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为“天下苦秦久矣”埋下了伏笔

说道商鞅变法,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历史上的秦国在这次变法中从羸弱走向了富强。正是通过这次变法,商鞅以改革家的角色出现在人们眼中,他在改革初期为了取信于民所做的立木为信,更是写入了历史的课本。在课本中商鞅的结局是悲惨的,车裂而亡,理由是秦惠王迫于旧贵族的压力。事实上除了旧贵族外,全国人民都希望商鞅死。

商鞅变法,为“天下苦秦久矣”埋下了伏笔

先来说说商鞅这个人,他本是卫国人,故而又被称作卫鞅,因为在秦与魏国作战有功,在商获封食十五邑,所以人们习惯称他为商鞅。与我们所在熟知的改革家不同,商鞅这个人本是个人品质有很大的问题。他一开始是为魏国工作,但是在魏国一直官职不是很大,正巧的是魏国隔壁的秦国当时正在招纳贤士,当时的秦国很无奈,因为各个诸侯都以看不起秦国,于是秦孝公下诏说“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彊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商鞅就去了秦国。

商鞅变法,为“天下苦秦久矣”埋下了伏笔

他和秦孝公的相处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一帆风顺的,一开始的他遭到了冷落。他前后三次去见了秦孝公,也是君臣的先后试探,终于在第三次抛出了他的打算,行政以“霸道”,而这“霸道”正是商鞅变法的主旨。由于政见上的一致,他与秦孝公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真正的合作。

商鞅变法,为“天下苦秦久矣”埋下了伏笔

战国时期为了理想投奔他人其实无可厚非,但是商鞅却不在其中之列。他这个人不遵从礼教,更不关心人民百姓的生活水平,甚至将百姓列为他的敌人。他称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为六虱,虱无论从古至今都含有贬义,可见在他的心中只有利益才是真正的实惠。他甚至提出了”民弱则国强“的主张,将百姓视之为敌人。”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他主张极力的去压榨人民,这样才能激励人民在贫苦之下的动力,试想一下这样的人如何当得”商君“二字?

商鞅变法,为“天下苦秦久矣”埋下了伏笔

《资治通鉴》曾经记载到“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为了贯彻他自己的“霸道”,对于人民他肆意挥动着自己的屠刀。在渭水河畔,一日处决七百余犯人,渭水都因此染红。不光如此,由于他的政策,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清苦了,人们又怎能不怨恨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提出了变法,变法固然一时可取,但是由于个人的喜好,为后面秦国的动乱埋下了伏笔。再来说说商鞅变法。前文我们曾说过秦国被其他六国看不起,为什么看不起呢?因为秦国相对于其他国家非常落后。从周天子烽火戏诸侯,国家的土地所有制渐渐由国家所有变成私有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新兴的战争贵族与旧有的贵族发生矛盾,所以各个国家分别进行土地和赋税的改革,因为秦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相比于其他国家改革晚,自然各方面都落后于他国,秦孝公很着急,于是跟商鞅一起开始了“暴力”的改革。

商鞅变法,为“天下苦秦久矣”埋下了伏笔

改革自然就有阻力,秦国的老牌贵族就很不同意,甘龙、杜挚就代表着旧贵族出来反抗。但是商鞅之前准备充分,加上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开始进行了变法。变法的内容大致有五点:一是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主张连坐之法,轻罪用重法;二是废除旧世卿世禄制,运用军功激励人们;三是重农抑商,说白了就是鼓励人们主动打仗;四是焚书坑儒;五是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增加兵役和赋税的来源。

商鞅变法,为“天下苦秦久矣”埋下了伏笔

秦孝公的本意是加强王权统治,将国民经济跟上其他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商鞅变法达到了他想要的结果。民户变多了,赋税自然上来了;法律严酷了,人民就不敢闹事了;人们都开始打仗,秦国的作战能力也变强了。但是由于商鞅的个人喜好,否定了礼乐,压迫了人民,使得变法只适用于战争而不适合发展。但是接连而来的胜利滋生了统治者轻民的观念,他们全盘接受了这个观点,“收天下之兵器,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他们认为人民没有了兵器就不可能造反,而人民则是用来压迫的,不听话的杀掉就好了。但是大泽乡中“天下苦秦久矣”的起义,随着而来的动荡终于让秦灭亡。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人们歌颂的商鞅变法,而最主要的则是人们称之为“商君”的个人的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