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浩重回福地:希望儘早再拍一部重慶的電影

宁浩重回福地:希望尽早再拍一部重庆的电影

導演甯浩接受上游新聞記者採訪。

2019年的新年,導演甯浩來到重慶跨年。他發了一條朋友圈,“故地重遊”四個字,下面配滿了九張圖片,都是他拍攝的渝中區羅漢寺附近的照片。現在的甯浩是著名導演、監製,執導的《心花路放》票房超過10億元,監製的《我不是藥神》票房超過31億元。

2005年,同樣是在渝中區羅漢寺,甯浩拍攝完成了自己的電影《瘋狂的石頭》。那時候的甯浩,還是一位新人導演,只拍過《香火》《綠草地》等為數不多的影片。

在重慶拍攝的《瘋狂的石頭》,讓甯浩從一位新人,迅速成為了中國最具關注度的導演,也逐漸成長為現在中國最著名的導演之一。重慶,絕對算得上是甯浩的福地。

不過,在2005年到2019年間,甯浩只來過重慶一次;2019年才過了20多天,甯浩已經來了兩次。“我很喜歡重慶,對重慶也很有感情,確實太忙了,沒有機會多來。”甯浩監製的一部電影正在重慶拍攝,他終於有機會經常來到重慶。工作間隙甯浩接受了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的專訪,聊了當年選擇重慶拍攝《瘋狂的石頭》的緣由,也聊了即將在春節檔上映的第三部“瘋狂系列”《瘋狂的外星人》。甯浩說,“我希望能夠儘早回來,再拍一部山城重慶的電影!”

《瘋狂的石頭》劇本在重慶完成

創作時沒想過能夠上映

宁浩重回福地:希望尽早再拍一部重庆的电影

甯浩接受上游新聞記者採訪。

記者提前幾分鐘到達了採訪地點,甯浩卻早已在等候。剛一進屋,甯浩便放下手中的咖啡,主動起身走向記者,伸出右手和記者握手問好,毫無架子。穿著黑色的運動帽衫,來到重慶甯浩看起來非常的放鬆,採訪也就從聊重慶開始。

現在的重慶,早已成為了影視圈最熱門的取景地,每年有上百部的電影、電視、綜藝、網劇、網大等來重慶拍攝。當然在10多年前,重慶並不像現在這樣受到劇組和導演的青睞。2005年,甯浩作為編劇和導演,一邊寫《瘋狂的石頭》的劇本,一邊到處尋找合適的拍攝地。“當時沒有錢,只有去自己去過的地方選,準備從裡面找一個地方來拍。”那時候甯浩從未來過重慶,重慶也壓根不是他的備選地之一。

甯浩就這樣寫著劇本到處溜達,他和嶽小軍來到了大理,嶽小軍是《瘋狂的石頭》另一位編劇,也是片中小軍的扮演者。在大理甯浩和嶽小軍偶然認識了一位重慶女孩,不停地給他們說重慶有多好。“那個時候還很年輕,說走就走,我們就說去重慶看看。”

已經過去了快14年,甯浩對當時的重慶記憶猶新。“一來就很喜歡,到的第一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就覺得重慶很嗨很爽,重慶人也都很豪爽。”甯浩當時住的小旅館,就在得意世界旁邊,可能條件比《瘋狂的石頭》裡的招待所好一些,“但樓下車很多,一堵車司機們就不停地按喇叭,那場面太沸騰了。”也許這就是導演的特別之處,甯浩一點也不覺得鬧,“很好,非常適合《瘋狂的石頭》這個故事。”

甯浩決定在重慶拍攝《瘋狂的石頭》,也放棄了接下來去其他城市看景的計劃。其實不僅是在重慶取景拍攝,《瘋狂的石頭》的劇本也是在重慶創作完成的。因為朋友介紹,甯浩搬去了重慶大學後門的招待所,在那裡住了下來,繼續寫《瘋狂的石頭》的劇本。“寫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每天就在重慶邊寫邊玩,在解放碑、渝中區、川美、重大這些地方逛。”說到這裡甯浩笑了,雙手攤開,手臂上揚,“那時候創作沒有現在這麼焦慮,覺得這部電影根本不會上映,沒有希望,純粹就是娛樂。”

重慶很難被“格式化”

要來重慶建內景基地

宁浩重回福地:希望尽早再拍一部重庆的电影

《瘋狂的石頭》中讓黃渤吃盡苦頭的井蓋。

拍完《瘋狂的石頭》後,甯浩再來重慶已經是2012年,在他執導的《黃金大劫案》上映時,他來到重慶宣傳電影。第三次來又是一個6年之後,2019年的新年,甯浩來到重慶跨年,還去羅漢寺附近,拍下了當時電影中的一些場景。甯浩找到了《瘋狂的石頭》裡最經典的井蓋,黃渤飾演的黑皮,在井蓋下的下水道中留下了痛苦的回憶,有意思的是,當年就是因為一輛白色汽車壓住的黃渤出來的井蓋,10多年後甯浩拍攝的照片中,井蓋上也停放著一輛白色汽車。

宁浩重回福地:希望尽早再拍一部重庆的电影

甯浩2019年元旦拍攝的羅漢寺附近的井蓋。

“重慶的變化挺大的,現代化程度非常高。”甯浩望著採訪間窗外重慶的高樓,手指著遠方,似乎在尋找他記憶中的重慶。“重慶是一個特別豐富的地方,不論是視覺還是生活,都特別豐富。”在甯浩看來,電影的第一要素就是視覺,“重慶非常適合作為故事的發生地,中國很大,但像重慶這樣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卻不多,重慶確實是一個好的電影拍攝基地。”城市化進程讓中國的很多城市的面貌趨同,但甯浩卻不擔心重慶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重慶人本身的性格,會讓重慶的文化生生不息,重慶是很難被‘格式化’的。”

10多年的時間裡,甯浩來重慶的次數其實並不多。“我很喜歡重慶,對重慶也很有感情,確實太忙了,沒有機會多來。”甯浩說自己每次來都會去羅漢寺,“有機會再來重慶拍電影”。甯浩也對重慶的電影工業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重慶的外景已經足夠豐富了,我覺得重慶可以建一個大的內景基地,建專業的影棚,就像美國那種的。”說到這裡甯浩有些興奮,笑著說到,“明年,我來琢磨琢磨這件事!”

“我希望能夠儘早回來,再拍一部山城重慶的電影!”甯浩非常肯定地說到。

人物檔案>>

甯浩,導演、編劇,1977年出生于山西省,先後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2001年,甯浩憑其學生電影《星期四,星期三》獲得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3年,甯浩編劇、導演、攝影的電影《香火》獲得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亞洲數碼競賽”金獎。2006年,甯浩執導電影《瘋狂的石頭》,獲第43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同時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獎。2009年,甯浩執導的喜劇電影《瘋狂的賽車》以1000萬投資成本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成為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2018年,甯浩監製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獲得了超過31億元的票房。

上游新聞記者 孔令強 攝影 高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