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近幾日,人口危機成了各個媒體的爆款式新聞。

原因很簡單,中新社發佈了《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根據報告顯示,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即將到來,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從2030年開始進入持續的負增長,2050年減少到13.64億,2065年減少到12.48億,即縮減到1996年的規模。

乍一看,好像也沒什麼影響,反正咱是人口大國,啥都缺就是不缺人。就像一個超級富二代,要是不碰股票,手裡的錢也夠肆意揮霍好一陣子。

可我們一向強調的,更多在於可持續發展。就算身為富二代,也要做懂投資會理財善經濟精貿易的那個!

轉過頭來看。

中國人口基數依舊龐大是沒錯,可人口結構才是最關鍵的。初中政治課本里,就不曾一遍強調過: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口負增長時代的來臨,代表著老年人基數>新生兒基數,中國目前已經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而且這個數值也將不斷拉昇。

這就會造成幾個問題:

  1. 未來的勞動力不足
  2. 社會撫養壓力加重
  3. 現代化發展的進程與人口老齡化不匹配

說白了,就是年輕人的壓力變大,城市發展滯緩。

借用恆大研究院的一句經典臺詞:畢竟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和動力!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02

還有一件事要拿出來捋一捋:1945年以來,中國經歷了三次嬰兒潮。

第一次嬰兒潮:1945年——1957年

1945年,出生人口首次超過1000萬,到1957年達到最高點後開始明顯下降;

第二次嬰兒潮:1962年——1976年

新生兒出生數量持續15年保持在2000多萬的高位,直到1976年;

第三次嬰兒潮:1986年——1990年

雖然計劃生育政策1979年落地,但自1986年開始,依然形成了一波潮峰,5年間新生兒達1.24億;

而正是這些嬰兒潮帶來的人口紅利,成了經濟牛市啟動最重要的引擎之一。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按照推算,在2010年左右,1986年出生的2319萬嬰兒已經24歲,處於生育旺盛期,會迎來第四次嬰兒潮。

出現了嗎?

沒有。根據統計數據,2005年出生人口為1617萬,此後一直在1600萬左右徘徊,最高點是2014年的1687萬,而且,勞動年齡人口在2012年時出現了首次淨減少。

未來第四代“嬰兒潮”恐怕很難再出現。

背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1. 很多人不敢結婚(沒房、沒對象)
  2. 結了婚不敢生育(沒房、沒錢)

但大多數人都栽在了這兩點。

2018年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比上年減少63萬人!

這幾年國家不斷放開生育,可這幾年新生兒卻不增反降。現在的問題,是一些人連頭胎都不願意生了。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粉絲評論)

大家也要先搞清楚,今天的嬰兒不僅是奶粉、尿不溼和玩具的消費者,更是明天的

勞動力、納稅人、創新者企業家

從這個角度來說,第四次嬰兒潮爽約並不只是少生些孩子這麼簡單,而是事關未來誰來納稅、誰來消費、誰來養老的頭等大事。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03

這些都是宏觀視野,現在迴歸本地。

說起重慶,老齡化程度在全國也屬一檔。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正如其“適合養老”的外界形象所揭示的,在諸多一二線城市中,它不新也不年輕:

截至2017年底,重慶總人口3075.16萬人,

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406.54萬人,佔總人口的12.33%。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根據2017年中國年鑑的抽樣數據顯示,全國的老年人口撫養比是15.86%,重慶的老人撫養比是18.91%。超過這個數值,意味著平均每10個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就要養2個65歲及以上老人,而這些對公共服務水平和養老金的週轉,將會是不小的挑戰。

而且,根據2017年重慶人口自然變動,重慶曆年來的自然增長率首次變為了負數。雖然是人口迭代的原因,但也不容小覷。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那麼重慶在吸引外來人口常住方面做得怎麼樣呢?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重慶在吸引人口流入方面表現平平,無亮點也無槽點,年淨流入人口保持在13-15萬人之間。和一線城市與其他人才政策明顯的二線城市相比(如西安、杭州、南京),仍有差距

根據《重慶市主城區二環區域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的規劃顯示:

到2015年新增集聚人口335萬人左右,達到600萬人以上;

到2020年再新增集聚人口300萬人左右,平均每年新增人口60萬,達到900萬人以上。

即按照規劃看,加上內環以內人口,2020年預計主城區人口將達到1200萬人以上。

但是實際呢?2017年,主城常住人口才865萬人,同比去年年均增長不到13萬,遠未達到每年新增人口60萬這個目標,而且未來恐怕也很難實現。

說了這麼多,想必有人很納悶,這和房價有關係嗎?

有,而且很大。留意一下,大家就可以看到很多城市不斷規劃新城、新區,可是這些新城、新區有足夠的人口來填充嗎?

據新華網報道,國務院一項截至2016年的關於12個省會城市和144個地級市的一項調查顯示,省會城市平均一個城市規劃4.6個新城(新區),地級城市平均每個規劃建設約1.5個新城(新區)。要達到這些新城、新區的預期規劃目標,總共需要住進去34億人口。

最終的結果,不過是變成了寂寥無聲的“空城”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畢竟房地產市場,長期是要看人口的。

回到重慶,規劃的新區不多

,這點值得欣慰,可是前兩年的“供地”,也同樣暴出很多弊端。

因為當時都是按照1200-1300萬的主城區人口來進行的。

所以連續幾年天量供地,一路向北向西向南,但直至2017年,重慶主城區建成區也只有732平方公里,可在《二環區域發展規劃》中,預計建成面積是要超過1100平方公里。

對於人口樂觀的估計,導致人口增長與土地供應並沒有和諧發展

所以,當你看到18年供地面積開始減少,別急著說居住面積減少,意味著房價是要大漲,只不過是因為土地供應是開始貼合實際人口來規劃了,以高質量供地取代高數量供地而已。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04

再來看一組數據。

重慶市近幾年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如下:


老齡化、負增長,重慶靠什麼支撐房價?


數據來源:重慶統計局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年內,重慶商品房銷售面積為28267.47萬㎡。

這5年銷售的面積如果平均按100平每套來計算,那麼就是2826747套,如果按照每套住三個人來計算,夠840萬人住。當然,這個數據也許不準確,因為有可能包含了二手房的銷售面積,還可能包含商鋪寫字樓工業廠房,所以,結合實際情況,新住房可能只佔總比數據的40%-50%左右

可是,別忘了,這只是5年內的新房,之前的和之後的並沒有計算在內,再加上重慶仍有大量的公租房+安置房

也許資源是稀缺的,可房子,不存在稀缺一說。反而是人口問題,使得房屋空置率有升高跡象。

所以說,一切還是要從實際出發。

不能只沉醉於重慶是“準一線城市”,房價理應和北上廣深看齊。真正的一線城市之所以能夠撐起高房價,是因為人口流入多和具備高活力的市場經濟

雖然,重慶近年也在人口引入上大作文章:

1、阿里巴巴、騰訊開始連續入駐重慶;

2、政府持續引進高校與高校人才;

3、加速重慶經濟結構的轉型;

但只有當這一系列都落實到位,相信才正是重慶有一次引來高速發展之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