曾為商朝國都,最先在河南商丘附近,現在安徽亳州,差老遠了;再如“應天”,早在河南商丘,後改到江蘇南京,遠不遠啊?直到現在,漢江還有兩條,一個是長江支流,一個在大韓民國。


拳拳到柔


吳廣是太康人,陳勝是商水人,當年秦始皇大兒子扶蘇,就駐紮在商水蘇莊鄉扶蘇寺村。秦始皇修長城的時候,需要大批人力,秦扶蘇就在當地號召大批民工集合,去秦皇島山海關附近修築長城,陳勝吳廣為領隊,出發地就是商水縣。當年到達安徽宿州大澤鄉,因為陰雨連綿,無法按時間到達目的地,如果逾期不到,是要殺頭的。陳勝吳廣帶頭髮動民工起義,也就是有名的大澤鄉起義。現在商水縣蘇莊鄉的這個村就是扶蘇寺,還有扶蘇墓。


shk122766


陳勝作為一個失敗的英雄,地方上爭他故鄉的意義和動機不大。上學時課文註釋陽城在登封,一直也沒有任何懷疑。偶爾一次經過商水舒莊一村,當地人說這兒才是陳勝的家鄉,覺得十分好奇。經瞭解,此地並沒有陳勝的多少故事、遺蹟,只有一座據稱是扶蘇的墓,因為就在路邊,還特意去看了看,真假難辨。當地人說正是因為扶蘇死後葬於此地,陳勝才會打著扶蘇的旗號,說真正的扶蘇並沒有死,陳勝就是扶蘇。此觀點為當地群眾廣泛傳播,供專家們參考。


不羨鴛鴦只羨仙10


去韶山 那裡的導遊都會給你講一個關於偉人的故事

就是說百年誕辰之時 要為偉人立銅像 又說銅像是南京鑄造的 在過井岡山的時候車發動不了 檢查不出問題 過了一夜 就直接能發動了 有人就說是偉人想在這裡再住一宿呢

也有導遊說的還好一些 說銅像是福建鑄造 過井岡山有可能 可是 南京去韶山怎麼會走江西呢 那導遊太不負責 對偉人太不尊敬了啊


趙厸


潁川陽城說又稱登封陽城說。其說是三國史學家韋昭首先提出的。他在為《漢書·陳勝傳》作注時,指出陽城屬潁川郡。唐代張守節在《史記正義》裡為陳涉陽城人作注時明確指出:“即河南陽城縣也。”宋代史學家胡三省在《資治通鑑》陳勝陽城人下注:“《史記正義》曰即河南陽城縣。《班志》:屬潁川郡。”明嘉靖《登封縣誌》纂修者亦把陳勝作為本縣人立傳入先哲志。傳雲:“陳勝,少與人耕……秦二世元年,乃立為楚王,都於陳。”清人順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及齊召南《官本漢書考證》皆主其說。

這個陽城,在戰國、秦、漢為縣。古本《竹書紀年》載:“禹居陽城。”《世本居篇》:“禹都陽城。”韋昭注:“夏都陽城,嵩山在焉。”它的具體位置,前人也有過詳實的考證。唐地理學家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志》河南府載:告成縣,“本漢陽城縣,屬潁川郡,因陽城山為名。後魏置陽城郡……萬歲登封元年,則天因封中嶽,改名告成。”1971年在河南新鄭城關白廟範村北出土的戰國銅器銘文上有陽城地名,說明韓國在此設立有縣令。漢代《嵩嶽少室闕銘》上有:“郡陽城縣。”說明漢時陽城仍為縣。此陽城的今地在河南登封市告成鎮。這是確定此陽城為陳勝籍裡的主要依據。這一說法,為近人所採納,並且寫進新編的中小學歷史教科書。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些學者對此說提出疑義。就其提出否定的理由來看,主要有三條:其一,這個陽城,屬潁川郡,不屬楚國。與陳勝楚人的記載不相符合。其二,這個陽城不是上蔡之旁縣。所謂潁川郡之陽城,地在今登封縣告城。杜佑《通典》載:“河南府告成縣,漢陽城舊縣,因陽城山為名。武太后土封中嶽,故改曰告成。”它位於上蔡縣之西部,二縣相距不下三百餘里,相隔郾縣、定陵、襄城、潁陽、陽翟五縣。其三,這個陽城屬潁川郡,位於洛陽南部,且鄰近洛陽。當時經由洛陽北上的交通幹線已經開通。作為潁川郡的戌卒北上漁陽戌邊,在行程上理應經過洛陽北上,不必要先南行,再而東,經過泗州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寺坡鄉劉村集),特別是在時間相當緊迫的情況下,作出繞上這麼大的一個彎的選擇,不合情理。

這些質疑,應當說是有分析的。然而,這些質疑,尚構不成否定陳勝籍貫陽城是在河南登封境內的證據。其所以如此,就在於這些質疑本身與結論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為了辨明是非,茲作如下剖析:

所謂登封之陽城從未歸屬於楚國,這是否定陳勝是登封陽城人的主要依據。實際上,這個陽城所在地的歸屬,在春秋戰國時期,幾經變化。在一些史籍中,記其沿革時,包括專門言及登封沿革的專著,亦多是言其梗概。明人傅梅所撰《嵩書》是一部專門記載登封沿革的專著。書中載:中嶽嵩山 ,“夏為王畿,周為東都近地。平王東遷鄭取之,乃屬鄭。戰國滅韓,鄭遂屬韓。秦屬三川郡。前漢為潁陽、陽城、嵩高三縣,俱屬潁川郡。後漢因之。省嵩高入陽城。三國屬魏。晉為陽城縣,屬河南郡。西魏為陽城、潁陽、堙陽、康成縣,屬陽城郡。東魏為潁陽、堙陽縣,屬中川郡。後周為嵩陽縣,屬河南郡。隋為嵩陽、陽城縣,屬河南郡。”登封元年,將封嵩山,更名嵩陽為登封縣,陽城為告成縣。又謂:“告成鎮,在登封縣東三十里,即古陽城縣舊治。至唐武后因封禪同嶽,始改名告成鎮。告成者,告成功也。”

然而,仔細查核,此陽城所在地,在戰國末年,一度確為楚國所據有。《史記·韓世家》謂宣惠王十七年,秦拔我陽城負黍。《史記·楚世家》載:“悼王九年,伐韓取負黍。”這兩條記載,明確說明楚國佔據了負黍。負黍地在何處?《太平御覽》載:“《郡國志》雲:少室山,一名黍室山。負黍城在南,故因山以名城也。”《讀史方輿紀要》載:“負黍聚,在故陽城縣西南二十七里。世謂之黃城。”劉文祺《楚漢諸侯疆域志》潁川郡載:項羽所王九郡之一的潁川郡內實十縣:陽翟、潁陽、定陵、長社、襄城、郟、潁陰、宗高、父城、陽城。全祖望《漢書地理志稽疑》亦載:潁川郡,“當雲故秦郡。楚漢之際為韓國,仍屬楚國。高帝二年十一月,復為韓國,屬漢。六年為郡。十一年屬淮陽國,見《本紀》。”以上諸記,清楚說明在秦漢之際,陽城縣為潁川郡之屬縣,而潁川郡一度為楚國所有,是證楚國在一個時期內確實據有這個陽城縣地。既然如此,說這個陽城曾隸屬於楚,稱這裡的人是楚民,稱陽城人陳勝起義者為楚盜,也不能說毫無根據。

所謂取道大澤鄉北行與登封陽城人相矛盾,是否定登封陽城人說的又一論據。如上所述,這個問題的提出,忽視了陳勝和吳廣當時的地位和身份,他們二人是帶領戌卒北上赴漁陽的屯長,而非一般戌卒。屯長地位雖然不高,可也屬於朝廷命官。陳勝是陽城人,吳廣是陽夏人,作為屯長,本人不在本地任職,也是正常現象。他們帶領戌卒前往漁陽,途經蘄縣大澤鄉,是奉命行事的,不是自己任意選擇的行軍路線。這與他原籍在什麼地方,並無直接關係。他們在執行公務過程中,率眾舉義,與其籍貫所在地,同樣也沒有因果關係。

所謂登封陽城距李斯家居的上蔡較遠,這則是事實。的確,將登封陽城的陳勝說成是上蔡人李斯的旁縣,是不符合情理的。然而,細心思考史籍中所載趙高所說的這一段話,大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之味道。他把秦末農民起義軍的興起和順利進軍,與李斯的故鄉相聯繫,與李斯的兒子李由任三川太守相聯繫,甚至說“高聞其文書往來”。可見所說陳勝等是李斯旁縣之子,也並非是據實而言的,只不過是為了加重李斯的罪名而己。因此,以此來否定陳勝籍貫陽城是在登封境內,顯然是沒有道理的。

至於說《史記》所載陳勝陽城人的陽城是鄉而不是縣,這一說法本身就沒有史證,只是一種臆想。史家治史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忠於史實,在地名使有上,通常是依據當時的行政區劃,人物籍貫多用縣稱,如果書之以縣以下的鄉里,往往要給予說明。司馬遷說陳勝是陽城人,顯然指的是縣。所言陽城人鄧說,同樣也指的是陽城縣,而且是與陳勝籍貫所在地的陽城是同一地區。將這個陽城說成是鄉,並且說是司馬遷的本義,並且作為否定潁川陽城說的依據,也是無法令人信服的。

基於這些原因,儘管自三國以來,有關陳勝籍貫出現不同的說法,特別是其說為註釋《史記》的名家唐代歷史學家司馬貞所否認,也確有一些問題由於材料所限,比如陳勝在何地任屯長,帶領戌卒北上漁陽,從何地出發,於今尚無法作出清楚的說明。不過,從總的來看,此潁川陽城即登封陽城說,與其他諸說相比,可信性還是較大的。究竟原因,就在於這個陽城在戰國秦漢是一個縣,而且是為人們所注意的一個縣。司馬遷在為陳勝寫傳時說他是陽城人,在當時是沒有什麼爭議的。

(以上全文引自王興亞、馬懷雲著《河南歷史名人籍裡研究》一書)


溫酒煮江山


陳勝是周口商水人,離太康近


玄之又玄78


陳勝吳廣,只是蝴蝶效應的那隻蝴蝶,不值得探究是哪裡人,更不值得爭吵,真是閒的蛋疼。


義務搜捕水軍


他們轉向迷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