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我的团长我的团》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抗战剧,你怎么看?为什么有人觉得现在拍不出来那么好的电视剧?

一天一天161605249


孟烦了——我百分之八十的影子

这是我十几天前写的。

可能男的都喜欢战争,渴望亲身经历战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我也不例外,我喜欢战争电影,喜欢战争诗词,也喜欢战争游戏。曾经也写了很多文章关于兵器的文章,投新浪网的战争平台,网易的战争平台,还有铁血军事的战争平台,这些平台不管写的多烂都能发表。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就中断了,上天登录我在新浪、网易几个平台,密码都忘记了!!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我看过的第二部国产战争电视剧,第一步就是《亮剑》。《亮剑》是一部神剧,为什么这样说?看过的人都知道,而《我的团长我的团》在豆瓣一直高居9点2分,它不是一部神剧,它描写了一群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在这里我不想说高高在上的整天像打了鸡血把岳爷爷当偶像的虞啸卿,不说由一个鸦片团团长最后带领大家夺取胜利而为了部下自杀的我的团长龙文章。也不说那个东北佬迷龙、湖南佬不辣、广东老蛇屁股、四川娃豆饼、上海佬阿译………。我只想说说这位孟烦了,自称烦了小太爷,人称烦啦!字癫三号倒四,一个北平人,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因为从他身上可以找到80%自己的影子。


张译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名演员,虽然事后采访,他说孟烦了这个角色,他也很讨厌,但是我却很喜欢他。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缺点,烦啦就是我的一面镜子!!

《我团长我的团》是我看过的唯一的五遍以上电视剧,此前看过五遍以上的只有电影《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和《当幸福来敲门》,《我的团长我的团》,我为什么看这么多遍?自然有他过人之处,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个该死的烦了,孟瘸子,孟烦了,烦了小太爷!!



刚开场的时候。我的假团长龙文章这个已经34岁的虚衔中尉,带着满腔济世光复之志和领兵打仗的梦想,当然还有他的天赋异秉和军事天才,从失败中学会了打仗,从死人身上读懂了活人。他用遍了三十六计,施展出七十二变的本事,连蒙带哄,无所不用其极,不仅从英国人那里骗来了枪支弹药,还用“胜利”和“回家”画饼充饥,骗得一帮炮灰对他言听计从,骗得没有踏过太多战场的新兵成为他的死忠,奇迹般将搜罗到的近千名散兵游勇、残兵败将从缅甸带回了中国。唯有烦了,因为踏过太多战场,九死一生,又天生马蜂窝一样多的心眼,所以对于死啦死啦“那我们当劈柴烧”、“骗我们有了不该有的希望”、“到死都还在想胜利、想胜利”、“从妄想中灰飞烟灭死得连根毛都没有”的英雄主义,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齿。而且他精通英文,成为了团座的翻译官,从英国人的责难中,他证实了自己原本怀疑的团长,的确是个假货,冒牌团长。



而身世坎坷、颠沛流离的死啦死啦,却洞悉烦了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死穴,正如反攻南天门之前他对烦了所说:越是你不在乎的东西,其实你的心里越在乎;我是有毛病,我的毛病大了去了,但我跟你不一样,我是一身的毛病,身体的身,而你是一生的毛病,生命的生;我有毛病我可以改,你的毛病改完一个又出来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孟烦了你到底还有完没完?有着这样一个精似鬼、明如镜的长官罩着,烦了再怎么没完没了地和死啦死啦死磕,想要求得自由,远离这个危险分子,但他总跟孙猴子逃不过如来佛手掌一样,被死啦死啦这个团长紧紧拽住并越吸越近。



也正是这个自封的假团长,带着他搜罗来的散兵游勇,不但从日军的围追堵截中成功脱逃,而且攻坚设伏连连得手,让这些从未尝过胜利滋味的兄弟们,在小小的胜利中一点点找回了失落已久的信心和信念。过南天门时,他用最简单的方式收拾了千人大溃散,并让散兵们保持队形,让他们感受到人在队伍中的那份尊严。在被日军追到怒江边上时,惊恐的中国士兵们再次溃散、争渡,龙文章再显英雄本色,用他破釜沉舟、中流击楫的勇气,击断渡索,截断退路,用他的枪托、子弹、喝斥和耳光,还有他冲锋时的身先士卒和疯狂呐喊,硬是将一群待宰的绵羊,变成了呲牙咧嘴凶猛的恶犬,士兵们早已退化了的野性和兽性终于重新勃发出来,一头将占据优势地形的一百多号日军撞下了南天门。转瞬之间,烦了、迷龙、不辣、阿译、丧门星、豆饼、兽医、康丫,全从老鼠变成了老虎,对比此前他们在英军机场被4名日军围着打时那种失魂落魄、惊恐万状,谁能说死啦死啦带他们回国的历程不是一个招魂的过程呢?他们是找回了中国军人的魂啊!



拿破仑说过,一头狮子率领的绵羊队伍,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狮子队伍。死啦死啦就是这只率领绵羊群打败狮子群的雄狮,他具有虞啸卿所言“逆水行舟的勇气”,可真是个人物啊!后来在日军进攻禅达,前线误传虞啸卿已死,主力团狂奔溃逃的生死关头,又是他挺身而出,对着满街逃兵狂叫:“一个就能卷走十个,十个就能卷走一百个,难怪日本人会指着你们的尸体喊——看那,这是沙子堆起来的军队!”而这一次,他的川军团没有一人溃逃,反而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堵住了那股奔逃的逆流。龙文章是整个虞师中大叫反攻的第一人,他,不就是川军团的魂吗?



烦啦一身书生气,具有中国文人的懦弱和善良,可他也是个爱国的爷们,他要往上冲,他山呼着新兵冲,老兵的命金贵。第一个冲上去的是壮士,第二是烈士,经他手山呼冲上去送命的已经不计其数。


   他是个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很多事他能看透,但他却怀疑,犹豫。他明明是个很优秀的人才,却一副半死不活吊儿郎当的痞子样。他自认为看尽世态炎凉,看透生死,却看不透他自己。  

   他耍贫、损人不倦、玩世不恭,似乎对一切都满不在乎,其实掩饰的是他过于敏感,过于在乎的一颗心。这一点兽医很清楚,死啦死啦也很清楚,并且为此痛心疾首,恨不能一拳把烦啦给砸醒。去西岸救烦啦他爹,他故意不带烦啦,让他说清楚自己,目的就是逼他找到自己的“魂”。一夜的反醒,烦啦道出了深藏在心底的悔疚和耻辱:装死尸逃命、偷小醉的钱、对小醉不纯洁的想法,他常常愤怒,因为自己二十五岁了还是一个烂人。原来,他也很烦自己这个样子,他有深深地自卑感。死啦死啦却对他的自我批评不满意,要他继续挖根。情急之下,“家父”两个字冲口而出。眼看有戏了,却又拐了弯,说起家父的生平际遇。鬼精的死啦死啦怎么肯信他胡扯,于是吞吞吐吐地,我们终于听到了影响烦啦一生的永动机八音盒的故事。

  我相信他是真的喜欢小醉的: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很多次,今天却想起来我原来才二十四岁。等在小醉家的门外,我发现我还活着,痛苦而甜蜜,头发根子都在战栗,一个初恋的傻瓜。  



   小醉就是烦啦想要而不敢要的那片美好。看他跟小醉的故事,真替他发急。他羡慕迷龙一家子的温暖,他渴望有个家,有人在家里守候他。当他听到小醉说“你回来啦”时是多么的触动,原来他也有个地方可以回来。面对这份触手可得的爱情,他却怕,怕自己动机不纯,怕得不到,怕失去,犹犹豫豫就是没有勇气往前迈一步。直到他逃跑被抓,在法场上,小醉不顾一切地来看他,他终于喊出了心里话:“我是你爷儿们!我们也要弄一张迷龙家那样的大床,一个大房子……”他大约真的以为他要死了,他才能把他平时没有勇气说的话大声喊出来。大床,大房子,和和美美的过日子,这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给小醉许下的诺言。他勇敢地把小醉拉到老爷子面前,顶撞说你得接受她,因为她是你儿媳妇。正当我为此叫好时,转眼他却对小醉说他养不了她。当小醉再一次把牌子挂到门上的时候,我恨不能把烦啦从电视里拽出来给他两巴掌。这个傻子,连迷龙都能养得了老婆孩子,你怎么就能这么轻易地放弃?这么轻松地说出不负责任的话?这对小醉是多大的伤害?最终,他还是亲手把张立宪推进了小醉的房里。因为,他自惭形秽。他觉得,小醉跟着张立宪能过得更好。他认为他很伟大。而我却要仰天长叹,兽医,你还是没有把烦啦治好。这个烦啦,仍然是不能担当的烦啦。

   康师傅让张立宪光荣就义了。关于小醉和烦啦就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从心底里我期待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烦啦,从南天门回来,你就真的确认你不再放弃,能担当起一个爷们该担当的责任吗?

  烦啦其实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他热爱生活,渴望温暖。他的心里装着一片明镜高远的天空。他逗雷宝儿叫爸爸,给小醉扎稻草人,把土撒在兽医烟锅里……甚至他被父亲罚跪在大门口,你都能体味到他内心的快乐,因为他又有家了。他有点散漫,可他不乏热血。他逮谁损谁,可他心地善良,重情重义。他总是不停地在烦啊烦,可我们谁不在烦呢?


今天吃饭的时候我和儿子说:“明天早些起来看升旗仪式和阅兵式。”

“几点?”

“升旗仪式七点开始。”

“这么早啊,我还想明天多睡会!”

“早点是值得的,下次在看阅兵式你就是大学生了。十年才有一次的!”

“爸,你看过几次了?”

“两次!”

“连明天是不是就是三次了?”

“是的………”说着,我心里无比失落,已过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的我!

虽然像孟烦了,但不能活的像孟烦了!

烦啦!我爱你但不敬你!!!!


吃你个大西瓜


之前也写点文章,但不在头条混。几个月前下了软件,第一次打开就看到《团长》的剪辑视频,这一点开不要紧,此后几天,推荐栏里几乎全是该剧的精彩短视频。

最后一遍《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是这么看的。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否是最好的抗日题材战争剧,我说不清,但就是喜欢,因为喜欢,所以会提高在心目中的位置,于是,一听到人们议论所谓的神剧,便总是凭着惯性,拿《团长》来做比较。这大概也是该剧人气如此之高的显著标志之一。

不过,这标志显然不怎么有说服力,因为二者的差距有点大,所以,你要力挺推崇该剧,还是要从观剧的体验出发,另外找找喜欢它的理由。



先提一个问题:川军团的那些兄弟们,有哪一个人物是你不喜欢的?

没有。对吧。

那么,为什么会喜欢这些川军团的人和兄弟?而且没有一个是你讨厌的,也找不到讨厌的理由,为什么?

第一,他们都是像你一样的普通人,而且混的比你还惨。

龙文章、孟烦了、迷龙、郝兽医、不辣、阿译、豆饼、要麻都算上,每个人都因为战争的苦难和身体的伤病而过着绝望的日子,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不饿死不病死成为他们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标。就连那两个“国际友人”麦师傅和全民协助,也一样是被发配来的倒霉蛋儿。

很值得同情,对吧。

有了同情的心理作用,卑微的小人物每前进一步,每一次胜利,每一次扭转命运的安排,都会让你因欣喜而大呼过瘾。通俗一点说,这个就是戳你的兴奋点;



第二,他们都像你一样麻烦缠身。

龙文章只是一个尉官,却一心想过团长的瘾,结果就自封了一个,于是提心吊胆,怕被长官知道。好容易如愿以偿,又要时时担心,自己和兄弟们被派去当炮灰。明明已经有了攻破南天门的办法,但却不能讲也不能说,因为一说出来就会有去无回。

孟凡了曾经是个愤青,上街游行喊口号,一旦上了战场,面对大片的友军死尸,他才明白自己曾坚信的理想,在严酷的现实中是多么无力。打了五年仗,输了二三十场。极端的环境,迫使他从书香门第天之骄子,变成纠结不已、混吃等死的落寞兵痞。

他们伤痕累累,又麻烦缠身,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这样的人你大概见过不少,开心的时候不多,难受就没停过。

所以,角色很容易代入,让你跟着剧情,随着他们一起沉浮和挣扎;




第三、虽然他们是一群卑微的人,有人甚至称他们为渣渣,但他们却能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来,且摒弃前仇、恩怨、偏见、狭隘而团结一致组成一支小队伍,在现实的困境中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决死的战场中。

有一句诗,叫做“位卑未敢忘忧国”,说的就是他们,对吧。

其实,一部好的电视剧评价起来很简单,就是喜欢剧中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喜欢故事中的他们,在一次次麻烦缠身、生死考验的时候,所显示出的人性的光辉。

《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是这样一部好剧。它跟我们惯常看到的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不一样,因为是一群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军官,没有太多的作战会议,也没有指挥若定的运筹帷幄,就只是一些战争中微不足道的参与者,来讲述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像他们一样的士兵的真实经历。

要让我说,这部剧集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就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一段令中国人无法忘怀的记忆。因为,这样的记忆通常都不会写在概括性的史书中。

不过,这样的记录是否真实、可信,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含糊,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虽然,该剧的编剧也曾在禅达那个地方一呆就是半年,而且,象《一寸山河一寸血》这样的描写对日正面战场的书籍,多少有些旁证,但还是有人质疑该剧的真实性。下面就引述一段——

该剧其实是一次失败尝试,真正的历史是无论从当时所处阶段人们的抗日态度,还是当时国民政府派出远征军的目的和动机,或者从远征作战战绩上看,入缅远征军战士的素质都是相当高的,而该剧却是自私散乱、毫无责任、只为逃生、被动作战的一群人,歪曲了历史的真实性,且该剧还随意编造了中国士兵真正的形象个性。

我得说,这样的评论有点不知所谓,而且令人无法认同。


电影私享


因为伤了腿,在屋里困顿不得自由,闲极无聊又翻出《我的团长我的团》观看了一遍。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这部剧了,只是每次只有要片头曲一开始,情绪就像流沙慢慢将人拉进漩涡,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满脑子就是禅达、南天门、死啦死啦、烦了、迷龙、不辣,魂魄飞跃千山万水落在了西南边陲,跟着那些百死余生的渣子们,再挣扎一回,再雄起一回,终于榨干自己身上仅剩的骨气和不甘,如柴禾一般烧成了灰烬如风而散。于是我也就顿悟了,原来我的人生也如剧中的那些渣子们一般。



曾几何时,我也曾雄心万丈,想着上阵杀敌报效国家。在我的想象中,我是孤胆英雄,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那一个人物,谁曾想上得阵去,还没等热血沸腾,便被一茬又一茬败退的溃兵裹挟着一溃千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次一次鼓足勇气希望单枪匹马在溃军中杀一个漂亮的回马枪,让身后如附骨之蛆般的命运低头。可惜,哪怕是万年不变的步兵冲,炮兵轰,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的死板战术,也能让我等一次次败的一塌糊涂。于是,我的心也渐渐冷了,得过且过苟且偷生不再是堕落,我美其名曰:“战略性后撤”。可惜,这一撤就没了个头,我美好的千山万水啊,我总把你扔在身后,最后连回头看你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了,就连我瘸了的腿上也只剩下“活着”两个字。 

还谈什么理想!活着吧,活着,如蝼蚁一般的活着。我理解孟烦了的玩世不恭,理解迷龙的狂躁,也理解不辣和要麻还有蛇屁股们的无赖无聊和无所事事,他们都在极力掩饰自己那条瘸了腿。 不知是不幸还是幸运,一锅猪肉炖粉条喂出来的兄弟们,遇上了那个叫龙文章的妖孽。缝缝补补拉拉扯扯,死灰里有了星光,加一点引火物加一点柴禾,火还真就烧了起来,到最后竟能照耀一方。命运到了这里是畅意的,多年败北积攒的阴霾雪融冰消,哪怕前路坎坷,有了方向就有了希望。 



我多希望命运不再玩弄他们,在他们终于千辛万苦回到禅达,而鬼子也被隔断在了怒江的另一畔。可是不行啊,如果不撵着命运走,终将会被命运撵着走,不管是因为责任还是不甘,人都得逼着自己走下一步,哪怕是知道虞啸卿是银样蜡枪头不可靠,哪怕是知道唐基是个笑面虎喜欢背后阴人,机会来了明知道有一半是陷阱,有一半临着深渊,该走还是得走。树堡一战,本可以打成温酒斩华雄,结果却是败走麦城。命运给了曙光半路又收了回去,人心四散再难重聚。

我以前一直耿耿于怀《亮剑》只拍了上半部下半部却不拍了,可是到了《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里,我却对导演没有了丝毫的埋怨,哪怕剧集的结尾是那么仓促那么生硬。看过书本的人大概都不会埋怨导演的虎头蛇尾。 我那一锅猪肉炖粉条的兄弟们啊,一路走好!



克虏伯随着死啦死啦自杀了,孟烦了带走狗肉,阿译举枪自杀,我希望有一天当我的骨气和不甘的火苗熄灭时,我能像只剩一条腿的不辣,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刻扔掉枪,带着战场上捡回来的日本人,一蹦一蹦的蹦回老家,从此不问世事,与我曾经不共戴天的敌人相依为命。


无耻之徒31


其实这个是不是有人认为,而是只要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会这么说。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给大家说说吧。

《我的团长我的团》咱们先来看看演员表。

段奕宏 饰 龙文章简介 绰号:死啦死啦,川军团团长

孟烦了简介 绰号:烦啦,自称小太爷,北平兵,川军团副官、传令官

张国强 饰 张迷龙简介 绰号:迷龙,东北兵,川军团轻机枪手

邢佳栋 饰 虞啸卿简介 湖南人,师长

李晨 饰 张立宪简介 四川兵,特务营营长
王大治 饰 邓宝简介 绰号:不辣,湖南兵
罗京民 饰 郝西川简介 绰号:兽医,陕西人,川军团军医
高峰 饰 康火镰简介 绰号:康丫,山西兵
王迅 饰 李四福简介 绰号:要麻,四川兵
范雷 饰 马大志简介 绰号:蛇屁股,广东兵,川军团战士
    王东栋 饰 董刀简介 绰号:丧门星,云南兵,川军团战士
    刘天佐 饰 时小毛简介 绰号:克虏伯,川军团炮兵
      王往 饰 林译简介 绰号:阿译,上海军官,川军团副团长、督导
      谢孟伟 饰 谷小麦简介 绰号:豆饼,河北兵,川军团战士

        赵志君 饰 唐基简介 保定人,副师长
        左腾云 饰 余治简介 唐山兵,战车连连长
          王大奇 饰 何书光简介 警卫连连长
          袁菲 饰 陈小醉简介 四川妹,禅达土娼
            刘威葳 饰 上官戒慈简介 南洋华侨,迷龙的妻子

            大家看看这个阵容吧,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大家都知道,没有明确的领衔主演,也没有明确的女主演,在男演员这块,不管是龙文章,还是孟烦了,还是米龙甚至是郝兽医都能算上是主演。所以这部剧中所有的演员待遇上基本上没差多少。

            大家算一笔帐,按照现在演员的电视剧片酬来算一下,看看这些演员整部剧拍下来需要多少钱,咱们比例也不过多算,就按照王千源的标准走吧,一部剧6000万,那这里边如果再请这些演员来演,起码,段奕宏,张译,李晨,能值这个价吧,其余的张国强 ,邢佳栋也不能太少吧,就连豆饼最起码也得五百万才能请的动了吧。这么算一下的话,怕是光演员造价就得四五个亿吧。这成本是否太高了。

            到这里肯定会有朋友问,再拍团长的时候,他们都还不火,都是普通的演员呢,如果再拍别的剧的话同样也能再请一些不怎么火的演员呀,这造价不久没那么高了吧。

            听到这话我就直接就呸回去我。

            大家看看别说是不火的演员了,就算现在火的这些小鲜肉,来试问一下,有哪个是有演技的,有哪个能接受拍摄团长那种苦的。你要知道,拍团长的时候真的死过人,而且不是一个。我想问问现在的演员有几个敢去拍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剧组不给高片酬,谁来???

            再来说说拍摄团长时候演员所经历的拍摄环境吧。

            大家可知道当时的团长拍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吗?知道当时的演员是如何的不容易吗?

            在拍摄团长的时候,张译的那身破衣服不是剧组做的道具,而是真的衣服在地上生磨出来的,还有张译和不辣的头发,那是真的半个月不洗你弄出来的,还有大家在土堆里打滚的时候,那不是特效,那是真的在土堆里滚,在龙文章请大家杀虫的时候,谁都没用替身,大家真的就那么进了装满机油的汽油桶。

            大家为了演的更像没饭吃,没水喝,大家真的不去喝水,愣是把自己嘴唇渴到爆皮,脸上怎么弄都不像怎么办,大家互相抓土往对方的脸上涂。

            大家记没记得,有一段龙文章在祭旗破吃土的镜头,那个时候的段奕宏是真的吃了一大把土。

            还有在拍摄的现场大家为了能够逼真一点,真的演员们都是尽量不去洗澡,实在扛不住了才去简单的洗漱一下。

            别的也不多说了,就说以上的这些内容,试问一下现在的演员有几个能做到的,之前我记得报过拍摄某个电影的时候,剧组为了拍摄妆容逼真一点,给某演员的脸上有草叶涂了点色,后来这个演员知道了直接罢演了,看到这些报道我的天哪,这要是跟团长比比,他们不得死呀。

            所以说,如果中国的演员,一直都往偶像派发展的话,那么是不可能有人再拍出这么经典的作品得了,再牛逼的导演也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剧本故事的真实性。

            团长这部作品讲述的不是中国抗日神剧的故事,也不是像有些作品讲的是宏观的中国抗日,团长讲的是中国真实的抗日记录,团长只讲了一个小小的南天门之战的故事。

            团长用中国抗日期间,小规模的一个场面影射了全国抗日的实况。大家看看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队,真的有某些神剧那么神吗?大家看看龙文章的整个川军团,怕是只有四个认字得吧,死啦死啦,孟烦了,郝兽医和阿译。除了这四个人其他人不是种地的,就是地痞流氓。像迷龙这时地道的流氓,蛇屁股和不辣这是地道的农民。其他人更加的不像样,他们当兵可能只是混口饭吃。

            还有一个军团呀,正规团怎么着也得有1500人吧,可是再看看团长,不管龙文章多么努力他的炮灰团最后也就才两百人。这还不能算一个满编营的编制。

            而那个时候,整个中国上上下下有几个人是真的打起心来抗日的,大家都是明哲保身,打仗只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哪来的什么家国大义。是个日本兵没准能撵着一个营的人跑,那时的中国哪来那么多得把武器,一个军团一直就只有一把轻机枪。大炮只有一门。打起仗来可能用的最多的是大刀片子。

            一个军团甚至一直就只有一个兽医给大家看病。死个人啥的没比睡一觉难多少。


            综上所述,大家看完我说的,应该知道为啥可能再也拍不出团长这样的作品了吧。不是不想拍,而是真的拍不出。




    平凡的帝企鹅


    又害我半夜三更不睡觉刷团长,

    看你们的评论,这也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享受,来聊几句吧:

    记得2009年刚刚开播各大卫视都放,大概放到第10几集的时候撤档不播了,后来网上去网吧通宵达旦的去看,整整十年了,心里由当年的追剧,想成为团长那样的人,到现如今中年油腻大叔慢慢活成唐副师座,现在看来每个人到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找到和团长里面相对应的人物,形形色色,十万青年十万兵。。。

    拿着燃烧瓶,手榴弹,大刀去砍坦克,

    整个连队就剩下一个中蔚副连长烦啦,

    处处想占便宜的山西康丫,

    陕西医活不了人的郝西川,

    东四省北痞子迷龙,

    东北李乌拉李连胜

    上海二百五少校阿译,

    四川巴山猴子要嘛,

    湖南爱唱戏的刘海哥不辣,

    浙江想打炮的克虏伯,

    河北兵豆饼,

    羊蛋坭蛋满汉,

    广东马大志蛇皮股,

    云南董刀🔪,

    河南崔勇,

    北平小书虫,

    被洗脑的精锐们,张立宪,何烧光,李冰

    还有那个要死不死,贱兮兮,让人最难忘怀的死啦死啦,我的团长龙文章,

    70多年前由这些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先烈们为了自己能在战乱中活下去,为了想打一个胜仗,想胜利,

    为了这个国家不被亡国灭种的先烈们,共赴国难,这就是团长要表达的意思,虽然描写是草根英雄,其实也是当时我们这个国家的抗战的缩影,,,,

    还记得那些个经典台词:

    中国鬼死于听天由命,漫不经心,

    琐事养我们,也能要我们的命,

    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爱安逸

    没人想做别人的筹码,没人想做,可总得有人牺牲吧,说我们是军人,我们没脸,我们没脸承认,我没脸,我没脸承认我们是军人,我们不过是想挣扎出一个人形,人形明白吗?

    真心感谢兰晓龙,康洪雷


    碌碌者


    说实话我没想到我简单的回答居然能被大家关注到,也没想到几天过去了,还有人有回复。那我再接着多说几句吧。

    我连续剧看得很少,因为没时间。不过最近因为最近上下班坐车时间比较长,又听说我的团长拍的很好,所以找出来看完了。

    说句实在话,龙团长带着一帮残兵败将杀回禅达这一部分我觉得还是很精彩的。其他还有不少章节也看得我热血沸腾。

    但最后的南天门战役真的令我非常失望。在沙盘推演的时候,龙文章明明有方法,只是是一条必死的方法可以拿下南天门,他矛盾的心理我也大概能理解。虽然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以胜利为天职来衡量,龙文章可能这时表现就有些犹豫了。

    但孟烦了,一个副官,猜到龙文章的意图。第一个念头不是兴奋,不是那种看到胜利可能的激动,而是想到他的团长要带着他们去打一场赴死的战斗,而要求龙文章不要将方案讲给虞啸卿,这时我就不喜欢孟烦了了。这TM压根就不是个军人,不是一个下属。

    可能,这段情节有深意,但抱歉,我看一遍没有看出来。而且那时对孟烦了就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评论里很多人说,这部电视剧让我们懂的了战争的残酷,蝼蚁们的卑微。但我想说,一部电视剧,特别是一部抗日的电视剧,立场一定要伟光正。如果战争再次来临,你们是选择保全自己,保全自己的弟兄;还是会像亮剑独立团骑兵连孙连长,虽万千人吾往矣,喊着“骑兵连,进攻”冲向对手?

    电视剧或电影真实,很好;描写小人物,也很好,比如hello树先生。但是,涉及到国家生死,民族大义的题材,我们还要表现我们的懦弱畏死,还要歌颂我们的麻木不仁吗?

    我知道,接下来肯定又会有人说我,才看一遍团长的人,没资格评论。那么我想说,每年那么多电影,那么多影评,有多少是反复看过十遍八遍之后才去写影评的。难道我没用过10个手机,只用过一个手机,就不能对我手中的手机进行评价了。

    *****************分割线*****************

    前段时间刚刚看完我的团长,被很多人奉为神剧的一部电视剧。到说句实话,我后面是坚持着看完的。

    首先我觉得这部电视剧价值观就有问题,川军团作战的勇气居然是来自兄弟情义,而不是家国情怀,以主人公孟烦了为典型。真正的军人,应该像张立宪,而不是孟烦了,这样我们的国家,军队才有希望。

    其次剧情也是硬伤。最后的南天门作战的原型是松山战役。大家可以看看真实的战损比,在各种优势火力的支援下,还是打了个7:1的伤亡比出来。可剧情里,龙文章带了200敢死队就把竹内连山的老巢给端了,而且坚持了4个月还是40天。这种剧情,不是跟其他抗日神剧一个思路吗?

    所以,我并不觉得我的团长是一部好的电视剧。这个从与亮剑在电视收视率上也可以初见端倪。



    若木10169


    那时候,不论八路军,国名党军嫡系,地方系,民兵组织大部分有过抗日经历。远征的川军,哪怕只是为了生存,或者为了逃回国内,但是他们的的确确是在打鬼子,打侵略者。难道错了?不该打鬼子?只有身处战争或战争边缘的人,才能体会和思考这些问题。产生这些本性。很真实,很客观的剧。值得一看。我作为西藏边防兵经历过一级战备,在战壕蹲过连续一周。我拥护党和祖国,但是对历史的态度,我党告诉我们,不是用来摇旗呐喊,歌颂完美的,是用来警示后人的。这部剧体现了大部分该体现的东西,贫穷,落后,教育,军事,气节,血性,本性等等



    跨境电商杭州中医


    这个电视剧我看过,剧情就是一堆散兵游勇被召集起来用飞机投到缅甸打日本人,落地后一直被日本人追杀,想活命就一直往中国边境逃,最后在边境和日本人死战几千人就活了几个个逃回国。接着就是对逃回来那些人的调查和对假团长的审判。再后来假团长变真团长带一团川军团守防线。再后来就是进攻防线日本人的防线南天门,最后一个团在南天门上攻下日本人要塞在无援兵又被日本人包围,坚守N天后最后终于等得援军,活下来几个人的故事。我觉得该电视剧反应人物和场景比较现实。确实是不耐看的片子。因为人物剧情比较复杂,不认真看确实难以理解他们在干什么,特别是团长和师长以策略模拟攻打南山门之战,不细看还真会搞糊涂,几场纸上对局就安排了几场实战模拟,有性趣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电视剧。


    大内镐手


    个人感觉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截止目前国产战争剧最真实一部 ,其次是 亮剑。

    一 . 这部剧里每个角色刻画非常鲜明 每个演员都是主角(导演真的很会选人)哪怕有一个流量小鲜肉在里面 都会打折扣的。

    二 . 剧中演员的 台词 服装 枪支道具 都是那么逼真(再看看哪些抗日神剧什么 大背头 加特林 哈雷摩托 什么玩意 简直是侮辱智商啊) 导演把剧中拍摄的细节把控非常到位 。

    三 . 剧中所拍摄内容 是历史真正发生过的事情 (松山战役,原型。)

    以下四个角色是我映像最深刻的。

    四 . 团长(龙文章) 具有很牛逼号召能力的领导 硬生生的把一群失了魂的散兵 残兵 练成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炮灰”,还有就是他是“炮灰团”里所有成员的偶像(这应该就是人格魅力吧)

    孟烦了(烦了) 书香门第 ,虽说是团长的传令兵 但也是团长最喜欢 最亲近的兵,具有超强战事分析能力 相当于半个军师,别忘了他还是个枪法最好的(不信请细细品剧中细节部门)

    林译.上海人(阿译长官) 这个角色扮演真的很牛逼 扮演者既要演出上海男人感觉 (白白静静,发型的重要性)还要演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 (军官训练团) 与炮灰成员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 还有他的偶像也是团长 他想活成团长那样的人。

    唐基(唐副师座) 这个角色告诉我们 职场上要有大局观 要懂得布局 ,剧中把政客一面展现淋淋尽致,剧中的演出让人恨的牙痒痒 (说明演技牛逼啊)可细细一想 他是对的,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唐基 你会该如何布局 未来的 走势呢?

    个人感觉截止目前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部战争题材剧情能够相比的,在未来10内不会被超越,原因很简单 国内导演大部分导演眼里看重的都是流量演员(小鲜肉)为了所谓收视率 ,像康导.管导(管虎)这样尊重历史 了解历史 敢于扛着压力把最真实的历史通过镜头展现世人少一又少了,在这里感谢康导 感谢剧中所有演员,同时致敬 抗日战死的英雄们。





    咸鱼LF


    《我的团长我的团》优点很多,在我看来,之所以它好过百分之九十的抗战剧,优点在于三点。

    一,角度好。

    绝大多数抗战剧都打着抗战的幌子讲爱情。要么就是长官角度,历史时空高度来看战争,离老百姓太远了。《团长》用士兵的角度,展现了士兵眼中的抗战,更贴近真实性,更有感染力。

    二,人物丰满。

    是剧就有主角配角,大多数抗战剧只塑造主角,高大上美智勇,都把敌人和反派去完成低矮搓丑差衰,这是可悲的阿Q精神。而《团长》中,每个人都有故事,不仅仅是同一件事上每个人都有故事,人和人之间也是在变化,成长,发生着事情。这样的人物更丰满,更是一个真实的人。

    三,思想性。

    抗战剧基本上都是一个明确立场,敌坏我好。实际上,国军军队内部都是良莠不齐的,《团长》将这种上级凡事都讲政治,士兵凡事都惜命的真实感反应了出来。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中层官僚被夹在上级政治和下属性命中的无奈纠结和无力感展现的很清楚,士兵虽然惜命,但为了胜利为了后人,能撇开生死去奉献,精神发自原始动力,是值得敬佩的。

    同时,它也思考了战争的悲,这些人拼命之后,和平了,活下来的他们并不是什么英雄,比普通人还普通。但是他们接受这种蜕化,甚至是落伍。虽然这一点触及了一点点,很敏感,但结尾已经很明白了,像《兄弟连》的结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