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教育的失误,让你变成了孩子的仇人!所以,请这样教育孩子!

做引导型或教练型父母,这是一种更为现代的育子方式。引导型父母不会试图控制孩子,而会在日常生活中直接面对孩子以及孩子制造的问题,进而重新控制局面。这就意味着要给孩子设定一定的限度。引导型父母不仅会允许孩子“在一定限度内进行选择”,而且会有意训练孩子进行这种有限度的选择。

引导型父母会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努力保持亲子之间互相尊重的氛围。当然,引导型父母并非完美的父母,他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和试验。换句话说,他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学习如何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你教育的失误,让你变成了孩子的仇人!所以,请这样教育孩子!

根据我们的丰富经验,如果父母情愿改变自己,那么孩子也会迅速做出相应的改变。中国儿童绝大多数都非常聪明,而聪明的孩子对父母几乎了如指掌。父母能够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引导型”教育环境下,孩子既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接受。这时候,孩子就会感到自己似乎得到了真爱。

大人对孩子表达的爱和孩子从大人那里接受到的爱并不是一回事,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将两者区分开来。如果孩子感到父母不理解、不尊重“现在的”自己,他就无法恰当地接受父母的爱。今天的孩子非常聪明,他们一下子就能区分清楚:父母究竟是爱“现在的我”

呢,还是爱他们心中所希望的那个“将来的我”。如果父母表达的是后一种爱,孩子就会拒绝,因为这种爱没有温情,没有实际内容。

你教育的失误,让你变成了孩子的仇人!所以,请这样教育孩子!

这种爱仅仅由一些空话构成,而这些话又非常让人伤心。这些话包含着父母的命令和很高的期望,传达着这样的信息——不论有没有明言——“孩子,我爱你,但我希望你…”然而,今天的孩子可没这么好糊弄,他们不会轻信父母的这种态度。

做父母的如能专心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一个劲地想着改变孩子的行为,他们肯定就能赢得孩子的合作。

为什么引导型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更容易成功呢?

主要原因是引导型父母会——

允许孩子参与决策,因而更容易贏得孩子的合作;

允许孩子在一定限度内进行选择,并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在指引孩子的同时着力促进亲子之间的互敬。

你教育的失误,让你变成了孩子的仇人!所以,请这样教育孩子!

我们对孩子说话的方式表明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程度。大多数时候,大人——尤其是父母和老师——并没有“陪伴”孩子,而只是“告诉”孩子要干什么。对大多数成人而言,与人说话在大多数时候无异于下命令。然而,孩子需要的不是命令,而是尊重。

尊重必须是相互的,因为只有互敬才能治愈教育关系中教育者和受教者所受的伤痛。

引导型父母会像跟好朋友说话一样对孩子说话。一个成人跟朋友说话时,声音语调之中饱含着关注和移情,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都洋溢着热情。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交流,这种方式还有利于治愈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创伤。孩子一旦感到父母或老师尊重自己、在乎自己,他们就会反过来向父母或老师表达尊重和热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