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令朱元璋颇为后悔,曾想迁都,但因年老而作罢

现在一提故宫,人们都想到北京故宫,其实,南京也有故宫,它建造的时间要比北京故宫还要早,并且还是北京故宫的参照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此事令朱元璋颇为后悔,曾想迁都,但因年老而作罢

南京故宫又叫明故宫,南京紫禁城。明朝刚建立时,明太祖朱元璋以当时的应天——现在的南京为首都,并建造了明故宫,明故宫的建造过程有许多故事,传说在建造初期,朱元璋就封了一个农村老汉为燕雀湖湖神。

燕雀湖,为金陵名胜,在历史上的颇负盛名,曾经规模巨大,西至今黄埔路,南至午朝门,北至后宰门,是青溪上游的重要水源。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前湖,到南朝时,才开始叫燕雀湖。

传说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因游湖时不慎落水,受惊吓得疾而死,死后就葬在前湖畔。有个太监,盗得坟中宝物,至城南朱雀航上岸时,忽然,一群燕雀从天而降,将太监团团围住,并死死纠缠,这引起了官兵的注意。

​太监因此被官兵擒获,搜出了宝物。梁武帝得知后,惊异不已,并重新给太子封坟。封坟时,有数万只燕雀衔泥飞到湖畔,将泥土堆积到太子坟上,场景壮美,惊天动地。自此,前湖又被叫做“燕雀湖”。

此事令朱元璋颇为后悔,曾想迁都,但因年老而作罢

明朝建国前两年,朱元璋开始营建宫城。南京最高的山是紫金山,远远看去,紫金山就像一条匍匐的龙,而燕雀湖就在龙头之前。刘伯温认为,燕雀湖有“帝王之气”,宫址宜建在燕雀湖上,朱元璋于是下令填湖筑宫。

为了占据“帝王之气”,朱元璋调集了几十万民工,昼夜施工开始填湖。可当时的燕雀湖和现在的玄武湖差不多大,湖面宽广,并且而且地势低洼,填湖工程太大了,死了不少民工,耗费的土石不计其数,填了好久都未能填满。

当时,有人传言南京南郊的江宁县乡下,有个老头叫田德满(谐音“填得满”),朱元璋十分迷信,听说“填得满”这个人,决定“借其音,讨其吉”,就派人去寻找,果然找到了叫田德满的人。

田德满被找来以后,开始被当做神一样,还煞有介事地举行了一些祭祀的仪式,朱元璋并将田德满封为“湖神”,一切停当之后,最终却把他给绑了起来,然后活生生的扔到湖里去了,据说,不久燕雀湖还真的被填满了。


此事令朱元璋颇为后悔,曾想迁都,但因年老而作罢

这是传说,但据有关资料记载,填湖工程确实大,耗费的材料不计其数,现在,老南京还有这样的说法“移三山填燕雀”,就是说将南京城西的三座山铲平了,才填满燕雀湖。

燕雀湖大部分被填平后,为了防止地基下沉,又在殿基下打入无数密集的木桩和巨型条石,但由于其本身基础太差,尽管朱元璋采取了多种措施,明故宫还是自建成后,就开始出现了地基下沉的现象,到了朱元璋晚年,明故宫已呈明显的南高北低之势。

这在风水上极不吉利,朱元璋对此也颇悔之,曾说:“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唯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此事令朱元璋颇为后悔,曾想迁都,但因年老而作罢

曾经浩大的燕雀湖,也因明故宫的营造而遭受剧变,大部分被填塞,只剩下了一个小角,如今湖的面积虽然不很大,但十分幽静,仍然是南京一个著名的景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