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的名将,就因为不懂和皇上的相处之道,最后含冤而死!

  • 西汉,可以说是中国的国力相对比较强胜的时期。在西汉也着许多著名的将领,而其中的佼佼者到现在还广为流传,例如西汉开国名将韩信,驱赶匈奴的霍去病,卫青。还有被世人成为飞将军的李广。而西汉时期其实还有一位让大家所忽略的一位名将,那就是周亚夫将军
西汉时期的名将,就因为不懂和皇上的相处之道,最后含冤而死!

周亚夫

  • 可能大家对于周亚夫本人了解的都很少,他没有像卫青,霍去病和李广那样被世人广为流传,但是周亚夫将军的功绩,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差,周亚夫是一个不容别人侮辱的将军,在被人冤枉入狱的时候,他宁愿饿死,也不愿受人侮辱,最后用节食的方法自尽。周亚夫做过两件让世人为之称赞的事件,第一件就是细柳阅兵事件。
西汉时期的名将,就因为不懂和皇上的相处之道,最后含冤而死!

周亚夫

  • 周亚夫的爵位是世袭自己的父亲的,周亚夫的父亲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其实最早是他哥哥承袭了他父亲的爵位,但是因为他的哥哥因为杀人被褫夺了爵位,但是汉文帝还不想让周家没有了爵位,所以就让周亚夫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汉文帝二十二年,匈奴进犯西汉的北部区域,汉文帝就命令周亚夫去镇守西柳(现辽宁境内),因为匈奴来势汹汹,汉文帝为了鼓舞将士们的军心,就临时决定去前线亲自慰问,并不准提前通报。所以当汉文帝到达其他将军驻守的营地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汉文帝要来,所以都很慌张。连忙没用通报就把汉文帝迎了进去,走的时候驻地的将领和士兵都送汉文帝好远才回。文帝又来到细柳军营,情况就大不一样:军官和士兵都披着健甲手里拿着擦得雪亮的刀枪,剑拔弩张,戒备森严。
西汉时期的名将,就因为不懂和皇上的相处之道,最后含冤而死!

  • 文帝的先行官吏来到营门,被门卫拦住。先行官吏说:“皇上就要到了!”守卫营门的都尉却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皇上的命令。”文帝的车驾到达,也照样被挡住不能进去。于是,文帝派使者拿了符节凭证进营去向将军周亚夫传诏令,这时周亚夫才下令打开营门,放行车驾。进门的时候,守卫营门的军官郑重地对文帝的随从说:“将军有今.军营之内车马不许奔驰。”文帝听了,只好吩附侍从放松缰绳,缓缓的进来了,文帝来到中军营帐,只见将军周亚夫全副戎装,手执兵器,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他见了文帝,只拱手说:“或装在身,例不下拜,请允许我只用军礼来朝见皇上。”文帝大为震动,严肃的答礼。
西汉时期的名将,就因为不懂和皇上的相处之道,最后含冤而死!

  • 文帝慰劳之后,出了细柳营,赞叹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之前都跟儿戏一般!"后来文帝在重病弥留之际对后来的景帝说:“周亚夫是个可信的人,以后要是有重大事件可以相信他”说完便去世了。
  • 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景帝于是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这时的叛乱军正在猛攻梁国,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周亚夫的计划很快的起到了效果,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周亚夫就平息了叛乱,七王之乱的平定,维护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西汉时期的名将,就因为不懂和皇上的相处之道,最后含冤而死!

  • ​可是这位鼎鼎大名的将军的下场就是很凄惨,因为周亚夫将军是一位经常在战场厮杀的将领,所以脾气一直很顽固,也就是他顽固的脾气得罪了朝中不少的人,也常常对于汉景帝提出反对意见,皇后的意见他也常常不同意,还有就是之前平息叛乱而得罪的梁王,汉景帝对周亚夫的好感也一点点的失去了,汉景帝担心如果自己有一天去世了,周亚夫可不是一个能够辅佐少主的良将,所以在汉景帝的默许下,有一次周亚夫的儿子翻了一点小错,就有人上报给汉景帝说周亚夫要谋反,汉景帝就让人把周亚夫抓了起来,周亚夫忍受不了这种侮辱,在皇上下令逮捕他时便准备自杀,让周亚夫的夫人阻止了。后来在监牢中又受了很多的侮辱,便以节食的方法抗议,在五天后活活饿死。吐血而亡。
西汉时期的名将,就因为不懂和皇上的相处之道,最后含冤而死!

韩信

  • 周亚夫将军就像西汉开国将军韩信一样,被人蒙冤而死,不禁让人感叹这是一位宁死也不屈服的真正的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