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陽奉陰違”的嘴臉被揭發後,為何曹叡對他更加敬重和信任

劉曄早年就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是曹操十分倚重的謀士。劉曄憑藉著高超的謀略和善於洞悉人心的本事,成為了為數不多的能夠歷時曹魏三代的元老級人物。

歷來對於劉曄的評價,以褒揚為主流,也有個別評價認為劉曄作為謀臣精於揣摩上意,有陽奉陰違之嫌。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劉曄是如何陽奉陰違的。

劉曄“陽奉陰違”的嘴臉被揭發後,為何曹叡對他更加敬重和信任

故事的經過是這樣的:

諸葛亮親率大軍北伐曹魏,與司馬懿對峙數月之久。彼此之間雖更有勝負,但都無法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諸葛亮由於長途跋涉、操勞過度,不久染上疾病臥床不起。無奈之下只能收兵屯於漢中,自己則退回成都養病。

大將軍曹真聽聞諸葛亮回成都養病,此時魏軍也休整大半年,於是便向曹叡上表,建議趁此機會,出兵漢中討伐蜀國。收到奏表的魏主曹叡,頗有悅色,便向擔任侍中職位的劉曄問詢伐蜀的意見。(魏晉時期的侍中一職,地位是非常高的,屬於朝中重臣。所以出兵討伐這種軍國大事,曹叡自然是要找劉曄這樣的三朝重臣商議的。)

劉曄“陽奉陰違”的嘴臉被揭發後,為何曹叡對他更加敬重和信任

劉曄向曹叡表示,曹真此時提議伐蜀是可取得。

可是等到劉曄退出宮中回到家後。有一些朝中大臣前來探望,打聽劉曄與皇帝探討伐蜀一事的情況。劉曄卻回答說,“無此事也”。並且劉曄還特意分析了一番:“蜀有山川之險,非可易圖;空費軍馬之勞,於國無益”

這些朝中官員既然能跑來問劉曄,肯定從從宮中得到了消息的。偏偏劉曄一副此事毫無可能的態度,這些大臣一無所獲,也只好怏怏而回。中領軍楊暨也在這些大臣之中,他是發對伐蜀的大臣之一,同時他也是曹叡十分信任和親近的人。對於劉曄這種陽奉陰違、表裡不一的做法,楊暨隨即就跑去曹叡那裡告狀。

劉曄“陽奉陰違”的嘴臉被揭發後,為何曹叡對他更加敬重和信任

曹叡聽了十分疑惑,便召見劉曄來問個究竟, “卿勸朕伐蜀;今又言不可,何也?” 。

劉曄就把昨天和大臣分析不能伐蜀的前後經過給曹叡講述了一遍。接著,劉曄說道,“臣昨日勸陛下伐蜀,乃國之大事,豈可妄洩於人?夫兵者,詭道也;事未發,切宜秘之。”

曹叡聽完劉曄這番話,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認為劉曄說的的確很有道理。因此對劉曄更加的敬重和信任。

劉曄“陽奉陰違”的嘴臉被揭發後,為何曹叡對他更加敬重和信任

就此事來看,劉曄的做法和他給曹叡的解釋是很有道理的。皇帝找自己商議決策伐蜀這樣的軍國大計自然是必須保密的,隨便將最終決策走漏出去也是不可取的。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朝中官員探聽到了消息前來詢問,完全不理不睬、神神秘秘的也不合適。所以,劉曄來了一個兵法中的套路,實而虛之、虛而實之,打發了過去。

(此為原創作品,禁止任何抄襲或剽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