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領導記得這麼句話,“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點擊右上角“+關注”【合易人力資源】頭條號,有職場攻略、管理策略、乾貨、詳解)


多年前,筆者剛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從事的是運營管理相關工作,由於經常和各部門的管理人員打交道,經常看到他們忙的焦頭爛額,卻不是在忙自己的工作。

例如,某銷售部門經理,承擔了當月的市場營銷活動策劃工作,需要在短期內,完成整個會議營銷的流程及相關活動的策劃,但是由於下邊的員工能力不足,交上來的策劃方案一直無法滿足他的要求,最後,她也只能無奈的說一句:“算了,還是我來吧”,在最後的時間點完成了這份工作。

做領導記得這麼句話,“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其實在日常的管理中,這樣的經理隨處可見,主要的原因就是下屬的能力不足,無法滿足自己的工作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趕進度,就越俎代庖,說著一句:“算了,還是我來吧”,幫助下屬完成原本應該由他們完成的工作。

為了完成公司的工作,這樣不對麼?雖然最終的結果是為了完成工作,但是如果“我來吧”事件越來越多,下屬一般就會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經理為什麼每天工作都那麼累,相信大家也就都知道了。甚至國外的學者還專門就這個問題寫了一本書暢銷書《別讓猴子跳回背上》,讓人很受啟發。

經理應該做的事情其實主要應該分為兩件,第一是作為本身職能,處理一些本部門重大、基層員工處理不了的工作。第二則是培養公司的員工,使其能夠不斷提升,不斷為公司創造全新的價值,時間久了,隨著團隊能力的不斷的增強,自然經理就能從這些非本職工作中抽身出來,去完成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算了,還是我來吧。”

說了這麼多,那麼經理應該如何做?

做領導記得這麼句話,“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第一, 就是需要知道,哪些工作是應該自己做,哪些工作要交給下屬做。每一項工作的難度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的進行安排,工作需要按照不同的步驟和難度進行細分並劃定工作標準,進行分配的時候,充分考慮承接人的工作能力是否能夠獨立完成相關工作,哪裡容易出現問題?哪裡需要進行指導和幫助?工作週期大概如何?經理一定要剋制自己想主動上手的想法,逐步提升下屬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第二, 自始至終保持讓下屬獨立完成工作的精神。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筆者的領導給筆者安排工作後,不斷的對成果文件提出修改要求,眼看最終就無法完成成果文件的提交,領導依舊每天耐心輔導,最終筆者的文件雖然順利修訂,提交完成,但是卻是在最終一刻完成。多年之後再提起這件事情,領導說其實他自己早就完成了文件,作為最終的後路,因為工作必須要完成,我不做完,就需要他來做,但是作為領導,他不會主動和我說這樣的事情,哪怕最後我沒有完成,提交的是他製作的文件,他也依舊不會說起。後來自己想,這可能主要是為了讓我擺脫依賴心理,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在最後時刻我知道了領導已經有了備選方案,我可能也會覺得自己已經有了後路,最後的拼勁可能也就不在了。

第三,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領導在安排工作的時候,哪些工作是需要完成的?哪些工作是需要完美的?相信領導是心中有數的。不太重要的工作交付給下屬,並在旁進行一定程度的指導,幫助下屬在一段時間內,不斷提升自己。雖然做的一些工作成果可能是有瑕疵的,但是在不影響整體大局的情況下,通過這樣的試錯機會不斷打磨員工的工作能力,會使其快速成長。Perfect is the enemy of done. 完美是完成的最大敵人,管理者一定要牢記這句話,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快速迭代,試錯容錯,用實踐來檢驗工作成果遠比自己閉門造車有效得多。

做領導記得這麼句話,“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總而言之,在工作中,作為一名管理者,你要做的事情是對員工的培養和組合,而不是不得已自己上手,還要說上一句:“算了,還是我來吧。”長此以往,你和你的下屬有什麼區別,都變成了普通員工。拿著經理的薪酬,做著專員的工作,相信,你的老闆也是不開心的。


大家有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作者/編輯:合易諮詢(nj_heyeehrm)

相關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