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國家概況

毛里求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Mauritius)為非洲東部一島國,位於印度洋西南方,包括本島及羅德里格島、聖布蘭登群島、阿加萊加群島、查戈斯群島(現由英國管轄)和特羅姆蘭島(現由法國管轄)等屬島。西距馬達加斯加約800公里,距肯尼亞蒙巴薩港1800公里,南距留尼汪160公里,東距澳大利亞4827公里。海岸線長250公里。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暖潮溼。沿海地區年平均氣溫25℃,中央高原20℃。原為荒島,作為火山島國,毛里求斯四周被珊瑚礁環繞,島上地貌千姿百態,沿海是狹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脈和孤立的山峰。整個國土由毛里求斯島和其他小群島組成,經歷荷蘭、法國和英國等國殖民統治後,於1968年3月12日脫離英國殖民獲得獨立,島上亦有不少華人。

毛里求斯國家概況

毛里求斯曾是世上唯一住有渡渡鳥的地方,但該鳥已於17世紀末絕種。截至2013年,毛里求斯是非洲三個人類發展指數被評為“高”級別的國家之一。毛里求斯是非洲少有的富國之一,2016年,毛里求斯人均GDP達到9628美元,擁有相對富裕的生活和較為發達的經濟,被稱為“非洲瑞士”。

毛里求斯國家概況

16世紀初,葡萄牙探險隊佔據現在的毛里求斯和留尼汪諸島,取名為馬斯克林群島。1598年荷蘭人佔領該島,並以荷蘭君主“毛里求斯”命名。1715年法國佔領毛島並改名為“法蘭西島”。1814年成為英國殖民地,並被重新命名為“毛里求斯”。1961年9月實行自治。1968年3月12日宣佈獨立,實行君主立憲制,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總督代表其行使權力。1992年3月12日改行共和制。實行議會制。總統為國家元首,系禮儀性職務,總理掌握行政實權。

【面積】2040平方公里(包括屬島面積175平方公里)。

【人口】約126.56萬(2018年6月)。居民主要由印度和巴基斯坦裔(69%)、克里奧爾人(歐洲人和非洲人混血,27%)、華裔(2.3%)和歐洲裔(1.7%)組成。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亦普遍使用,克里奧爾語為當地人最普遍使用的語言。居民中52%信奉印度教,30%信奉基督教,17%信奉伊斯蘭教,另有少數人信奉佛教。

毛里求斯國家概況

【首都】路易港(Port Louis),人口約12萬。熱季平均氣溫27℃,1月氣溫最高,達23~30℃。涼季平均氣溫18℃,6至8月氣溫最低,為17~24℃。

【國家元首】代總統沃亞普里,2018年3月就任。

【重要節日】獨立日(或共和國日):3月12日

【憲法】1968年頒佈,1991年和1996年兩次修改。根據現行憲法,毛是議會共和制國家,總統為禮儀性國家元首,由總理提名,經議會批准後產生,任期5年。總理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行使國家行政權,有組成和改組政府以及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大選的權力。實行多黨制及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制度。

毛里求斯國家概況

【議會】原為立法議會,1991年12月修憲後,改為國民議會,實行一院制,為國家最高立法機構。負責制定法律、討論國家政策,批准政府各項法令和財政預算。由70名議員組成,任期5年。其中62人經選舉產生,其餘8人為官委議員,由總統根據選舉委員會的建議在落選人中任命產生。議長由新議會首次會議選舉的非議員擔任,任期5年,負責召集和主持議會會議,無表決權,但在議會表決出現僵局時有裁決權。

【政府】本屆政府成立於2017年1月24日,現有23名成員。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4個大區和5個直轄市,區下設126個村。

毛里求斯國家概況

【司法機構】毛司法獨立。最高法院是國家最高司法機構。最高法院由大法官(Chief Justice,即最高法院院長)、次席大法官(Senior Puisne Judge)以及陪席推事(Puisne Judge)組成。大法官由總統與總理協商後任命;次席大法官由總統與大法官協商後任命;陪席推事由總統與司法和法律委員會協商後任命。在法律界工作5年以上才有資格被任命為最高法院法官。

毛里求斯國家概況

【經濟】毛里求斯是非洲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之一,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2018年“全球競爭力排名”中,毛位居第45位,在非洲國家中位列第一。獨立初期,毛經濟結構單一,主要生產和出口蔗糖。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調整經濟結構,實行多元化產業政策,逐步形成製造業、金融服務業、旅遊業和信息通訊業四大經濟支柱,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實現經濟快速發展,被譽為“毛里求斯奇蹟”。

【工業】以製糖業和出口加工業為主。製糖業是毛傳統工業,其外匯收入曾佔總收入近一半,正常年景毛糖產量每年可達50-60萬噸,但隨著毛經濟結構及其主要出口市場歐盟糖業配額制度調整,蔗糖業發展逐步萎縮。

出口加工業是20世紀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主要產品是紡織品、服裝、鐘錶、珠寶首飾、儀表等。毛出口加工區內企業以本國資本為主,其餘來自法國、德國、意大利、印度等國和中國香港特區。

【農業】全國可耕地面積為11.08萬公頃,佔全國總面積的46%,其中蔗田76186公頃,糧田5262公頃。每年需進口糧食20萬噸左右。其他農作物有茶葉、菸草、洋蔥、水果等。畜牧業以飼養牛、羊、豬、鹿、雞等為主。80%的奶製品和90%的牛肉依靠進口,豬肉、雞和蔬菜基本自給。2017年,毛農業產值增長5.8%。

毛里求斯國家概況

毛海岸線長約250公里,有230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經濟價值較高的漁業資源主要為金槍魚。20世紀80年代毛捕魚業發展較快。從1992年起,為保護漁業資源,避免過量捕撈,政府開始採取限制措施。海產品不能自給,每年還需大量進口。近年來,毛為加速經濟轉型,鼓勵發展漁產品加工業,將其列為吸引外資的重點產業之一。2016年,毛里求斯捕魚量為1.52萬噸,同比上升20.2%。

【旅遊業】為毛重要創匯產業,產值佔毛GDP的7.8%左右。截至2018年9月,毛累計酒店115家。2018年1-9月,旅遊收入463億盧比,同比增長9.98%,累計接待外國遊客97.5萬人次,同比增長4.3%,遊客主要來自法、英、德等西歐國家及留尼汪、南非、馬達加斯加等周邊國家或地區,歐洲遊客佔遊客總數的55%。

毛里求斯國家概況

【金融服務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毛金融保險市場自由、開放。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經批准可以在毛註冊營業;銀行利率放開,由各商業銀行自行決定;無外匯管制,當地貨幣盧比可與外幣自由兌換。

【交通運輸】以公路運輸為主。無鐵路,毛政府正在推進各大城市間單軌鐵路項目建設。

公路:毛公路交通較發達,公路總長達2112公里。截至2018年6月,全國註冊機動車54.36萬輛,較2017年底增長2.2%。

海運:全國90%以上的進出口物資依靠海運。路易港是毛唯一的國際商港,1993年被宣佈為自由港。該港口現代化程度高,集裝箱吞吐量大,能停靠最現代的集裝箱船,擁有26公頃的集裝箱碼頭和3臺現代化集裝箱起重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最大集裝箱港口之一。毛政府努力把路易港建設成地區海運中心之一。目前有20多條來往亞洲、歐洲、大洋洲和南非的國際班輪經停路易港。

毛里求斯國家概況

空運:毛現有兩個機場,即位於普萊桑斯的拉姆古蘭國際機場和羅德里格島民用機場。前者由中國政府提供優惠貸款並由中資企業建設,航站樓面積3.2萬平方米,現代化程度較高,可起降大型客機。毛里求斯航空公司成立於1967年6月。現已開通近30條國際航線,連接10多個歐、亞、非國家,與上海、新加坡、倫敦、巴黎、約翰內斯堡、珀斯等20多個城市有直航。

【對外貿易】外貿是毛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出口蔗糖和出口加工區產品,進口糧食及其他食品、棉毛原料、機器設備、石油產品等。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主要貿易國是法國、英國、美國、印度、中國等。2017年,毛進出口總額為69.24億美元,出口額為23.46億美元,進口額為45.78億美元。

【人民生活】毛里求斯實行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失業救濟、米麵價格補貼等福利政策。全國共有醫院15所,地區醫療中心21個,社區醫療中心130個,共有床位4437張。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19.3名。平均預期壽命男性為71歲,女性為77.7歲。

毛里求斯國家概況

【教育】毛里求斯承襲英國教育體制,中、小學學制分別為6年。實行大、中、小學免費教育,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30歲以下的人口受教育率為95%。1997年起,開始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力爭將中學入學率提高到95%。截至2018年3月,毛全國共有學前教育學校846所,在校生2.6萬餘人;小學318所,在校生約9.0萬人;中學178所,在校生約11.1萬人;職業學校110所,在校生9000餘人。

毛現有2所大學,分別為毛里求斯大學和毛里求斯技術大學,培養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另有8所專科學校,其中毛里求斯教育學院是以培訓中小學教師為主的專科學院,甘地學院是由印度援建的東方語言藝術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