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朝代不講“母以子貴”,反而奉行“子貴母死”的恐怖傳統!

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宮鬥劇,裡面都會告訴大家一個世人皆知的通則,即“母以子貴”。想要在皇宮中得到長久的寵愛,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為皇帝生下男性繼承人,並且還要想盡各種辦法把這個兒子推上太子的寶座,直到成為下一位皇帝。

這個朝代不講“母以子貴”,反而奉行“子貴母死”的恐怖傳統!

兒子即位後,在講求孝道的傳統中,皇帝也無法違反他的母親,太后自然成為皇宮中最尊貴的一位。不過歷史上,為了避免這種太后干政的情形發生,就有諸如禁止後宮干政、選擇寒門為後的方式,但除了上述作法,最極端的方式莫過於“子貴母死”了。

這個朝代不講“母以子貴”,反而奉行“子貴母死”的恐怖傳統!

子貴母死”的做法始於漢武帝。漢武帝在巫蠱之禍後,立年幼的劉弗陵為太子。但是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正值盛年,武帝擔心自己死後,會出現“女主顓恣亂國家”的局面,便下令把鉤弋夫人處死。面對大臣攔阻的聲音,武帝只冷冷的說:難道你們忘記呂后了嗎?不過立子殺母畢竟太過血腥,武帝之後,兩漢並沒有延續這個傳統。可是到了北魏時期,“子貴母死”卻成為一項法律制度。

這個朝代不講“母以子貴”,反而奉行“子貴母死”的恐怖傳統!

個制度是由北魏的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創建的。當他決定立拓跋嗣為太子的時候,便賜死了拓跋嗣的生母劉貴人,並且親自對拓跋嗣解釋這麼做的原因,就是要效法漢武帝的做法,避免外戚干政。拓跋珪這個決定跟北魏的歷史發展有關,北魏初期,尚未確立一套傳承製度,又因為賀蘭、獨孤、慕容等部落聯盟,世代通婚,儲君的策立與登基往往依賴母族的強大,可謂“母強子立”。道武帝即位後,先用戰爭手段強制離散母族賀蘭部、妻族獨孤部、祖母族慕容部等大部落,然後逼死自己的母親賀蘭太后,最後賜死太子拓跋嗣的母親劉貴人,這一切就是要斷絕外戚干政的可能,穩定北魏的君位傳承。

這個朝代不講“母以子貴”,反而奉行“子貴母死”的恐怖傳統!

以從道武帝開始,凡是兒子被立為儲君的嬪妃都要賜死。可是這種恐怖的制度,雖然換得了北魏穩定的君位傳承,但又使得嬪妃們都不願意生太子。《宣武靈皇后》這樣記載:“椒庭之中,以國舊制,相與祈祝,皆願生諸王、公主,不願生太子。”因為害怕自己的孩子會被立為太子,妃嬪們都焚香祈禱生的是王爺或是公主,但在沒辦法確保是否孩子會變成太子,所以妃嬪們採取了更乾脆的方式,自行墮胎,這樣不用擔心了,所以孝文帝竟然只留下孝明帝一根獨苗,差點絕嗣。

這個朝代不講“母以子貴”,反而奉行“子貴母死”的恐怖傳統!

魏這套“子貴母死”的制度實施了七代,歷時一個世紀之久。直到北魏宣武帝元恪,他篤信佛教,不忍殺生,這才使得生母胡充華沒有被賜死,併成為皇太后。至此,“子貴母死”才終於被取消,後宮妃嬪們也不再因此而人人自危!而我個人覺得,作為這種做法的創始人漢武帝,卻是有點矯枉過正了,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