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黑幫電影概述(一):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黑幫片是香港電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喜劇片和動作片長期霸佔著票房排行榜;而另一方面,

文藝片和黑幫片也始終雄踞著金像獎名單。如果說喜劇片和動作片為香港電影創造了商業價值,那麼文藝片和黑幫片則提高了香港電影的藝術層次。而相對於文藝片的曲高和寡,黑幫片的道近易從使之擁有了較文藝片更為廣泛的受眾和影響力。

香港黑幫電影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1年陳惠敏、徐少強主演的《舞廳》算是第一部真正意義的黑幫片。迄今為止,香港黑幫電影不知不覺已經經歷了近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

香港黑幫電影概述(一):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本文作中篇連載,主要採用時間順序和版塊順序相結合的方式,分別詳述周潤發英雄片時代、麥當雄梟雄片時代、劉德華古惑仔時代、劉偉強古惑仔風潮、新派黑幫電影等版塊,繼而對香港黑幫電影發展歷程進行連載梳理和回顧。今天第一期我們主要來談談由周潤發領銜、吳宇森、林嶺東掌舵的英雄主義黑幫電影!

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版塊主題:陽春白雪,下里巴人

時間範圍:1986—1995

代表導演:吳宇森、林嶺東

代表演員:周潤發、鄧光榮、李修賢、萬梓良

當討論黑幫電影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對吳宇森、林嶺東進行濃墨重彩的討論?要想清晰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他們的電影精神內核究竟是英雄還是黑幫?

吳宇森雖然大量運用黑幫因素,但他從未拍過一部真正的黑幫片。無論是英雄本色系列還是喋血雙雄、喋血街頭、縱橫四海、辣手神探等等,這些電影更多是英雄片的精神內核、槍戰片的表現形式,通過暴力美學的外衣達到復仇的目的。

吳宇森的電影更多是在無所保留地褒揚兄弟情義,深入探究警匪黑白之間的界限所在,以及對江湖道義的質疑和思考。他所構造的黑幫電影世界是片面的、局部的、經過美化的、加了濾鏡的血色江湖,從他的鏡頭中我們並不足以看到一個真實且完整的黑幫結構以及矛盾對立。

香港黑幫電影概述(一):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同樣,林嶺東的風雲三部曲每部都有大量的黑幫情節,甚至有大批真實黑幫成員參演客串。然而,他的風雲系列電影從始至終是把批判的眼光放在城市街頭(龍虎風雲)、偏遠鄉村(伴我闖天涯),或者監獄(監獄風雲)、學校(學校風雲)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上,故事的發生中心從來沒有放在黑幫內部鬥爭。

林嶺東把批判的槍口指向了教條的警隊建設、腐敗的管理體制以及黑暗的校園環境。在他的電影裡,黑幫從來不是主犯,最多隻是幫兇。所以無論從何種角度入手,風雲時代的林嶺東也沒有拍過真正意義的黑幫片。

香港黑幫電影概述(一):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雖然吳宇森和林嶺東從未拍過一部真正的黑幫片,但他們偏偏是討論黑幫片避不過的兩座大山。如果把港片輝煌比作唐詩燦爛,吳宇森就是浪漫飄逸的李太白,林嶺東就是悲天憫人的杜工部。

無論是吳宇森的浪漫主義,還是林嶺東的寫實主義,他們都是通過用黑幫元素營造的暗黑氣氛去建立一個被美化抑或被醜化過的血色江湖,進而來塑造一個高大偉岸的英雄形象來宣揚自由勇敢、不屈不撓的香港精神。而這個高大偉岸的背影自然是天皇巨星——周潤發。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在那個英雄至上、暴力至美的大時代之下,周潤發塑造了一系列經典的銀幕形象:義薄雲天的小馬哥、重情重義的小莊、艱難隱忍的高秋、坐監有理的鐘天正、瀟灑迷人的袁浩雲、綠光四射的高飛等等,都成為一代人永不褪色的經典!

香港黑幫電影概述(一):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1986年《英雄本色》上映以後,引發了影壇對英雄片的一股跟風熱潮。而在這片潮流之中,最自戀、最痴迷、最無法自拔的當屬影壇大哥大、港片第一逼王——鄧光榮。1987年鄧光榮、周潤發主演的江湖龍虎鬥是英雄片跟風潮流中一部比較成功的複製品。

此後,鄧光榮還製作或親自主演了旺角卡門、龍騰四海、義膽雄心、黑豹天下、再戰江湖等一系列沉迷於自我陶醉的跟風片,質量基本保持參差差差差不齊。然而除了對王家衛嚴格要求,鄧大佬從不注重自己主演的電影質量。儘管如此,周潤發、劉德華、黎明、萬梓良、梁家輝、林青霞、任達華、吳家麗、李麗珍等一眾大牌還得老老實實地來給他打下手。所謂翻手如雲覆手雨,不過如此而已!

1993年,鄧光榮在主演最後一部港片黑豹天下後淡出影壇。

香港黑幫電影概述(一):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當然鄧光榮作為70年代臺灣當紅小生,他對香港電影最大的貢獻不在於這幾部電影,而在於他用自己的賠本生意和精神損失為香港電影培養了一位後來馳名中外的曠世奇才——王家衛。不能說是無私,簡直是大無畏。除了對王家衛的知遇之恩之外,鄧光榮對於香港黑幫電影的另一重要貢獻就是他一手提攜培養了後來的港片御用大佬——任達華。

香港黑幫電影概述(一):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相對應鄧光榮對黑幫大佬形象的極度痴迷,另一位影壇大佬李修賢對於警察角色也是難以自拔。從1984年公僕開始,到後來的流氓公僕,李修賢一直以警察角色出演大量電影。而在與周潤發合作龍虎風雲、喋血雙雄之後,李修賢和周潤發更是一併成為了銀幕上的不倒雙雄。

1987年,李修賢成立萬能影業公司,旗下雲集周星馳、成奎安、王俊棠、黃柏文、盧惠光等班底,製作、出品了義膽群英、霹靂先鋒、壯志雄心、風雨同路、朋黨、伴我縱橫、O記重案實錄等一系列警匪動作片。

香港黑幫電影概述(一):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這裡就要插句題外話,到底什麼是地地道道的港片?如果有人回答是無間道、銀河映像的話,那我會很遺憾地告訴你:那不叫地地道道,你那是神神叨叨!李修賢萬能影業出品的一系列警匪片和黑幫片雖然質量中等、少有特別出色之作,然而這類火爆刺激的中小成本電影才是那個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港片時代。

話說回來,雖然李修賢少有地道黑幫片,但警匪片中“匪”字自然不可能缺少黑幫元素的存在。當然除去自己開公司拍攝一系列地道港片,李修賢還一手挖掘了成奎安、王俊棠這樣的反派好手。

香港黑幫電影概述(一):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李修賢、鄧光榮之外,彼時的香港影壇還有一位響噹噹的人物,那就是同為背頭愛好者的萬梓良。雖然當時萬子的主要精力放在電視劇上,並且堪稱當時TVB的頭號天王巨星,但是與此同時他在黑幫電影領域仍有可觀建樹。其中較為經典的當屬大哥大、兄弟、旺角卡門、江湖情、省港旗兵2、再起風雲、義膽雄心等一系列江湖片。

當然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江湖情》系列,萬梓良憑藉其精湛的演技和強盛的氣場,與周潤發瘋狂飆戲,風頭一度壓過發哥。鄧家勇這一反派形象也在港片黑幫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外,萬子也曾提攜周星馳、張衛健、吳鎮宇等不少巨星,可謂對香港影壇貢獻巨大。

香港黑幫電影概述(一):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在周潤發、李修賢、鄧光榮、萬梓良、狄龍等等正面主角之外,80年代中後期還誕生了一批非常優秀、至今提及都如雷貫耳的反派演員代表人物:《英雄本色》的李子雄、風雲三部曲的張耀揚、《喋血雙雄》的成奎安等等。

除此之外,吳宇森重用曾江、朱江、林聰等資深戲骨,林嶺東一手挖掘何家駒、黃光亮、李兆基、鄭浩南、尹揚明、韓坤、霍瑞華等一眾經典演員,為一段時間的香港電影補充了各式各樣的人才資源。他們風格化的演出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誌,用成奎安的話來講:這是我的光榮,也是香港電影的光榮!

香港黑幫電影概述(一):大時代下的英雄本色


1995年上映的和平飯店成為了周潤發遠赴好萊塢之前的最後一部港片。始於一吐苦悶氣,終於遠走好萊塢。伴隨著周潤發和吳宇森、林嶺東等人的先後離開,風衣墨鏡、手握雙槍的暴力美學最終落下帷幕,香港電影的黃金十年也宣告終結。

在英雄主義和暴力美學風靡影壇的同時,還有一股狂潮席捲香江,他們雞鳴狗盜、無惡不作,他們癲狂過火、百無禁忌。下期將為大家詳細介紹由麥當雄、麥當傑兄弟開創的黑幫梟雄片時代,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