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领导记得这么句话,“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点击右上角“+关注”【合易人力资源】头条号,有职场攻略、管理策略、干货、详解)


多年前,笔者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从事的是运营管理相关工作,由于经常和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打交道,经常看到他们忙的焦头烂额,却不是在忙自己的工作。

例如,某销售部门经理,承担了当月的市场营销活动策划工作,需要在短期内,完成整个会议营销的流程及相关活动的策划,但是由于下边的员工能力不足,交上来的策划方案一直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最后,她也只能无奈的说一句:“算了,还是我来吧”,在最后的时间点完成了这份工作。

做领导记得这么句话,“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其实在日常的管理中,这样的经理随处可见,主要的原因就是下属的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自己的工作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赶进度,就越俎代庖,说着一句:“算了,还是我来吧”,帮助下属完成原本应该由他们完成的工作。

为了完成公司的工作,这样不对么?虽然最终的结果是为了完成工作,但是如果“我来吧”事件越来越多,下属一般就会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经理为什么每天工作都那么累,相信大家也就都知道了。甚至国外的学者还专门就这个问题写了一本书畅销书《别让猴子跳回背上》,让人很受启发。

经理应该做的事情其实主要应该分为两件,第一是作为本身职能,处理一些本部门重大、基层员工处理不了的工作。第二则是培养公司的员工,使其能够不断提升,不断为公司创造全新的价值,时间久了,随着团队能力的不断的增强,自然经理就能从这些非本职工作中抽身出来,去完成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算了,还是我来吧。”

说了这么多,那么经理应该如何做?

做领导记得这么句话,“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第一, 就是需要知道,哪些工作是应该自己做,哪些工作要交给下属做。每一项工作的难度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的进行安排,工作需要按照不同的步骤和难度进行细分并划定工作标准,进行分配的时候,充分考虑承接人的工作能力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相关工作,哪里容易出现问题?哪里需要进行指导和帮助?工作周期大概如何?经理一定要克制自己想主动上手的想法,逐步提升下属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第二, 自始至终保持让下属独立完成工作的精神。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笔者的领导给笔者安排工作后,不断的对成果文件提出修改要求,眼看最终就无法完成成果文件的提交,领导依旧每天耐心辅导,最终笔者的文件虽然顺利修订,提交完成,但是却是在最终一刻完成。多年之后再提起这件事情,领导说其实他自己早就完成了文件,作为最终的后路,因为工作必须要完成,我不做完,就需要他来做,但是作为领导,他不会主动和我说这样的事情,哪怕最后我没有完成,提交的是他制作的文件,他也依旧不会说起。后来自己想,这可能主要是为了让我摆脱依赖心理,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在最后时刻我知道了领导已经有了备选方案,我可能也会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后路,最后的拼劲可能也就不在了。

第三,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领导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哪些工作是需要完成的?哪些工作是需要完美的?相信领导是心中有数的。不太重要的工作交付给下属,并在旁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帮助下属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提升自己。虽然做的一些工作成果可能是有瑕疵的,但是在不影响整体大局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试错机会不断打磨员工的工作能力,会使其快速成长。Perfect is the enemy of done. 完美是完成的最大敌人,管理者一定要牢记这句话,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速迭代,试错容错,用实践来检验工作成果远比自己闭门造车有效得多。

做领导记得这么句话,“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总而言之,在工作中,作为一名管理者,你要做的事情是对员工的培养和组合,而不是不得已自己上手,还要说上一句:“算了,还是我来吧。”长此以往,你和你的下属有什么区别,都变成了普通员工。拿着经理的薪酬,做着专员的工作,相信,你的老板也是不开心的。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作者/编辑:合易咨询(nj_heyeehrm)

相关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