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盛世vs“皇帝新装”:《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得与失》读后感

裸奔盛世vs“皇帝新装”:《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得与失》读后感

图一:乾隆接受外国使节朝见

引言:公元1790年,大清帝国乾隆皇帝八十大寿过后,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尹壮图的一封奏折,破坏了老皇帝依然沉浸在寿诞庆祝活动中的好心情。由此奏折引起的君臣对赌的大戏,和四十七年后(1837年)丹麦王国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乾隆中后期,皇帝越来越贪图享乐,加上以和珅为首的贪官集团贪赃枉法、巧取豪夺,以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大清帝国如同穿着虚无的"盛世新装"在裸奔,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却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浮华的盛世美梦中不肯醒来。

裸奔盛世vs“皇帝新装”:《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得与失》读后感

图二:《皇帝的新装》插图

正文:乾隆皇帝和尹壮图之间这段奇特的君臣对赌,起因源自于尹壮图于1790年上书直言"议罪银"制度不利影响的一封奏折。"议罪银"本来是处理官员轻微错误的"罚俸",后来又法外加罚改称"议罪银"。和珅当政后,变"议罪银"为一项政治发明,使"议罪银"可以不纳入国家财政而直接进入皇帝的小金库,从贪污腐败的大错到鸡毛蒜皮的小错都可以一罚了之。

尹壮图是个大老实人,做事勤恳,为人刚直,从不取巧。他在为父丧丁忧的三年期间,自京城到老家云南,往返穿越了大半个中国,一路上所见所闻,尽是官员贪污腐败、贫民遍地、财政匮乏,和官方所称的富庶繁荣景象大相径庭。忧国忧民的尹壮图思虑再三,于是有针对性的指出"议罪银"制度弊端甚大,应当废止。

乾隆皇帝虽然心中不悦,但还是故作姿态地批示说很有见地。不过废止"议罪银"制度等于自断财路,皇帝于是辩解说,要给犯错的督抚一个机会,稍微惩罚一下继续留用,况且他认为自己的英明能够把"议罪银"制度的弊端降到最低。但是皇帝又责令尹壮图不要怕得罪人,交代出一两个实在的证据,因为皇帝最讨厌只放空炮、没有具体内容和真凭实据的"巧伪之习"。

大家试想,让一位无职无权又是清水衙门的京官去抓地方官们的犯罪证据,简直是比登天还难。换作别的稍微乖巧圆滑一些的官员,据此揣测皇帝的真实意图其实是想拒谏,此时明智之举应当是及时转向,回奏说自己并无证据,建议也确实荒唐,经圣上教育已经醒悟等。这样做虽然自打耳光、丢了脸面,但却可以明哲保身。

但尹壮图确实是乾隆朝的一朵奇葩。他第一道奏折本来只想提及"议罪银"制度,并不想把事情闹大。但被皇帝这样逼迫,他情急之下把自己丁忧期间的所见所闻及真实感受全盘托出,说老百姓对时局多半不满,官员贪污花样繁多,但他作为无职无权的丁忧官员,也没有时间去调查取证。他最后说,如果皇帝不相信他的话,可以派一位信得过的满洲大臣和他一起去各地秘查,一定可以迅速取得证据。

与其说尹氏的头一道奏折只是让皇帝有些不爽,但这道复奏却像是拿冷水浇在一口滚烫的油锅里,顿时就炸开了。尹壮图的复奏在皇帝看来简直是疯狂而荒唐至极,情绪激动的皇帝很快就公开了他和尹壮图来往的文字,说他不相信大小臣工一直都欺骗他。他严厉质问尹壮图看法的真实性,必须提供确凿证据。皇帝决定,命和珅举荐的户部侍郎庆成带尹壮图前往直隶、山西、山东、江苏等省盘查仓库,核实是否亏空。皇帝要公开和尹壮图打一个赌,就是大清的官员基本是好的还是坏的,天下的仓库是满的还是亏空的。

不过,核心问题来了,皇帝和臣下玩的这个公开对赌游戏,规则却是严重不公平的。皇帝下旨:一是拒绝尹氏秘密调查,还规定尹壮图每到一处,朝廷先五百里加急通知地方官;二是在尹氏出发前,给全国官员发出通谕,先统一大家的思想,让各地官员配合共同揭露尹壮图"沽名钓誉"、污蔑朝廷和地方官员的"罪恶行径"。因此,尹壮图还未出发,这个君臣赌局事实上胜负已定。

老皇帝因为生气而对尹壮图特别刻薄,他下旨说,庆成是出公差,一切费用国家报销。尹壮图是没事找事,所以只能自费前往盘查。第一站先奔赴山西大同,前面是庆成威风气派的官轿仪仗,尹壮图则骑着匹骡子孤零零的跟在后面。可想而知,"检查"的结果毫无悬念。地方官员领着两位钦差大臣,逐一打开粮仓银库核对账目,果然丝毫不差。检查结束后,地方官领着庆成去吃喝玩乐,把尹壮图一个人晾在驿馆里写调查报告。

此时此刻,再不知趣的人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应当怎么办。老实倔强的尹壮图终于服了软、开始向皇帝忏悔自己的行为。他先是很认真地详细汇报了检查过程以及结果,然后沉痛总结,自己以道听途说的材料忽悠圣上,实在是丧心病狂、愚钝之至。他深刻认识到自己对形势的理解是错误的,山西大同一处府库充实,证明全国处处皆然。因此他恳请皇帝把自己早些送回京城治罪,早些解脱。

好戏刚开幕,或者比赛刚开始对手就投降装死,这也太不过瘾了。就像猫抓到了耗子还要好好耍弄几把、不会马上吃掉一样,邪气上升的皇帝一定要把尹壮图拉起来,逼他这只可怜的"耗子"继续陪他玩,直到把他整得心服口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于是皇帝又派尹壮图跟着庆成奔赴山东、直隶等处继续这场哭笑不得的"全国大检查"。不仅如此,皇帝还吹毛求疵从过往的奏折中挑出几个毛病,狠狠地损了尹壮图一顿。皇帝还推测尹壮图当初提出要秘查,其实是想借机向当地盐商敲诈勒索——这样连讽刺带挖苦,力图把他的名声也搞臭。

后来,尹壮图不得不在调查报告中,一次次地"如实"报告沿途见闻,热情歌颂大清王朝的富庶安定,人民的安居乐业。至于最终对尹壮图的"罪行"判决,皇帝以如海的度量法外开恩,仅仅把他从副部级降职为司局级,安排为礼部主事。不过心灰意冷的尹壮图倒也知趣,以侍奉老母为由,辞职回老家了。

裸奔盛世vs“皇帝新装”:《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得与失》读后感

图三:《姑苏繁华图》局部

纵观这场由大臣上书而引起的君臣对赌闹剧,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乾隆盛世"在其中后期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一向自负的乾隆皇帝,依旧沉浸在他治下国泰民安的美梦里,迷恋于盛世光辉中不能自拔,形成了思维定式,他抵制、打击任何有损于盛世形象的批评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乾隆晚年自己带头搞腐败,对官员们的不断打击挫辱使他们逐渐放弃了儒家的道德操守,贪腐失去了底线而且成集团化趋势。皇帝仅靠罚钱惩罚贪腐,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在这种体制下腐败就像细菌滋生一样,迅速蔓延发展,繁荣的表象下,乾隆盛世已然千疮百孔了。

和《皇帝的新装》相比,乾隆皇帝和那些谄媚、阿谀奉承的大部分臣工一样,都是生怕别人看出他们是"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宁愿相信子虚乌有的华丽"新装"。以和珅为首的贪官集团就像那两个编织华丽"新装"的骗子,他们堵塞言路、混淆视听,以瞒天过海的伎俩极力粉饰太平。而敢说真话的"小孩子"尹壮图却被当权者以诬告罪赶出了朝廷。

《皇帝的新装》故事里所有老百姓最后都看出皇帝其实没穿什么衣服,总算还原事实一个真相,但触动了皇帝利益的尹壮图结局却令人叹息。由胜而骄,由劳而逸,人性的规律决定了仅依靠君主至高无上的皇权"乾纲独揽"而支撑的盛世大厦,在诸多腐败蛀虫的腐蚀下,在人民只有苟活权、没有话语权和发展权的专制制度下,不久以后就会盛极而衰,直到最后轰然倒塌。

裸奔盛世vs“皇帝新装”:《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得与失》读后感

图四:山水画 刘墉(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