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孩子食慾的這些做法,媽媽犯了沒?

小編是做早教教學的,早教並不是要教孩子什麼,主要是告訴孩子的父母和家人在生活中,如何給予寶寶關愛的同時,高效進行大腦智力潛能開發,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以及孩子性格培養等等全方位的指導和幫助,使他的心智及身體更好地發育。

想要獲取:24套早教課程+磨耳朵英語全套+英語有聲書+幼兒小學視頻音頻教案

先關注,再私信小編髮送:早教課程, 即可獲取

經常有媽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愛吃飯,為什麼孩子總是沒有食慾呢?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的餵養方式出了問題,下面就列舉4種影響孩子食慾的錯誤做法。

破壞孩子食慾的這些做法,媽媽犯了沒?


---讓孩子感覺吃飯是一種負擔

孩子吃了幾口飯就不吃了,很多媽媽就會忍不住說教,“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呀,你看隔壁小弟弟吃飯多好”,“吃飯的時候專心點,別東摸摸西摸摸”。“不吃是吧,餓你幾天看看”……

兒童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家長是誇獎還是批評心理都很清楚,如果每次吃飯都被家長一陣說教,那麼他打心底就會感覺吃飯是一件很有負擔的事情,心裡有負擔食慾自然不會好。應該從小給孩子營造輕鬆愉快的飲食氛圍,讓孩子感覺吃飯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樣才不會讓孩子對吃飯有牴觸情緒。

破壞孩子食慾的這些做法,媽媽犯了沒?


---每天提供千篇一律的食物

有些父母其實是非常講究營養的,每天的飲食也都有一張規定好的菜譜,比如早餐吃稀粥配蒸水蛋,中午米飯配蒸魚和蔬菜,晚上吃骨頭湯麵條,乍一看這是一份非常合理的食譜,有魚有肉有雞蛋,有米飯有面條……不過,你慢慢就會發現,寶寶的食慾越來越差。

食譜再有營養,吃的時間長了也會覺得不好吃,家長可以將心比心,我們是不是還埋怨過來來去去就幾樣菜的單位食堂呢。如果孩子不愛吃飯,考慮一下是不是食物不合胃口,最好能學習一些新的菜式,讓孩子也能不時改善一下伙食。

破壞孩子食慾的這些做法,媽媽犯了沒?


---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細心地家長會發現,一歲以後的寶寶會用手握住勺子舀飯往自己嘴裡面送,不過孩子的雙手是笨拙的,經常會將飯菜撒了一地,家長們一開始可能會比較寬容,因為明白這是寶寶在學習呢,但是時間長了可能就不會再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一來是覺得搞清潔衛生太麻煩,二來是覺得寶寶自己動手玩心大,不好好吃飯。

然而事實上,吃飯也算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動手怎麼能感受到吃飯的樂趣。建議媽媽還是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破壞孩子食慾的這些做法,媽媽犯了沒?


---沒有合理供應零食

在很多家長的觀念中,經過加工的零食屬於垃圾食品,是禁止食用的。然而也有家長認為,孩子吃零食只要適量沒有任何不妥。其實這兩種想法都不完全對,油炸食品、碳酸飲料、罐頭食品等確實不應給孩子使用,但是小餅乾、堅果仁、麵包等零食對補充體力也是有好處的。

破壞孩子食慾的這些做法,媽媽犯了沒?


家長除了為孩子挑選健康的零食之外,合理安排零食的食用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每次正餐前一個小時內不要吃零食,這是因為寶寶胃容量小,吃了零食之後會影響正餐的攝入。

想要獲取:24套早教課程+磨耳朵英語全套+英語有聲書+幼兒小學視頻音頻教案

先關注,再私信小編髮送:早教課程, 即可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