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才子戎昱的一首诗,一语双关,还被皇帝大加称赞

唐宪宗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常常侵扰唐朝的边境,大众们饱受其苦。将军们主战,文臣们主和,也有一些人提出仿效昭君出塞,与北狄和亲。这时皇帝遽然诵读了一首诗,咱们这才安静下来,纷繁猜想皇帝是在念哪一位圣贤的诗词。

唐代才子戎昱的一首诗,一语双关,还被皇帝大加称赞

上湖南崔中丞 唐代:戎昱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全世界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历来许杀身。

莫道墨客无感谢,寸心仍是报恩人。

唐代才子戎昱的一首诗,一语双关,还被皇帝大加称赞

一首诗念完,咱们也知道了作者是谁了,正本就是前朝唐肃宗年间的戎昱。戎昱是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所以纵情旅游全国名城。颜真卿从前想招他当幕府,后有事未成行。戎昱在流浪的途中遇见杜甫,两人遂结为知己。

戎昱已然能被颜真卿垂青,与杜甫结交,他的诗又被唐宪宗拿来,在议事的大殿上念给那些饱读诗书的大臣们听,阐明戎昱的确非凡。那么这首诗有什么能够值得称道的地方,以至于被皇帝看重?

唐代才子戎昱的一首诗,一语双关,还被皇帝大加称赞

咱们先看这首诗写了什么,其实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戎昱年轻时参与科考没有中到进士,就四处玩耍。一次他住宿在官舍中,晚上望月怀远想起亲人,不由吟诗一首。刚好隔壁住了一位官员,他听到戎昱在吟诗,第二天便过来寻访,所以就看中了这位才貌双全的年轻人,请他到官府来当属员,还想把自己的掌上明珠许配给他。

正本这是一件良缘美事,但是这位准岳父却生性乖僻,竟然不喜欢戎昱的姓氏,让他改姓,不然婚事就落空。所以戎昱就赋诗一首,标明自己的情绪。诗中颈联这样写道,“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历来许杀身”,其间这个“性”却是一语双关,既表明自己本性难改,也是通名字的姓,悠扬地表达出自己情绪,即便千金也未必能让我更名改姓。

不过戎昱并没有一味地只管标明心迹,最终他也没有忘掉这位官员的提拔之恩,“道墨客无感谢,寸心仍是报恩人”,尽管婚事不成,自己仍是难忘旧恩。

唐代才子戎昱的一首诗,一语双关,还被皇帝大加称赞

再说皇帝念出戎昱的这首诗,其实还仅仅卖了个关子,意图并不是为了赞扬这位文人,而是为了他的治国战略。公然当群臣正在纷繁猜想,不知道皇帝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皇帝又吟咏了戎昱的另一首诗《咏史》。

咏史 唐代: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唐代才子戎昱的一首诗,一语双关,还被皇帝大加称赞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之乱后,国力削弱,边患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履行耻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咬牙切齿。戎昱的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开门见山,言必有中。

皇帝念完这首诗,又微笑地说了一个典故:“魏绛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建议与山戎和解,那时候他为此立了功,现在看来是太窝囊胆怯了。”皇帝的一番话如惊天霹雳,那些主和的大臣们都吓得腿脚颤抖,眼皮都抬不起来,再也无人敢提和亲的事情了。

唐代才子戎昱的一首诗,一语双关,还被皇帝大加称赞

戎昱的这首《咏史》先是用“安危托妇人”进行讽喻,然后又口气沉痛地劝说,“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估量是这位想有所成果的皇帝被骂醒了,但是又被感动,所以下定决心扔掉和亲政策,预备捋起袖子大干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