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左冯翊丞官印欣赏

印章的历史非常悠久,起源于上古器物的纹饰或铭记。商代逐渐形成雏形。印字的古意是按住人使人跪下服从的意思。最初是一种政治权的象征。古代任免官吏都必须使用印章作为凭好。官吏发布文告,往来公文也要加盖印章。

印章早期与火漆一起使用,在没有发明纸的时候,人们只能把字写在竹筒上。为了不致于泄露,就用绳子把竹筒捆扎起来,在打结的地方凿出一个方形槽,在槽内填入带有粘性的泥丸。最后把印章按在泥丸上,泥丸干燥后,成为坚硬的土块。这是《史记》上记载的“青泥封书。绝大部分的印章铸造分雕琢、洗铸、陶土烧制三种方法。我们发现的最早印章,绝大多数为战国时期。而且非常少,最小的才几克重,与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馆陈列的三方清代金印,每方重达四十多斤,相差非常悬殊。

到了秦代,印章出现严格的规定。只能皇帝的印称为玉玺。为此还设立专门的机构官职掌管印章。汉代的印章最为重要和频繁,是所有印章最有代表性的时期。而极具特点,是印章里最有价值的收藏品。

汉代承秦制,在很多方面沿用秦代方式,普通书文都是隶书,但是印章基本都是篆体字。这也形成鲜明的个性。对研究篆体和古文字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官印,更加重要难得。

近日,深圳雍道文化有幸征集到一枚汉代左冯翊丞佛钮官印。


汉代左冯翊丞官印欣赏


这枚“左冯翊丞”官印为白文。汉代印章行内成为“汉白”,是一枚罕见的官印。左冯翊丞为汉朝三辅之一,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管辖。另外的为京兆尹、右扶风。由于是京官,与帝王非常接近,所以职位相当重要。治所地点是一般在长安,执掌相当于郡太守,辖区相当于一个郡。


汉代左冯翊丞官印欣赏


这枚官印由于数量稀少,因为古代官职的官印不能因为卸任而带走,只能传给下一任来掌管,现在能见到已经是十分难得。该印的铸造成形,重:61.5g 高:5.7cm 直径:2.5cm,为汉官印风格,品相完美,字体精致清晰,无外边,且品级非常高,而且上面的钮,为罕见的佛教观音立像。体现当时佛教文化的盛行,面像也是出乎意料的男像,开脸,形态自然祥和,富态优美,对研究中国的佛教历史有重要作用。不管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收藏价值,都是独一无二、可遇不可求的。

印章的收藏,从来都是大收藏家的首选。因为它里面包含各种信息,从历史民间习俗、文化发展以及宗教精神等内容,仿佛带人穿越历史,打开时空,与古人对话。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也是极其珍贵的。所以,此官印的收藏价值相当大,值得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