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會五年,臨清古城從臨西倉上搬遷到了哪裡?

民國《臨清縣誌》載:“宋(實為金地)臨清故城,在今縣治(指民國臨清縣城,即明清臨清州城)南八里,今名舊縣村,舊志雲宋建炎(南宋建炎間,即金天會五年,時臨清縣已為金地)間患水患,移縣治於曹仁鎮,曹仁鎮即今之舊縣村,今該村左右尚一片瓦礫,村北之北關村即仍沿舊名也。”,這也是為什麼在今臨清市城南會有一個北關村存在的原因。

金天會五年,臨清古城從臨西倉上搬遷到了哪裡?

民國老地圖上的金元臨清古城遺址面積(轉載臺灣網絡)

查臺灣珍藏老地圖裡,清楚標明瞭臨清城舊址(即金元臨清故城曹仁鎮)的佔地面積,可以看出並不大,又查今山東省臨清市新媒體公眾號文章中記載:“臨清縣治遺址(指金元時期的曹仁鎮)位於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舊縣村,文化層距地表約10釐米左右,佔地150000平方米, 出土遺物有泥質灰陶、瓦當、板瓦、罐.......”; 根據資料中的記載來看,金元臨清古城曹仁鎮佔地15萬平方米的話,邊長應該在約300多米,可以看出城池面積並不大。

北宋末年到金初,由於水流的自然選擇和人為疏導等原因,原永濟渠的河道廢棄,逐漸改走了今衛運河的走向。明代官修《寰宇通志》曰:宋熙寧年間,廢臨清(指今臨西縣城南倉上村一帶)為鎮,尋復置,後徙縣東南四十里曹仁鎮,元因之。”;即曰“元因之”,即元代臨清縣治所依然在曹仁鎮,即今臨清市舊縣村一帶。

金元臨清城在明臨清州城南8裡,距汶(指今臨清市區會通河,最早開鑿於元代)、衛二水交匯處尚遠,故縣城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經濟發展緩慢,縣城經濟滯後。

關於金元臨清縣,元代的詩人王冕曾寫下《臨清阻雪》二首,其一曰:“海氣排空雲塞山,北來飛雪苦多寒。柳條捶雪枝枝重,衣帶緣愁故故寬。客路何時無跋涉?世情隨處有艱難。濮州城外臨清縣,今夜留船得夢安。”;其二曰:“一片雪飛寒較多,即看漫地卻如何?競傳暖體須燕王,誰肯停杯慰楚娥?直北大風山欲倒,江南無凍水生羅。臨清不是長安道,時聽凌空響王珂。”

民國《臨清縣誌》又載:“明臨清故城,在今考棚街紙馬巷,洪武二年由舊縣移治於此,未及建城,即遷今治(指臨清磚城,又稱內城,在今臨清市內),紙馬巷南首閣(文昌閣)上尚鑲有縣治遺址四字。”又有清代《堂邑縣誌》記載:“明洪武七年,割堂邑縣會通鄉二里屬臨清。”

金天會五年,臨清古城從臨西倉上搬遷到了哪裡?

明洪武年間臨清舊縣遺址(文昌閣)

金天會五年,臨清古城從臨西倉上搬遷到了哪裡?

明嘉靖年間成型的臨清州城輪廓(民國為臨清縣城)

臨清舊縣民國老地圖轉載自臺灣網絡,明洪武臨清舊縣文昌閣照片來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