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除了“深国交”还有什么选择?

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写在前面:

最近发现,今天我们去说一些“真话”,或者是去写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东西,比想象的要难。

上一篇文章拿两个学校自己公布的数据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虽已是极尽平和客观,仍导致一些人的“不舒适”。

我的原则始终是:在客观事实容许的范围内,都会努力去正面肯定每一个国际学校(或者是项目)的发展。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也是我做这个系列分享的根本。

所以罗不胖拒绝千篇一律的那种对所有学校的“赞歌”。

同时,我们也不认可由上一篇文章引发的对“对比学校”本身的批判--能接受对比,是基本的自信;国际学校的选择,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这种“对比”,也是家长做适宜选择的基础。


国际学校,除了“深国交”还有什么选择?

接下来,言归正传。

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中,“深国交”如期举行了第一轮的入学考试。国交近些年的成绩可以说是有目共睹,优秀的成绩吸引了大量的学员报考,进入深国交的门槛也在逐步提高。

许多家长共同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在深圳地区,除了我们平常提到最多的深国交、梅沙这几所学校,国际学校还有什么选择?

目前在深圳地区,国际学校(含提供国际项目的学校)已超过60所。

国际学校,除了“深国交”还有什么选择?

(可关注“诺程教育”公众号,获取清晰图)

先给国际学校分个类

从类型上来说,可以把这60多所学校分为这么几类:

第一类: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国际学校

第二类:公立学校的国际班(部)

第三类:私立国际学校/国际项目

其中第一类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外籍人员。比如:蛇口国际学校、贝赛思国际学校、南山国际学校等。这类国际学校的招生一般要求学生是外籍,学校多为从小学/幼儿园开始的纯国际学校。

第二类国际项目,是深圳各公立学校的国际班(或国际部)。

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深圳中学国际部、深圳外国语国际部等。前几年公立学校办国际班很普遍,但是受政策的影响,这两年公立学校的国际班逐渐关停。目前还在做的包括: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高级中学、第三高级中学等。

这类项目在招生上有一个特点:以中考成绩为主。以深中、深外为例,学生必须先达到学校的中考分数线,之后再根据需求来选择国际方向还是国内高考方向。

第三类国际项目,是私立国际学校,或私立(民办)学校的国际部。

我们聊得比较多的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深国交)、万科梅沙书院等,就是这一类学校。这一类学校的招生,以学校自主招生为主。

说说学校的“档次”或者“排名”

我们不建议给国际项目划分档次,我也相信没有任何一种划分方式是“绝对客观”的。深国交固然优秀,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进去,也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深国交。

数几家在不胖看来非常优秀的国际学校或者国际项目,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 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国际交流学院,都是当之无愧的牛校。其中前面两所学校以中考分数为主要录取标准,它们的录取分数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后一所深国交的自主入学考试,也很早就宣称超过了10:1;

  • 深圳高级中学,同样是“四大名校”的高入学门槛。深高级去年很火的唯一公立IB项目,加上今年公布的优秀的大学录取成绩,都让高级中学的国际项目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水准;

  • 万科梅沙书院,成立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非常迅速。首届学员的录取结果也很优秀,虽对比深中、国交这些有十余年历史的老牌牛校有差距,但可以预期这种差距会快速缩小;

  • 深大师院国际高中,是除了上述之外另一个非常优秀的项目。每年都有牛津/剑桥的录取,这点就非常可贵。作为许多深国交备考生的备选选校,近两年其生源质量也在逐步提升;

  • 另外像中加学校、南山中英文学校等国际项目,成立的历史比较久,项目成熟,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

需要说明的是,国际项目非常多元化,每个项目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实际意义上,再往后划线的意义并不大。

国际学校的选择,远不止上面列出的这几所。选择国际学校时,有一些构成“好学校”的因素,倒是可以大致参考一下:

首先,是生源的组成

这点很好理解,可能也是最核心的点:“四大名校”只要能卡死招生的高门槛,三年后的大学申请结果,一定是不会差的。深国交十比一的入学筛选,从门槛上就已经确保了进去的本身就是成绩最优秀的那一批孩子。

我见过很多去深中、深国交的学生,在进入这些项目前,雅思就在7分,托福就在100分以上。而很多在其它学校学习的孩子可能在高二、高三申请大学的时候,还达不到这个英语成绩。

基于这个点,一所“名校”的价值是培养了孩子,还是筛选了孩子,是值得家长考虑的。

其次,是体系的完善

目前深圳主流的体系包括美国体系和A-level体系,还有部分学校提供IB体系的课程。体系的选择不在我们本次的讨论之列,每个体系都有各自的优劣。

但是一个国际学校/项目,是否在这个体系中有足够的运营经验非常重要。不管是AP课程还是A-level课程,涉及到的科目都很多,优秀师资的缺乏是目前国内国际学校的一个共有挑战。从一定层面上,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该项目运营与办学历史、经验的要求。

再次,是学校的投入

学校的投入规模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办学校是一个长久的事情,学校的投资是不是有保障,对项目的稳定性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学校的投入包括对校舍、教学设施的投入,也包括对师资、体系的投入。

从一个很极端的角度去理解“投入”的问题:不胖在过去这些年中,确实见过一些学校的国际项目办着办着就关停了,招生量不足导致资金链跟不上是最常见的原因。所以从学校办学投入的角度去衡量一个项目的稳定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衡量一个国际学校的标准还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标准家长都能完全了解到。但我们也说了国际学校是相对多元化的,家长面对国际学校选择时,除了要判断国际学校的“好坏”,更要注意选择合适自己孩子的国际项目。

选择的因素包括:

  • 学校的管理是“宽松型”的还是“严管型”的;

  • 孩子适合“偏应试”还是“偏自由”的学习方式;

  • 孩子(或家长)对校园环境、位置等客观因素的需求;

  • 孩子是否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

    ……

同样,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建议家长和孩子都可以亲身到学校中去看一看,结合自己的需求多做分析。

(以上内容整理自罗不胖的内部分享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