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困”境,任正非如何“解”?

華為的“困”境,任正非如何“解”?

2019年1月17日,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在深圳總部接受央視《面對面》記者董倩的採訪。這是任正非首次接受國內電視媒體的專訪。根據公開報道的資料統計,自從1987年華為創辦之後,到2019年之前的31年時間裡,任正非接受媒體採訪總共不超過10次。然而在2019年1月15日到17日的三天時間裡,他卻一改常態,與國內外數十家媒體記者見了面。在外界看來此次任正非密集接受採訪,和華為近期所面臨的處境包括她的女兒華為副董事長、全球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加拿大警方扣留一事有關。對於為什麼面對媒體,任正非笑言:被公共關係部門“逼”的。專訪中任正非對外界的諸多猜測等進行了回應。

孟晚舟事件:兒女最重要是翅膀要硬,要自由去飛翔

關於孟晚舟事件,任正非表示,首先感謝黨和國家對一箇中國公民權利的保護,相信這件事會通過法律解決。他並沒有特別擔心,並且經常會和孟晚舟在電話裡說說笑笑。任正非透露,當時他和孟晚舟本來是計劃去阿根廷開同一個會議,因為孟晚舟是會議的主要主持者,她比任正非提前兩天前往,不曾想,當地時間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轉機時,被當地警方扣留。

2018年12月11日,加拿大法院作出裁決,批准了孟晚舟的保釋申請。當晚,走出法庭的孟晚舟發朋友圈表示:我以華為為傲,我以祖國為傲!配圖是一張“芭蕾腳”的華為廣告圖,上面寫著: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對於這張廣告圖,任正非曾在達沃斯論壇的演講上說:我們除了比別人少喝咖啡,多幹點兒活,不比別人有什麼長處。就是因為我們起步太晚,成長的年限太短,積累的東西太少,我們得比別人多吃苦一點。所以我們有一隻是穿著芭蕾舞鞋的腳,一隻是很爛的腳。我覺得這就是華為的人,痛並快樂著。華為就是那麼一隻爛腳,它解釋了我們如何走向世界。

董倩:因為工作的原因,大家有小家庭的原因,長期見不到面這是正常的,但是因為這種意外您會不會特別惦記她?

任正非:我覺得兒女最重要是他們翅膀要硬,他們要自由去飛翔,這是父母的期望。這個事還是要通過法律來解決,我們是有信心能夠解決的。

對於孟晚舟的被扣,華為曾第一時間表達聲明稱: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包括聯合國、美、歐盟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目前從亞洲到歐洲、從南美洲到北美洲、華為在全球170個國家裡開展業務,已經籤屬了30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全球發貨超過2.5萬個,儘管華為迄今為止沒有發生過一次重大的安全事故,但仍有一些國家以網絡安全為藉口抵制華為的進度,孟晚舟事件更是將這種壁壘從商業層面演變到了政治層面。在遭遇了一系列壁壘之後有外界輿論說,現在恐怕是華為最危險的時候。

任正非:這是比賽,你做得好不好,做得好了以後不會沒人買的,不用擔憂。前兩天我對西方記者專門講了,全世界把5G做得最好的是華為,全世界把微波做得最好的是華為,當我們把5G和微波做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光纖就可以回傳。5G提供的是超寬帶,西方實際上就是高檔的大農村,大規模的別墅群,每家每戶鋪光纖成本很高,這時候他想看8K的電視,拿什麼看,我們的小基站一裝,方圓這一片就看了,這個全世界只有華為能做到。

董倩:但有些國家就用國家禁令的方式不讓你們參與。

任正非:不買他們傻,不買他們就虧了,比賽是和平競爭,技術競爭是和平競爭,除了買他還有什麼辦法?

董倩:華為年輕的時候沒有核心科技,加入不了競爭,現在有了核心科技,有了領先的技術,但有的國家不讓你參加競爭,這是每一個公司都必經的一個過程嗎?

任正非:這只是有的國家,這些國家很少,沒有這麼大的影響。

董倩:歐美國家在電信領域的投資佔到60%,如果歐美國家不讓你進,你有什麼辦法?

任正非:不會,我們有很多東西歐美國家最終非買不可。當他要買的時候我們還是會賣給他們的,但是我會重點把想買的國家做好。

只有長期重視基礎研究才有工業的強大,沒有基礎研究,產業就會被架空。在我們採訪的地點華為總部接待大廳,大屏幕上反覆播放著一個宣傳片,它的核心內容就是基礎教育和基礎科研是產業誕生和振興的根本動力。在採訪之前,任正非特別找到我們說,他希望在採訪中表達的也正是這樣一個觀點。在外界在廣泛關注華為作為一個企業的未來何去何從時,為什麼做為當家人,他最關注的反而是這個話題。

華為的“困”境,任正非如何“解”?

基礎教育和基礎科研

任正非呼籲要重視基礎教育,他認為,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的社會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大的進步來源於教育和科學的進步。“怎麼能在這麼小一個芯片上面沉積那麼多東西,我認為國家首先要重視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國外有人說過,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臺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

“經濟發展速度過快後,有很多泡沫機會,大家都想在泡沫中多掙點錢,在做學問上就有點懶怠,有點跟不上時代了”,在任正非看來,把教育做好國家才有未來。

任正非認為統計學非常重要,人工智能就是計算機加統計學,大數據時代統計學非常重要。

任正非還舉例蘋果手機和華為手機的差距之一:“和蘋果手機差距,寒冷地帶蘋果照不了相,我們的能照相。為什麼?我們科學家發明的膠水,這個膠水在低溫下不凝固,鏡頭是用膠水粘起來的,我們的手機在低溫下就能照相。其實這都是基礎科學帶來的。突破這個基礎科學是需要非常長的時間積累。”

據悉,華為全球18萬名員工中有45%是研究人員。該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相當於其銷售額的15%左右。2018年,華為投入150億美元用於研發。這個數字在未來五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

任正非表示:”時代發展太快了,產學研分工模式不適應現代社會,華為自己就有很多科學家,我們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6000多名專注於基礎研究的專家,以及超過6萬名工程師,來構建研發系統,使我們快速趕上人類時代的進步,搶佔制高點。”

基礎研究週期長,科研上的不成功也培養了人才。任正非還舉例,“我們的一個小夥子在瑞典兩年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在半導體上突破,這是人類社會重大突破,我提議漲七級工資,最後破格漲了五級工資。”

吸納全球人才

華為在2009年開始研究5G。當時華為是全球電信公司中的‘挑戰者’,年銷售收入僅為170億美元,是目前收入的六分之一。2016年,兩極分化代碼方案主要由華為推動,成為增強型移動寬帶的5G編碼方案。這是中國公司首次從概念研究轉向標準和產品鏈的開發。

任正非認為,有兩次人才大轉移機會,第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300萬猶太人從蘇聯轉移到以色列,崛起了一個高點。現在美國正在排外,他的科研可能就受限,第二可能有大量的留學生在國外不能公平就業的話要回國。中國敞開懷抱擁抱這些人,讓全球科學家到中國“下蛋”。國家怎麼可能不井噴。

華為的“困”境,任正非如何“解”?

華為組織改革

1987年,44歲的任正非從零開始,創辦華為,選擇了高科技含量的“電信”。時至今日,華為成為世界領先的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為了這樣的理想,75歲的任正非仍然孜孜以求。

任正非認為,華為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內部的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整個管理層級太多,我們正在改革。我們在五年左右組織改革上能獲得成功的話,還是有戰鬥力的。”對於華為應該有的樣子,任正非認為,“應該是比較精幹的,不像現在那麼臃腫,管理層級那麼複雜,這麼多PPT,這麼多會議,這麼多無效的勞動。”

回應未能進入“改革開放40年100位改革先鋒”名單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100位“改革先鋒”獲得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表彰,出乎很多人預料的是,一直秉持艱苦奮鬥精神,並創造出華為發展奇蹟的任正非並未進入受表彰人員名單。有報道說,這是任正非婉拒的結果。

任正非回應,確實是主動向深圳市委市政府申請別加上自己。“我是這樣想的,我想集中精力搞搞華為。華為已經夠複雜了。”

華為海外一些研究中心,科學家在非常細的地方,還有數千項專利,在研究細節,由很多細節才能組成宏觀的,這些東西都要有規劃。我覺得我的精力要放到自己內部的方面上,如果參加社會活動就要消耗精力。第二個你叫我開會坐這個板凳上,坐兩個小時我坐不住,我溜號,不光彩。”

董倩:為什麼這段時間您會這麼頻繁接受中外媒體的採訪?

任正非:我是被公共關係部門逼的,因為他們說現在處在一個危機轉換階段,我一定要讓客戶理解我們,讓18萬員工理解我們,團結起來奮鬥,渡過這個困難的時間。他們說還是你講話有權威,那我就講話了。

董倩:外界有人說現在華為可能是從有公司以來最艱難最危機的時候?

任正非:不是,我們今年至少增長20%,每一個部門都躍躍欲試,我還叫他們把計劃報低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