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祖国大陆南端,宽阔的珠江口与大海连成一片,东西和南北连线均不过百余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等璀璨如星的都市群。珠江口往南,南海深处的一个小岛之巅,屹立着南部战区空军某海岛雷达站,如同一名永不歇息的哨兵,时刻用警惕的眼神守望南疆空天。

流火七月,笔者来到这个前哨雷达站,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生动的颜色——蓝天,白云,碧海,绿色的草木,迷彩的雷达,白色的营房,以及官兵们黝黑的肤色……海岛雷达兵的颜色究竟是什么?当官兵们真实的工作生活展示在眼前,当尘封已久的历史被打开,当铭刻心底的故事被还原,我们逐渐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红色:小岛远离大陆,祖国在我心中

从明媚的海滨城市珠海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海上航行,一座被绿色草木和褐色岩石所包裹的小岛就出现在视野中。小岛之巅,两个迷彩色“圆球”颇为引人注目,那就是雷达站所在的山顶,“圆球”就是雷达天线防风罩。

据地方志记载,这个小岛面积仅8.1平方公里,早期是出海渔民歇脚之地,后来逐渐成为小渔村,如今是一个常驻人口只有千余人的小镇。岛虽小,但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堪称拱卫珠三角的海上屏障,再往南几公里就是公海。

“岛的制高点就是海拔四百多米的雷达阵地,方圆几百公里内的任何飞机都逃不过咱们的眼睛!”雷达站扼守小岛高地,多年来空情保障水平在全旅始终名列前茅,和官兵交谈时,大家对此都深感自豪。

随着近年来开发力度的加大,游客开始登上这座弹丸小岛。对岛外的人们而言,这里是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外桃源,对于长年战斗于此的官兵而言,远离大陆的海岛生活更多的是考验——每年11月到次年6月都是雾季,大雾笼罩、湿气弥漫,每个月能见到太阳的日子只有个位数;每年7月到10月晴天相对较多,但是破坏力极大的台风是又一个可怕的敌人。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自然条件虽然差点,但是习惯了也没什么,更大的考验是精神的寂寞。”指导员周舟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岛上,从排长干到副站长后,去另一个海岛雷达站当了指导员,去年5月又平调回老连队任职,他对海岛生活有着深刻理解。

雷达站营门外有一片小小的草坪,不知是哪个年代的老兵,从海边捡来鹅卵石,在草坪中央勾勒出祖国地图的轮廓,又刻画出“戍边卫国为人民”七个大字,所有来到雷达站的人,首先都会注意到这涂着红漆的醒目地图和标语。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这个白色标识是雷达天线,这个红色五角星是首都北京,意思是我们要坚决守好祖国领空!”仔细一看,轮廓内还有两个红色小图标,周舟的介绍令人眼前一亮。

笔者曾在许多基层连队见过各种精致的祖国地图,这幅由红色鹅卵石筑成的地图和标语,虽然略显简陋和粗糙,却在无垠的蓝天碧海映衬下,散发出夺目的光芒,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数十米外的指挥楼墙壁上,另一幅鲜红的祖国地图与此相映生辉,不同的是,地图中间写着“祖国在我心中”六个红漆大字。这是周舟上任指导员后的提议,寓意是让官兵们每天值班之前,都要意识到是在守卫祖国南大门,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

漫步营区,除了这两幅不同年代的红色地图,官兵们还在崖壁畔和岩石上刻下了红色标语——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忠诚;以站为家;奋斗……在这里,红色并不是主色调,却是最醒目的风景线。

战备工作记录本显示,雷达站每天“拉一等”好几次,日均掌握空情量数千批,不仅包括大量进出珠三角的民航客机,还要保障我军出海战巡、海上综合演习等重要战备任务,更要随时紧盯“风浪”。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有一次,雷达站在保障某国际航展任务中,值班操纵员面对一起异常空情,大胆抢报第一点,为上级处置赢得了宝贵时间。

虽然小岛远离大陆,但是祖国并不遥远,作为前哨雷达站,他们掌握的每一批空情,都与国家的安全息息相关,所以他们总是紧绷战备之弦,“祖国在我心中”不仅是那句醒目的标语,更化作了官兵们实实在在的行动。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操纵班长刘得凯至今还记得2004年4月上岛时的情形——从站长指导员到老士官,所有人都是铮亮的光头,让他又紧张又纳闷。后来班长告诉他,因为战备形势紧张,大家就做好了打仗的准备,理光头是为了在战场上受伤时便于包扎、节约时间。

“我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是一个兵,就要随时做好为祖国上战场的准备。”颇有几分豪气的刘得凯说话声音洪亮,理光头这件事让他一瞬间成熟了许多,也成为他教育后来新兵时必讲的故事。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蓝色:三军同住一岛,不负此身空军蓝

在这个小岛上,除了雷达站,还驻有陆军和海军部队。自然而然,“空军”就成了其他驻军和岛上百姓对雷达站官兵的称呼。

“这个称呼不仅因为我们身上的军装是蓝色,更意味着我们每名官兵都是空军形象的代言人!”对这个称呼,指导员周舟更多看到了责任。上任后,他就跟支部一班人达成共识,虽然连队远离机关相对自主,但是绝不能放松要求得过且过,必须严格按纲建连、抓好作风养成,树立空军人的好样子。

“每年‘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岛上镇政府就会组织篮球赛、茶话会等活动,三军中虽然你们空军人数最少,但是秩序最严、作风最好!”笔者曾在上岛途中偶遇一名海军士官,说到空军雷达站,这名姓曹的一级军士长由衷地感叹。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油机技师、二级军士长钟可文2002年上岛,1977年出生的他不仅是电站专业的“技术大拿”,也是战士们的“精神领袖”。

站长肖斯杰告诉笔者,去年5月,兄弟部队一台正在值班的油机突发故障,情急之下向雷达站打来求助电话,肖站长就安排老钟带油机员王洪成前去技术支援,不到半小时就顺利拿下,事后兄弟部队还专门送来水果表示感谢。

这样的技术支援,岛上陆军和不少百姓也接受过,他们笑言:“山顶上那些空军不简单,不仅会修铁疙瘩,水管、电器、自行车出了问题也搞得定!”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对于这些“分外活”,官兵们从来都是力所能及、毫无怨言,在他们看来,小岛人少、资源有限,能为他人做点事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每年组织学雷锋,连队都会安排人员下山义务劳动,帮助老百姓理发、维修电器、打扫公区卫生,后来干脆留下站长和指导员的电话,让他们有急难问题可以随时求助;

每年春节,当大多数居民返回大陆过年时,连队都会邀请留守的居民,一起吃顿热乎乎的年夜饭,卖菜师傅阿匡曾多次到连队过节,说到空军,他从来都是竖起大拇指。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2012年6月,一名上岛旅游的女教师失足跌入大海,战士陈松峰见义勇为将其救起,后来这名教师所在学校专程派人前来感谢,并和雷达站结成了军民共建单位。如今,救人的战士早已退伍回家,而学校和连队的情谊却延续至今,每年“八一”都会安排师生前来慰问。

钟可文深有感慨地说:“当我们每个人都被称作‘空军’时,就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这两个字,我们只有增光添彩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雷达站全面建设成绩突出,去年更是获得先进基层单位等6项荣誉,但官兵们没有忘记,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一茬茬前辈的奉献。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岛上有一处墓地,安葬着两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空军烈士,他们分别是在建设防空设施和一次防台风时牺牲的,每年4月的清明节和11月的空军成立纪念日,连队都会组织官兵前去扫墓祭奠、寄托哀思,把老空军人的精神底色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崇高的土地上,必然成长出许多崇高的精神。”这个小岛上的空军官兵,用平凡的点滴细节,把身上的这身蓝色,打磨得像碧海蓝天一样广袤深沉。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绿色:扎根海岛顽强生长,做黄杨木般的战士

雷达站营区内,随处可见一种被官兵们移栽到苗圃和花盆里的灌木,小小的绿色叶子,曲折的褐色树干,看上去瘦瘦弱弱。

指导员周舟介绍,这种树叫黄杨木,看着不起眼,却有一股子韧劲,长在峭壁石缝,常年受风暴肆虐,却顽强生长,而且越是风大的地方,越是人迹罕至的悬崖,黄杨木的形状和质地长得越好,上岛时间久了,雷达兵都会喜欢上这种树。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困难的生活条件,站党支部坚持搞好苦乐奉献教育,强化官兵扎根海岛、矢志蓝天的信念。周舟说:“常年大风大雾难免让人烦躁,必须有排解渠道,而黄杨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与雷达站官兵很相似,我们就引导大家要像黄杨木那样,不畏艰难、扎根海岛、成长成才。”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2004年入伍的大学生士兵秦巍对黄杨木情有独钟。入伍之初,秦巍把考军校提干作为目标,但是连续两次考试都以几分之差失败之后,他萌生了退意,觉得自己在部队再怎么干也没前途。

目睹秦巍的失落,当时的老班长陈鹏辉带他走到悬崖边,指着一棵从石缝中倔强伸出的黄杨木说:“黄杨木是制作盆景的珍贵树种,但在舒适的环境下它很难生出好造型,而这种峭壁石缝里的黄杨木营养少、压迫大,常年被风暴肆虐,每一次生长都异常艰难,久而久之就成了造型独特的珍品,所以,越是艰苦,越能成才。”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从此,秦巍把黄杨木作为“精神树”,扎根海岛苦练操纵本领,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被空军评为首届“百名优秀雷达操纵员”,当选战区空军党代表,成为有名的“金牌战士”。

秦巍的经历,是雷达站官兵扎根海岛成长成才的一个缩影。支部的教育引导、老兵的言传身教,都让黄杨木精神在一茬茬官兵心底发芽,迸发出巨大的正能量。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旅士官长姜克明,曾在雷达站工作了整整7年。他2008年上岛时,父亲已中风瘫痪在床多年,一直是妻子朱红莲照料,从生病到离世,整整10年,毫无怨言。随后,他78岁的母亲又生病住院,仍然是妻子一个人忙前跑后,辗转几个医院,母亲需要做手术,朱红莲这才给姜克明打电话,希望他回来。当时,正赶上过年,站里人手紧张、节日战备任务重,姜克明琢磨再三,最后也没张开请假这个口,只在电话中叮嘱妻子照顾好母亲,谅解自己不能床前尽孝。

姜克明说:“妻子为我撑起了家的整个天,作为丈夫我很惭愧。但自古忠孝难两全。我只有好好干,用工作成绩报答妻子,等以后有机会一定好好照顾她。”

虽然是连队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兵,但是姜克明从不因为家庭困难影响工作状态,值班、训练、公差样样不落,为年轻官兵竖起了榜样,由于专业技能突出,还多次作为技术骨干被抽调到旅机关工作。2015年4月,单位试行士官长制度,姜克明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硕士研究生技师郑巍,从小在大城市长大,家境优越,没想到毕业后上了这个小岛。一开始,他怎么也适应不了这巨大的落差,甚至有了自暴自弃的想法。后来,姜克明、钟可文、秦巍等老士官主动开导他,给他讲黄杨木的故事。

深受触动的郑巍逐渐走出低谷,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高学历干部的优势,成为连队首席“雷达神医”,2013年8月上岛以来,撰写的多篇论文被业内权威杂志刊发,个人负责的雷达年年被评为“红星兵器”。

在这里,没有人因为小岛偏远而享受安逸、消磨时光,而是积极向身边优秀的战友看齐,在磨砺精神品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升自己。目前,雷达站有20多人参加电大和自学考试,10多人已经拿到了大专或本科文凭。

你可知道,海岛雷达兵是什么颜色?

在这里,黄杨木已经成为官兵们工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昭示着顽强生命力的绿色,正指引着新一代守岛雷达兵奋勇向前,续写强军征程的光辉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