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管理会避开的管理误区!

过去,我们常常在办公室听到“能者多劳”,管理者总是认为,管理中提倡“能者多劳,按劳分配”是非常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并且对员工个人能力上升,很有帮助!

让我们看看《哈佛商业评论》的管理学家们怎么说:

优秀的管理会避开的管理误区!

首先,从组织层面上来看,推崇能者多劳是个坑。

一些雇员逐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完成本职工作又乐于助人,因此被吸纳到重要的项目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种心态有利于他们提高业绩并赢得声誉。但是这些只会让顶级协作者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

研究发现,最初的良性循环很快会产生负面影响。乐于助人的员工很快会成为组织的瓶颈:如果没有了他们,工作就难以推进。更糟的是,他们自身也因过多的协作性工作而感到劳累,效率低下。但是他们帮助他人的那部分工作量和工作类型常常无人在意,因为这类工作通常来自其他部门、不同的办公室甚至其他公司。可以预见的结果是,团队协作中过于倚重“能者”,一方面会让他们变得效率下,另一方面,一旦能者离开公司,整个团队可能面临瘫痪。

其次,从领导者角度来看,鼓励能者多劳是个坑。

许多公司和领导者都会有以下三种常见的做法,在不知不觉中,让那些最优秀的员工陷入崩溃。

他们会让优秀员工着手处理最棘手的项目。高绩效员工和他们的同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会被要求一遍又一遍地执行最困难的项目。这不无道理:你当然会想让最厉害的人来做最重要的项目。但如果你一次又一次地让能者多劳,其实是对他们的最大伤害。

领导者通常会利用高绩效者来支持团队中较弱的成员,领导会将你被视为模范员工,所以大家期待你支持弱者、指导他人。

领导者会要求优秀员工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小事。作为一名优秀员工,大家都期望你成为文化载体、导师和其他人的资源。比如 “你做PPT很厉害,可以帮忙做一张吗?”优秀员工把精力花在这些“小忙”上,会让他们感到自己一事无成。

领导者不懂得珍惜优秀员工的精力和时间,不能帮他们处理好工作边界,一味鼓励能者多劳,到头来只会让优秀人才感到疲惫、愤怒、没有成就感,最终打击整体的团队效率。

最后,从团队文化角度来看,提倡能者多劳是个坑。

看到这里,我们也很容易推测出,在前两种不恰当的人才管理策略之下,团队协作的效率势必受到影响。但对于团队的所有成员来说,损失远不止如此。提倡能者多劳,可能会很大程度上打击团队成员情绪,导致其他潜力人才流失。

明确的岗位责任、分工边界和友爱的团队文化,才是人才发展的最佳环境。一个对人才、文化、团队竞争有着高效管理的公司对推崇能者多劳一定会非常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