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邦40岁还一事无成?

蝶熙儿


北宋的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词《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荆公写这首词,既是感怀历史,也是抒写自己的心曲,他本人也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政治抱负是否能够实现,和神宗的信赖和支持密不可分。

伊尹和吕尚如此,成汤和武王也如此,泗水亭长刘邦刘老三同样如此。

刘邦(前256—前195)只比秦始皇(前259—前210)小3岁,因此刘邦的40岁前就是秦始皇的43岁前。此时的秦帝国如日中天,秦始皇也虎视何雄哉,更仿佛能够将基业传于万世,刘邦要想大丈夫当如是也自然是没有机会的,而从个人职业生涯的角度,刘邦本是信陵君的粉丝,也跟张耳混过,他其实是一个游侠,而游侠在秦朝的编户齐民框架中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刘邦当了亭长而没有像二哥刘仲那样勤勉耕作积攒家业,本身是顺应了秦朝的大环境的。但是,他没有让这个小小的职位磨去自己身上的游侠豪杰气质,交朋友,发展人脉;结婚姻,争取资源,刘邦一直在努力。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在刘邦身上,同样表现出这一点。


谈古论金


刘邦,中国封建王朝里很了不起的一位皇帝!毛主席曾评价刘邦是封建王朝中最厉害的一个皇帝!

要说这刘邦40岁前有智慧!这言过其实!尤其是他41岁前那是一点都没有!为什么小编会这么说呢?!



刘邦是一位不想当皇帝却当了皇帝的人!因为在刘邦41岁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就是所谓的市井酒色之徒!这个怎么说呢!萧何早期对刘邦的评价是什么?萧何说:刘邦这人,一天到晚说大话吹牛,很少做成什么事!确实也如此,刘邦40岁没有收入,没有工作,还不能干力气活!在家吃个饭还要遭白眼!每天就在外面瞎逛,偷鸡摸狗喝个酒,吹吹牛!就像现在很多人说的不务正业一无所有的人一样!那个时候的刘邦估计也就是想能这么活到死就完了!因为别人也都那么看他!不像有的人,从小就有抱负!所以40岁之前的刘邦可以说,顶多就是玩点小聪明!



刘邦又是怎么一步步当上汉朝皇帝的呢?这里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刘邦当皇帝实属是被逼出来的!恰当说是被死亡逼出来的!刘邦从芒砀山所谓起义一直到和项羽决战!可以说死亡一直笼罩着刘邦!而且每次危机都是无还手之力!



刘邦到了41岁的时候才勉强凑了3000人的队伍!历史记载了刘邦一件事,说刘邦看见秦始皇车队以后就说:男人就应该这样!小编很怀疑这件事!很可能是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说的!史官就记录下来了!历史学家都说过刘邦是一个会用人的皇帝!小编觉的与其说会用人,不如说刘邦识人!刘邦手底下有很多很牛的文武大臣!每次遇到一个人才,一聊天,他就发现这个人是不是真有才!刘邦用韩信就是特例!他不是知道韩信有多么厉害,他是知道萧何的才能,并且他信任萧何的举荐!



前文所说刘邦一步一步当皇帝是非常惊人的!因为刘邦从41岁算正式创业到48登基!仅用了7年时间!这7年生死斗争,练就了刘邦!刘邦的大智慧就是在这7年形成!电影里描写过这个镜头!就是刘邦进入咸阳看到秦皇宫以后,才知道皇帝的滋味!可能才萌生了当皇帝的想法!完后差点还让项羽的鸿门宴搞死!



刘邦的智慧毋庸置疑!7年时间造就了刘邦的辉煌!刘邦的智慧和功绩,很像我们中国人说的一句话,就是否极泰来!毛主席也说刘邦是古代皇帝中最厉害的一个!因为刘邦不仅是创业速度快,而且是从秦到清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刘邦死后,汉朝出了很多很杰出的皇帝,这也是他不同的地方!不得不说这也是刘邦智慧的体现!创业到登基!建立汉朝以后,他的大智慧逐渐放出光芒!这是真智慧!

后记,杂谈!

中国在封建王朝时期,影响最大的是秦始皇!可以说一直到清朝,都没有太大变化,无非就是版图增加,科技增加,分工更细化!但是历代君王都想超越的,那肯定就是刘邦,因为刘邦管理治国的能力和方法也是受到极大推崇的!我们从汉朝对中国的影响,还有就是从汉朝留下的典故(汉朝典故比其他朝代都多!)就能看出刘邦最后成为胜出者的能力与智慧!

补充说明,刘邦属于大器晚成类型!早期的生活肯定给他带来经验积累!但确实没有抱负!只为了能生存和过的好一点罢了!在说明一下这个亭长的官职,说亭长是派出所长,纯粹胡说!这个所谓亭长就是当时政府雇佣的临时工,有事了找你出来干一下,并且都是得罪人的差事!找刘邦这样的黑社会进来就正当所用!

谢谢观赏请看下集!


九富盛


(1)家庭出身低,往上爬的机会少。

秦汉时期,想要有成就,要么出身好,要么有军功,刘邦都不具备。

历史上的刘邦,出身农家,家里并不富裕,他“不事生产”,甚至吕雉嫁给他之后还要亲自下地干活,可以想见,刘邦出身是真正的草根家庭,这一条就灭掉了他往上爬的50%机会。

刘邦识字也不多,史书里多次写他辱骂儒生,他本人文化水平不高是肯定的,所以也很难做到什么高官的职位。

不识字,家庭出身低,他本人也不能上战场打仗,自然没有军功,也难以有什么成就。

(2)时势造英雄,时机不成熟,他也出不了头。

陈胜就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要有时机,风云际会,才能有出头的机会。

秦始皇在位的时候,雄才大略,名将辈出,用高压整治将全国的优秀人才压得死死的,没有出头之日,等他儿子胡亥一上台,宛如沸腾的高压锅,盖不住了,诸多像刘邦一样的人才涌现出来,这是时势造英雄。

(3)刘邦起义之前其实是有巨大的隐藏成就的!

那就是他用这么多年的一事无成结识了许多好哥们,比如萧何,曹参,樊哙,这些人都是他后来能做帝王的超级帮手,一大批沛县的高级军事人才,政治人才都是刘邦用这前半生的时间结识的,因此可以说这是刘邦的隐藏成就!


师明礼闲聊中国历史


有人说聪明是宝石,智慧是宝藏。所以有智慧的人日后一定必成大器。如果要说到智慧,刘邦一定是有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成功。但如果说有智慧的人都会成功,我看也未必。一个人能否成功,单单有智慧还是不够的。成功的主要条件在于智慧、情商、天时、地利、人和集于一身,缺一不可。

刘邦为什么40岁还不成功?主要原因是时机不成熟,说白了就是机会还没到。那么一个人想要成功是不是要等待机会的出现?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做在那里傻等,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刘邦就是属于一个有准备的人,那么我们来看看刘邦成功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我前面说过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要有智慧,刘邦的智慧在于他能够笼络人心。而一个能够笼络人心的人就很好的发挥了他的情商,一个情商高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一定会很好。刘邦在当地是个地痞流氓,爱吹牛,爱出风头,但最重要的是他爱讲义气,不管黑道白道,他都能称兄道弟。所以在刘邦身边总会围着一群人跟着他转,比如樊哙、夏侯婴、曹参、萧何等,没酒没肉的时候他经常带领一帮兄弟到处混吃混喝,这也突出了刘邦有一定的领导能力。领导能力也是一个人成功的潜质,同时也突出了刘邦的团队精神,有了这种团队精神,跟着他的人自然愿意为他付出和卖命,这是为他成功准备的重要一步。

既然智慧、情商、人和都有了是不是就可以成功呢?当然不能。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很优秀,具备很多才能,但最后都没有成功,缺乏的就是时机,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似乎和一个人的命理条件有关,很多人都说命运是通过奋斗可以改变,其实只对一半,凡事无绝对。一个人如果命运不好,哪怕你有再优秀再能干到最后也只能是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郁郁而终。所以一个人的运气在成功的道路上也是占很大的比例。

刘邦如果出生在和平年代,他到死也就是一个讲义气的混混,虽然圈子广,但无论如何也不会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也爬不到那个高度。关键刘邦出生在一个动乱的年代,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刘邦恰好的碰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动乱的社会就给刘邦提供天时、地利,让他恰到好处的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所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个人如果具备成功的潜质,那他早晚一天会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白云之语折纸大全


刘邦确实是到了四十岁还一事无成的,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刘邦,毕竟时代还没有给他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他只能在那个浑浊的社会里当混混,耍流氓。

不过刘邦也不是什么正事没有,他还是有个正经工作的,他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也算是一个秦朝的小小公务员了。

大家不要小瞧这个末端公务员的工作,刘邦后来之所以能展翅高飞,就是在公务员的岗位上,积攒的人脉在起着作用。

可以说后来他起义的时候,正是他结实的这一批人,成就了他的帝王霸业。

那时候的萧何是县长秘书,也是刘邦的直接上司。

刘邦和萧何的关系非同一般,大家都知道刘邦是个有名的混混,时不时的就会捅一个篓子,这时候帮助刘邦擦屁股的人正是萧何。

可以说没有萧何的抬举,就没有混的风生水起的刘邦。

夏侯婴在刘邦起义之后,成了刘邦的御用司机。这个夏侯婴也是在刘邦当泗水亭长的时候结实的,而且两个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当时夏侯婴担任的是邮递员的工作,可以说只要他送文件的时候,路过刘邦家之时,就会找刘邦喝几杯。

两个人有一次还喝大了,刘邦不小心把夏侯婴给弄伤了。

这件事被邻居给揭发了,他们两个都被抓进了监狱中。

若是事情属实,刘邦真的伤了夏侯婴,刘邦就有可能要坐牢,因为他们都是官员,官员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为了保刘邦,夏侯婴一直不肯说自己是被谁伤的。

最后,就是因为他不说,导致了他自己做了很长时间的牢。

你看他对刘邦,哥们义气十足吧。后来刘邦称帝之后,当然也不会亏待夏侯婴了。

樊哙就是杀狗的那个,他和刘邦是同村,两个人的交情也很好。

可以说樊哙一直都是刘邦的小跟班,后来他们两个还娶了吕公的女儿,成了亲上加亲的关系。

刘邦起义的时候,尤其是鸿门宴之时,可以说樊哙还救过刘邦的命。

曹参也是公务员,他是沛县的狱吏。他和刘邦的性格也十分的相投,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曹参没有少帮刘邦的忙。

说起和刘邦关系最好的人,还是要数卢绾,卢绾和刘邦不但是邻居,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仅这一层关系,也是别人比不上的。

刘邦当了汉王之后,也仅仅只有两个人是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卧室的。这两个人一个就是刘邦的弟弟刘交,另一个就是卢绾了。

可见刘邦对卢绾的感情有多么的深。

当然还有周勃,周昌,周苛.......

你看刘邦在成事之前也结交了一批人才吧,所以,说他在四十岁之前,事业一事无成也不完全对。

毕竟若是没有这些人的追随,刘邦恐怕也难以成就帝王霸业吧。


史学达人


说到刘邦40岁还没有成功,那是时机未到,时间没到那个点上,自身的条件没到那个点上。但刘邦后来成功了,除了大环境的原因,时间的火候到了,同时还有他本身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以及多年混迹于社会底层,掌握了一手扎实的社会大学技能,其实从刘邦身上,我们就应该知道,性格的优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时代。

说一个人能成多大的事,就看他能够影响多少人!有多少人愿意与他为伍,为他肝脑涂地!仅凭这一点,就已经可以将90%的人远远甩在身后了。

另外,就是大环境使然,如果是和平年代,刘邦想必是没有机会能够走上政治舞台的,正所谓乱世出英雄!

如果从命理角度简单分析,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在一定程度决定了这个人的人生轨迹,一个命格中有掌兵掌权的的格局的人,再配上时代浪潮,社会环境,那么必然会一步一步的完成其人生的使命。

当然,如果时代不一样,条件不一样,生长的环境不一样,即使生辰八字里的格局与刘邦本人一样(完全有可能的啊,比如一个甲子年循环后,同样会有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同地域出生的人),那么结局也会截然不同。

比如说现在的和平时代,同样生活在农村,举例说一个人命格带七杀(男子无杀不掌兵),也可能成就不了啥大事,小地痞?黑社会?没准刘邦搁到现在,就是一混混儿,因为时代的条件不允许。

所以,不同的时代,会出现不同的人物,但却成就着相同的事情!只不过江山相似人不同罢了。




子庭风水观


时势造英雄,没有陈胜吴广的首义,振臂一呼: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刘邦别说40岁,就算活到70岁也就是一逃犯而已。

乱世造英雄,秦之前的战国时代,都是贵族政治,只有世袭的贵族才有权利参与政治,才能世代为官,平民及以下阶层是很难挤身上层社会的,秦统一天下后,刘邦也不过是当了一个小小的沛县泗水亭长,连官都算不上,只是个小吏,而且还因为押送囚徒逃跑,私放囚徒,成为秦朝的逃犯,如果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乱世,刘邦一辈了可能也就这样了,也许被抓住,也许一辈子逃亡。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只比秦始皇小三岁。刘邦40岁的前35年是生活在战国末期,后5年是生活在统一的秦朝。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喜欢从事生产劳动。一个农民的儿子,想要有所成就,就算他很有智慧,又能怎么做呢?在战国和秦朝,实行的是世袭世禄制,做官都是靠出身的,当然也存在寒门出身的人通过自已的努力,成就事业,如李斯也是小吏出身,但李斯好歹是读书人出身,投靠在当时秦国丞相吕不韦的门下,然后通过自已的努力和才能,一步一步成为秦国的丞相,刘邦读过书吗?



没有记载,但刘邦显然认得字,显然刘邦也仅限于认识字,刘邦在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大多数想出人头地的人一样,想通过做一些当时名人的门客,掌握一些向上发展的机会。刘邦年轻时仰慕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专门前往魏国都城大梁准备投靠其门下,但时机不巧,恰好信陵君因酒色伤身而死,刘邦就回来了。当时信陵君的门客张耳为外黄令,招揽门客,刘邦听说后,就投靠张耳门下,与张耳成为知交好友。刘邦在发迹后,封张耳为王,与之前两人就是好友不无关系。

刘邦当时在张耳门下也没有什么机会,后来就又回家了,当了秦国沛县泗水亭长,这个时候的刘邦已经40多岁了,要说刘邦40岁之前为什么 一事无成呢?



刘邦聪明吗?非常聪明,也许刘邦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情商高,为人豁达大度,又很聪明,40岁前之所以一事无成,很简单,因为没有机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没有伯乐认出刘邦这匹千里马来。

人才与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对待机遇的不同,普通人可能会坐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从眼前溜走,可人才会抓住机遇,刘邦就是这样的人才,陈胜吴广一起义,身为逃犯的刘邦就觉得机会来了,没多久,也开始起兵反秦,并在起兵反秦的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学习、招揽人才、创造机遇,最终凭借能力,成为大汉帝国的开创者。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死于公元前195年,一共才活了62岁,打天下花了8年,当皇帝当了8年,除去这16年,刘邦46岁。

公元前217年,刘邦40岁,此时秦始皇还活着呢,有这么一位大人物在守着天下,刘邦作为一个泗水亭长,管着10里地,能折腾出什么名堂?自然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公元209年,陈胜和吴广起义了。

这说明秦始皇在世时,没人敢起来造反!同年,刘邦在沛县也举起了反秦的义旗,时年47岁。后来在众多文臣武将和天下豪杰的共同努力下,才灭了秦朝。最后,刘邦又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

那么,40岁前的刘邦在干什么呢?

鬼混。刘邦这个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20多岁的他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结交了很多性情中人,如卢绾和樊哙。

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性格开朗,做事不拘小节。也正因为如此,后面才有那么多人愿意跟在他后面,替他打江山,如萧何、陈平、韩信。


元哥说历史


关于刘邦是不是40岁还一事无成,这个问题那,其实应该说怎么才能算是事业有成。

1930年的时候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预测过,说100年后的人每周只需要工作15小时就够了,就能够赚够他的生活所需了。先在89年已经过去,你工作了15个小时吗?显然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的,相对的我们在没有工作到15个小时的情况下是不是所付出的生产力也能满足我们的基础需求了。根据数据显示1930年中国一个四口之家的收入是150元,对于现在来说随便买件衣服,买个锅这个钱就没了吧。同样的我们现在工作每天8小时制,但是8小时后我们为啥么还在做?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标准的界定也就不一样了。

说回现在马云爸爸创立阿里巴巴,07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才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马爸爸当时43岁,哪文学著作《西游记》中,唐僧为了能够完成取经大业。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每一关都险死还生,17年才把真经取回来,这要是中途结婚孩子是不是都可以打酱油了。

所以说刘邦40岁是否一事无成,我们不知道,但是刘邦最后的结果是称帝称王,那谁还去追问他之前是不是一事无成,是不是虚度光阴了哪。或许解释为之前的蛰伏都是为了之后的帝国集团成就做的铺垫哪,也未尝不可啊。


酒骑风


历史上对刘邦起义反秦前的记载不多,所以我的回答不是截止到他40岁,而是截止到他斩白蛇而起。

刘邦,位不过亭长,名不出丰沛,财不敷酒钱,上有父母,下有妻子,确实算不上事业有成。

说道刘邦有智慧,我们承认刘邦是有智慧,为啥四十好几了还没有成就事业呢?

我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他的平台,二是当时环境,三是个人性格和才能。

出身农家,无所依仗又可自足,相当能折腾。

刘邦出生农家,算不上富,也算不上穷。没有富到支撑刘邦到处结交宾客,也没有穷到没饭吃。


刘邦小时候,家里应该不穷,至少能供刘邦上了学。

刘邦逐渐长大,不干活,豁达大度,喜欢结交朋友,就老刘家那点家底估计不够他折腾的。

刘邦年轻的时候羡慕号称战国四君子之首的信陵君的为人,到二十几岁的时候居然敢跨国穷游,由楚国的丰邑去魏国的大梁拜见信陵君。

到了大梁,发现信陵君已经去世,有打听到信陵君有个宾客很有名叫张耳,在外黄,于是刘邦又去了外黄找张耳。总算见到个活人张耳,俩人也不知怎么建立起国际友谊,刘邦居然跟张耳家住了好几个月。当时张耳是魏地名流,刘邦作为一个年轻的农民,入了张耳的法眼,说明刘邦还有几把刷子。

一个年轻农民,跨国找政治家,说走就走,能耐不?

环境束缚,随时变通

这个爱折腾的年轻农民,估计也是满脑子的建功立业。不曾想,大秦先后把魏啊,楚啊,都给灭了,大V张耳被通缉,跑了,丰邑成为秦的地盘,按照秦的律令,邻县串个门也得要通行证的。刘邦这下不能折腾了,老老实实趴在老家种地。

要这样,就不是刘邦了,刘邦适应环境很快,乱世时候倾慕信陵君,和平时期试着当个小吏,做了泗水亭长。当了亭长,又可以折腾了。

史记记载,刘邦在酒店喝酒的时候,酒店卖的酒格外多。其实这不是刘邦有啥神迹,我们大家都知道,每有善交际的人在场喝酒,跨桌敬酒那是常有的事,自然酒卖得多。我们看看刘邦在沛县的交际圈:

县里四把手:萧何

监狱长:曹参

县府司机:夏侯婴

富农:卢绾

赤贫农:周勃

卖狗肉的:樊哙

豪强:王凌

真是三教九流啥人都有啊,要不是律令严格,这人不得上天啊。

性格和才能

刘邦性格豁达,好施舍,不愿从事生产,结交广泛又常常狎辱公务员,鄙视儒生。个人才能上讲,刘邦是善用人不是善于自己做事。刘邦的才能和性格决定了他很难再和平年代在现有的平台上做出大事业。然而,他仍然能够通过做亭长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长处,我们不能不说他适应环境能力很强。


如果说易经里面潜龙勿用的例子,这个时期的刘邦算是一个。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他之前确实没有什么明面上的成就,但是他一直在成长,他从张耳游,开阔视野,学会了与张良这类谋士的的交流方法;他结交萧何熟悉了吏事;他结交樊哙、周勃等贫民坚定仁爱之心,知道力量的来源。

他仰慕信陵君,羡慕秦始皇,却甘心做个亭长,只是时机未到。

虽然他尚未取得成功,但是他时刻准备着去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