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赶苍蝇”行为,1个办法教你迅速改掉小孩的不良习惯

妈妈用小推车推着两岁的妮妮,小姑娘把双脚放在地上,用鞋底磨着路面发出“噌噌”的声音。

妈妈说:“妮妮,这样容易伤到你的脚,赶紧收回小脚丫!”

听了妈妈的话,妮妮收回了自己的双脚;可是没过一会儿,她就又这样把脚放到地上。

每次这样到时候,妈妈就告诫她说:“妮妮不要这样!”

一直连续了好几次之后,妈妈就有些生气了!

拒绝“赶苍蝇”行为,1个办法教你迅速改掉小孩的不良习惯

她立即停下手推车,使劲弯下腰来伸手打了一下妮妮的小脚,大声训斥她说:“妮妮,妈妈刚才说过了,不要这样!”

从这时起,妮妮才能保证将脚一直放在小推车里,而不是伸到地上。

8岁的天天对发花粉有过敏症状,所以当春暖花开的时候,他就过得非常不舒服。

这天,全家人都坐在客厅看电视节目;天天在非常专心地看电视的时候,狠狠地吸了一下鼻子。

爸爸说:“不要再吸鼻子了!”

拒绝“赶苍蝇”行为,1个办法教你迅速改掉小孩的不良习惯

可是过了一会儿,天天又开始吸鼻子了。

爸爸很生气,再次要求他不要再吸鼻子了。

没过一会儿,天天又开始不停地吸鼻子。爸爸终于忍不住了,要求天天说:“你能不能去拿纸巾,擦一下鼻子,你不要再吸鼻子了!”

天天特别不情愿地走向茶几,去拿纸巾擦鼻子。

上面说的两个孩子,都是通过自己不好的行为,引发了家长的生气和发火;家长们生气的反应,就像是在说:“这苍蝇别来这儿烦我!”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因为别人的行为而生气、愤怒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就用“不要”、“快点儿”、“安静下来”、“停止这样做”等等类似的话。

拒绝“赶苍蝇”行为,1个办法教你迅速改掉小孩的不良习惯

我们希望用这样的话语,可以将这些行为赶走,就像赶走苍蝇一样。

这两位家长的反应都非常强烈,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反应,但是却对孩子没有任何的好处。

长期发展下去,就是我们在告诉孩子:在我们发火或者想要打人之前,孩子们就不用听我们的话!

这样的错觉,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当我们被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所困扰和影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留心观察一下,自己在做什么。

我们这样“赶苍蝇”的行为,就是对孩子不好行为的回应。

我们太过随意地责骂孩子和批评孩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并且也没有积极地帮助我们去改正孩子的行为。

对于家长而言,我们并不想让自己总是关注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因为这样太浪费我们的精力和时间了。

拒绝“赶苍蝇”行为,1个办法教你迅速改掉小孩的不良习惯

所以说我们家长要想让孩子停止这些不良的行为或者锻炼孩子去遵守规则,我们不要老是想着建立个人权威,我们要从一开始就专心于事情上,而且要有始有终地坚持下去。

比如,妮妮的妈妈可以在孩子将脚伸出来的时候,就把推车停下来,什么话都不用说;这样妮妮很快就明白了,如果她想要妈妈继续向前走,只有把自己的脚收起来。

妈妈的沉默和坚定的态度,比一直大喊“不要这样”或者打孩子的那一巴掌更有效。

我们家长要学会用合理的后果,去教会孩子怎样做事,这样比一直的唠叨声更有效果。

再比如,天天在看电视的时候,动不动 就吸鼻子,这样做很不健康也对别人极度不尊重。

可是,爸爸一直的唠叨和责备,并没有阻止了天天的吸鼻子。

拒绝“赶苍蝇”行为,1个办法教你迅速改掉小孩的不良习惯

如果爸爸在一听到天天的吸鼻子,就停下电视,让他去拿纸巾擦鼻子,不擦鼻子就不继续看电视了。

那么,天天就会迅速地去拿纸巾擦自己的鼻子,再也不会老是吸鼻子了!

我们家长可以使用动作去阻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必一直唠叨说教甚至责打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