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每當看到這樣的評論,才會想起多久沒有登陸過自己的 QQ ,自從大學畢業後 QQ 等級就一直停留在 3 個太陽 1 個星星。

前兩天人人網作價 2000 萬美元把自己賣了,在人人網上成長起來的一代網友,紛紛感慨終於要和青春說再見了。其實相比起人人網, QQ 承載了更多 80 後和 90 後的青春。

在那個每天都要「掛 Q」的年代,最值得炫耀的除了有幾個太陽,就是紅鑽綠鑽粉鑽黃鑽各種鑽石貴族,朋友間攀比的是誰開的 QQ 圖標多。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偶爾翻開久違的 QQ 空間,是撲面而來的非主流氣息,黑色背景加上骷髏頭裝飾,配上一句火星文,☆吥是挖吥ㄖ月苩,抧是挖太秇嗻っ☆,這就是 90 後的黑話,也是一段無法直視卻不忍心刪除的黑歷史。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QQ 這個 PC 時代的遺老,雖然沉澱了一代人的青春,但卻沒有變成像人人網一樣淪為互聯網活化石,只能供人懷念。

根據騰訊今年 Q3 的財報,QQ 月活躍用戶仍超過 8 億。其中 95後、00 後已經成為 QQ 的主力用戶,去年比例就超過 70%,而且年輕用戶的月活賬戶也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

一個屬於年輕人的 QQ ,到底和以前有什麼不一樣?

屬於 95 後、00 後的 QQ

自從騰訊在 2011 年推出微信後,QQ 通過好友導入給微信輸血,也逐漸交出了中國社交產品的第一把交椅。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不得不說 QQ 為了微信的崛起作出了巨大犧牲,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微信對整個互聯網用戶的分流後,卻讓 QQ 用戶重新年輕起來。

都說微信給人一種很老的感覺,而 95 後、00 後都用 QQ。實際上不是微信老了,而是年輕人都長大了,而 QQ 一開始也是靠著年輕人才發展起來的,2004 年馬化騰向海爾 CEO 張瑞敏推銷 QQ 的時候,就表示 QQ 中 90% 用戶都是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 2004 年央視頒獎典禮上馬化騰像張瑞敏推銷 QQ 遭拒.

只不過後來 QQ 打敗了 MSN 等競爭對手,吸納了對手的用戶,才成了全年齡段的社交產品。微信的興起讓 QQ 重新變回了那個愛玩不怕折騰的少年。

《第一財經週刊》去年採訪過一名對 QQ 重度依賴的 16 歲學生吳艾蒙,她只有在和媽媽聯繫的時候才會用微信,她認為微信界面單調而功能少,還不能用各種裝扮和字體體現個性。

離不開它,聯繫朋友第一個想到的是 QQ 而不是打電話,空閒時間都在刷空間,上面有自己從到大的照片,每一年發的說說,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

根據企鵝智酷發佈的《「95 後」新生代社交 & 娛樂喜好報告》,95 後月均發表說說條數比 90 後多了 63.5%,裝扮日均使用次數則高出 66.7%。很多 90 後因為 QQ 越來越臃腫而逃往更簡潔的微信或 TIM。但 QQ 的豐富在不少 95 後 、00 後看來,卻是他們留在 QQ 最大的原因之一。

作為一名 00 後,怎麼可以忍受一直單調的主題背景和聊天氣泡?!QQ 的個性裝扮就多了,雖然大部分要會員,但有些免費的也是很好看啊。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除了過去的 QQ 秀和各種鑽石貴族,QQ 在 2014 年提出「年輕化戰略」以來,開始新增更多個性多彩的功能和設計來滿足這些年輕用戶,比如釐米秀、興趣部落、語音變聲和懟圖等功能。

在某一期《吐槽大會》上,1995 年出生的脫口秀演員池子說了一句「95 後都在用 QQ 釐米秀」,彈幕立馬就被一大幫 95 後 00 後炸屏。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釐米秀其實就是 PC 端上的 QQ 秀在移動端的延伸,用戶可以定製不同的卡通形象,並在聊天時與好友互動,深諳二次元文化的 95 後還會 YY 出各種瑪麗蘇情節的釐米秀小劇場。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釐米秀中還有一個「偷膠囊」的功能,就類似於當年的「農場偷菜」,無數中小學生半夜打開手機就為了看看好友的的膠囊熟了沒,這個功能推出不到兩個月就幫助釐米秀積累了 1 億用戶。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從 QQ 秀到釐米秀,從偷菜到偷膠囊, 95 後 00 後青睞的這些功能,似乎和 80 後 90 後沒有太大差別。最大的變化或許就是 80 後 90 後玩不動了,也沒時間玩了,而沒有工作壓力的學生黨依舊樂意在 QQ 裡鬧騰。

對這批更加純粹的互聯網原住民來說,QQ 在他們的童年和青春佔有更大的比重,即便後來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用上微信,對 QQ 的歸屬感依然強烈,就像一位 00 後用戶說的:

QQ 是正房微信是小三這個比喻非常恰當,QQ 適合和自己的老友交流空間互動,微信適合工作用賺錢用。

當然可以逃離長輩視線也是 00 後們選擇 QQ 的一大原因,不用再被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監視」朋友圈,可以肆意地傲嬌惡搞,這是在如今的微信難以實現的。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這和大洋彼岸的 Facebook 類似,這個全球最大的社交平臺正面臨年輕用戶流失的情況。有調查顯示美國青少年中使用 Facebook 的比例已經從 2014 年的 71% 跌至如今的 51%,比起 Facebook 美國年輕人更喜歡 YouTube,Instagram 和 Snapchat,有人把這些年輕人成為「Facebook Nevers」。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有人曾提出這樣一個理論,每一代人成長起後,會不願意跟長輩或者甚至只大幾歲的「中老年」用同樣的社交平臺,而是回去找屬於自己的領地,如今看來這個理論在美國和中國兩大市場都得到了驗證。

QQ 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

如果你一兩年都沒登陸過 QQ ,可能會有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光是 QQ 一級菜單底層圖標就經歷過多次調整,目前 QQ 看點已經單獨佔據一個板塊。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 QQ 看點的入口被放到了 QQ 的一級菜單

反觀微信的迭代則要剋制得多,新增的功能一般會從二級頁面開始找入口,一位曾供職於 QQ 部門的員工認為這是 QQ 轉型缺乏穩定戰略思想的體現。

雖然 QQ 的產品迭代步伐比較大,但其實也沒偏離以年輕人核心的社交生態。2016 年 QQ 正式確立了娛樂化社交的方向,將 QQ 定位為向年輕用戶提供娛樂內容,自此 QQ 的內容屬性就不斷增強。

在 2016 年以來的三屆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內容都是被反覆提及的話題,而這些內容最主要的載體,就是 QQ。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因此影視、娛樂、遊戲、動漫等原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的眾多內容,都能在 QQ 找到入口。另外 QQ 體系下還有 4 個直播產品,包括空間直播、NOW 直播、花樣直播和企鵝電競,短視頻方面則有 QQ 日跡和微視,以及 QQ 看點右下角入口、快手風格的短視頻。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而 QQ 看點可以說是騰訊利用 QQ 孵化出的最成功的信息流產品了。QQ 看點 2017 年 5 月開始進入 QQ 首頁,利用算法做個性化推薦。2018 年 3 月日活突破 8000 萬,兩個月後破億,這個速度已經與今日頭條和百度相當,也讓騰訊有了一款進入信息流「第一梯隊」的產品。

在騰訊發佈的 Q3 財報中,就提到騰訊主要信息流分發平臺的短視頻及小視頻日播放次數達 70 億,還特別強調了新聞信息流服務 QQ 看點受到歡迎。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QQ 看點資訊信息流與短視頻.

QQ 看點之所以能快速增長,一方面是基於 QQ 八億的用戶基數,另一方面則是龐大的社交關係鏈對算法模型的優化,這也是今日頭條不具備的。而且比起微信在信息流內容頻道「看一看」上的淺嘗輒止,QQ 看點可以說是全面擁抱了信息流,並驗證了「社交 + 內容」的模式。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在 QQ 看點超過 1 億的月活用戶中,近 70% 用戶是 95 後,將 QQ 看點看做一個「年輕人的今日頭條」並不為過。

但並不是所有年輕人都能接受 QQ 看點推薦的內容,愛範兒採訪過一位 15 歲的 QQ 用戶 QQ 用戶被問及為什麼,她發來了這樣兩張截圖: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從以上幾張截圖能看到,新聞聚合平臺中的標題黨和擦邊球內容同樣充斥在 QQ 看點的信息流中,此外頻繁的推送消息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用戶體驗,雖然 QQ 看點可以選擇關閉,但要找到這個關閉的入口並不容易。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 搜索引擎上「QQ 看點」的聯想詞

由於 QQ 聚集了中國最多的年輕用戶,而且數據顯示 95 後對使用社交媒體購物的意願明顯更高,對於很多把重點放在年輕化的品牌來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營銷平臺。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今年蘋果最重要的秋季發佈會上就在 QQ 看點上線了專題頁面,而 iPhone XS 系列正式發售當天,QQ 用戶也都收到了這款新機的閃屏視頻廣告。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無獨有偶,小米也為了配合小米 5X 發佈在 QQ 空間商推出了《凡先生的 12 星座照相館》系列短視頻。QQ 空間會利用用戶數據進行個性化的推送,比如給不同星座的用戶制定不同的文案。小米市場高級總監陳詩磊表示:

小米 5X 的價格在 1500 ~ 2000 元之間,適合年輕群體,對這款產品來說 QQ 空間是最好的選擇。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雖然對於很多 80 後和 90 後來說,QQ 上華而不實的功能越來越多,但像釐米秀、興趣部落、QQ 空間和 QQ 看點等功能在商業化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今年 9 月末騰訊啟動的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中,騰訊將 QQ 、 QQ 空間與多項數字內容業務整合進全新的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這也意味著騰訊未來會更加強調「社交+內容」的戰略,QQ 這個筐也許會被塞進更多的內容。

騰訊最老的 QQ 能讓騰訊保持年輕嗎?

作為騰訊歷史最悠久的一款產品,從桌面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QQ 並沒有放棄過新陳代謝,即便在微信快速發展起來後,也沒有真正淪為棄子。

在騰訊最近兩次架構調整中,都涉及了對 QQ 的調整。2013 年 QQ 劃歸社交網絡事業群,全面向移動端進行轉型。而在最近這次的調整中,QQ 的屬性開始從社交向內容轉移。

你知道嗎?QQ是小孩用的,微信是大人用的


無論是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還是面對信息流產品的崛起,QQ 都直接或間接幫助騰訊拿到了重要的入場券。

從這兩年的變化看,未來 QQ 會越來越不像一款社交產品,但就像魏武揮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的 ,為社交產品配上社區功能,是增加粘度和忠誠度的好辦法,而一個純社交的產品或許難逃人人網的命運。

馬化騰在最近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騰訊最痛苦的時刻是養活 QQ,但面臨抖音這樣同時蠶食騰訊用戶時長和搶奪年輕用戶的產品,如今看上去最能一戰的似乎就是 QQ 了

就像馬化騰自己說的,「其實你什麼錯都沒有,就錯在太老了。」幸運的是,騰訊還擁有QQ 這個可以讓騰訊一直「年輕」的產品。

只是有誰會想到,騰訊今年 20 歲了,最「年輕」的依然是這款最老的產品。

用戶在本平臺發表的內容僅表明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本平臺亦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本平臺發佈的信息僅為傳遞、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使用等行為的建議。任何後果均由用戶自行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