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作為企業家,你真的懂錢嗎?玩錢的基本邏輯

第五期:作為企業家,你真的懂錢嗎?玩錢的基本邏輯

企業家是那個把項目從0幹到1的人,資本方是那個幫助你從1幹到100的人,當然幹還是你來幹。什麼才是合格的“1”?資本方會幫助什麼樣的人呢?作為企業家,你真的懂錢嗎?

“三好”企業

企業家要努力去發現好商機、好項目,找到好的團隊,負責任的管理者、職業經理人。企業做不大,不是因為缺錢,而是缺好項目,缺好的管理團隊。企業應該有三好

好項目、好團隊、好的模式

(包括:資本模式、商業模式、管理模式)

擁有了三好,才有問資本方拿錢的DNA,以及一定能拿到錢的信心。資本市場不是沒錢,企業自身硬才是關鍵!

“別人找錢好像挺容易,我就是找不來錢。”要麼是你找錢的方法不對,要麼自身不夠硬。

找錢的方法容易學,但找錢的前提是打造“三好”企業,永遠能輕鬆的找來錢。

掙錢與值錢

公司掙錢和公司值錢不是一回事

第五期:作為企業家,你真的懂錢嗎?玩錢的基本邏輯


我們要做既掙錢又值錢的公司;

可以做不掙錢卻很值錢的公司;

也可以做掙錢而不值錢的公司;

但千萬不要成為既不掙錢又不值錢的公司。

為什麼有的公司掙錢卻不值錢?問題在哪?公司掙錢卻不值錢的原因就是它光會玩金融,沒有核心技術。

既掙錢又值錢的公司

比如像現在的蘋果股票總市值超過了1萬億美元,成為第一家市值達1萬億美元的美國公司。從2003年階段低點以來,蘋果公司股價復權漲幅超過了250倍。在國內學習蘋果打法的小米,目前市值約550億美元。資本之路上還有很多需要學習,雷布斯在2018年提出“資本思維+股權投資”,小米用的就是輕資產、精定位、做縱深、高增長的資本思維方式;打造生態圈,為圈內企業提供用戶、外觀設計、投資等。我們期待小米變成一家既掙錢又值錢的公司。

不掙錢卻很值錢的公司

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比如京東利潤額非常低,甚至連年虧損,但是並不代表他沒有盈利能力。資本方為什麼願意給出那麼高的估值呢?資本方看重的是客戶價值(客戶的質量、客戶的數量、客戶的黏度)、企業流水、盈利能力(企業可能獲得的利潤以及未來獲得利潤的空間可能)。資本方投的是未來可以賺錢的能力,所謂的“可想性”。

既不掙錢又不值錢的公司

那就太多了,可以說絕大多數失敗的公司都是既不掙錢又不值錢的公司,資金鍊的斷裂造成了企業倒閉。

企業家要靠用心經營將企業做強、做好,但一個公司再有錢,公司領導不懂金融就不可能做大。經營打基礎,金融來放大,只有把經營做好的公司才有資格談金融。現在太多的企業不注重經營,光盯著金融,沒有經營做基礎的金融,財富來得快,去得也快。

我們倡導實業+金融,在夯實實業的基礎上,用金融的放大功能來做大公司,但不鼓勵投機。

第五期:作為企業家,你真的懂錢嗎?玩錢的基本邏輯

玩錢的基本邏輯:強弱博弈

實業和金融是互生關係,實業是支點,金融是槓桿。資本一旦離開產業技術和經營,就是徹頭徹尾地幹壞事。

離開了企業經營,資本的作用就如同打麻將,只是將口袋裡的錢進行了重新分配,並沒有創造價值。

聖經裡《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了他10座城邑。第二個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 於是國王便獎勵了他5座城邑。第三個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裡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那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它反映了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

實業與金融的強弱博弈中,強者越強,弱者越弱,資源會向行業頭部企業和產業鏈核心企業集聚。作為企業家如何讓自己的企業強起來呢?通過產品經營、商業模式創新、價值鏈重塑、生態圈構建等方式讓自己獲得自由現金流,然後藉助金融工具運用資本經營把自己的估值幹上去。聚焦自由現金流管理和市值管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如何運用玩錢的基本邏輯強弱博弈呢?以後的章節中,我們都會運用到。這裡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你強的時候,很多銀行會找到你,哪怕你不需要錢;當你弱的時候,所有的銀行會提前收回貸款。就像很多企業家評價銀行“只幹錦上添花,不幹雪中送炭”,當你明白了馬太效應的贏家同吃。換個角度,站在銀行的立場,你就明白了。但什麼是強?什麼是弱呢?其實很多銀行看的都是表層的強弱。很多“聰明人”把這個看透了,運用銀行做了一系列的事情。


智君劃重點:找錢的方法容易學,但找錢的前提是打造“三好”企業(好項目、好團隊、好的模式),永遠能輕鬆的找來錢。玩錢的基本邏輯是強弱博弈;玩實業的基本邏輯是虛實變化。

強弱博弈”和“虛實變化”這兩點必須牢牢記住。


《玩錢》中國特色的企業應用金融體系

系列文章為盛智君老師原創,版權歸盛智君老師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用途轉載請註明原創作者。商業用途使用請聯繫[email protected],徵得同意後方可使用。

往期回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