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界“独孤九剑”小丽已双手奉上

起初,坚决不信、誓死不从

然后,开始怀疑、摇摆不定

接着,看到甜头、丧失理智

最后,侥幸作祟、落入陷阱

防骗界“独孤九剑”小丽已双手奉上


分析这么多期电信诈骗手段,

大家还是一次次 “被坑”

近日,

家住东丽开发区的孙女士给大家讲了生动的一课

关于被骗与防范,了解一下


防骗界“独孤九剑”小丽已双手奉上


防骗界“独孤九剑”小丽已双手奉上

相同套路 贪心作祟


“只要流量、人气和祝福,返现力度超乎你的想象。”

“有想法的赶紧了,活动今晚结束,看到、路过、不要错过……”


2018年11月11日,家住东丽开发区的孙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这样的信息。对方以公司推广为由,声称只要转账并留言“祝福话语”就能得到5-10倍的返现。因不熟悉对方,孙女士起初并不相信此事,便选择无视。

随后,一条条在朋友圈的广告,一张张跟风获利的截图……

看到这些,孙女士再也不淡定了,私聊对方得知活动还在进行中时,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银行卡内的3332元悉数转给了对方。

结果可想而知,不仅没有得到返现,还“喜提”对方拉黑处置

冷静下来的孙女士来到了公安东丽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三大队进行报警求助。接报后,三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并在分局网安支队、开发区派出所的配合下开展侦查,同时,根据银行提供的账目信息发现被骗的现金在广东被人取走,便赶赴当地。

防骗界“独孤九剑”小丽已双手奉上

警方奋战 狡猾逃犯

“取款人是一名年轻男子,20岁出头,偏瘦……”


侦查初期,专案组民警调取了嫌疑人银行取款的录像,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锁定了该嫌疑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三名男子均有重大作案嫌疑。

进一步工作,专案组得知取款的嫌疑男子姓周,他与两名老乡受雇于一名绰号“鸣哥”的中年男子,当电信诈骗得来的钱款进入银行卡后,“鸣哥”会联系周某等三人取款,在提取到现金后,给予他们一部分“提成”,剩余部分则由“鸣哥”拿走。

捋清该团伙作案规律后,专案组决定择机收网。然而,几名犯罪分子似乎有所察觉,开始分散居住在不同的住所,给抓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防骗界“独孤九剑”小丽已双手奉上

团伙落网 真相大白

充分论证抓捕方案,并经过数日的艰苦蹲守,专案组民警于2018年12月1日上午在某酒店房间内将四名会合的嫌疑人当场抓获,并缴获汽车1辆,手机5部,银行卡20张及现金6000元。

嫌疑人李某:

“我们老家这边有人专门通过网上进行骗钱,如果骗来钱,再有人通知我,我就安排周某等三人去取钱,通常取一万提500,取的多提的多……”


嫌疑人梁某:

“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大电信诈骗案件的查处力度,‘一线取款’的团伙成员基本都被抓了,此次参与作案的周某等人才‘入行’一个多月,不想就被南下的天津警方抓获了。”


目前,警方已将四人押解回津,并初步核实涉案金额高达200余万元,此案目前正在进一步审讯中。

防骗界“独孤九剑”小丽已双手奉上


变异的不止有毒液,

还有各种电信诈骗手段。

小丽准备了一整套武功套路,

堪称防骗界“独孤九剑”,

擦亮双眼、撸起袖子,学起来吧!


防骗界“独孤九剑”小丽已双手奉上


防骗界“独孤九剑”小丽已双手奉上


【第一式】谨防共享单车“二维码扫码”诈骗【第一式】谨防共享单车“二维码扫码”诈骗

不法分子将共享单车的收款二维码偷换成个人收款账号或者含有病毒链接的二维码,客户扫描后,有可能将押金或费用直接转账给不法分子。如果为含有病毒链接的二维码,客户下载后,手机中的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或被非法窃取。

  • 谨慎扫描各类二维码,切勿轻易支付或转账;
  • 不要贪图小利,不要下载来源不明的应用;
  • 妥善保护银行卡号等信息,不要泄露或以明文保存在手机中。

【第二式】谨防伪基站“送话费”套密码【第二式】谨防伪基站“送话费”套密码

某用户接到一条很像运营商服务号发出的短信,声称只要点开短信里的链接就可充值话费之后送话费。他随手点开链接,根据提示输入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号。

实际上,这是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群发的伪服务号短信,用户输入个人信息后,该手机的后台就被植入木马软件,窃取机主的银行卡密码,然后网上购物套现。

  • 收到赠送话费的短信,应致电运营商正规服务号,确认后再操作。

【第三式】谨防升级版伪基站诈骗谨防升级版伪基站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发送含有假链接的短信通知,要求客户点击链接办理核实身份的业务。短信内容大概是:“尊敬的用户,由于你的账户未核实,已限制账户支付,请进入xxx网站,我行归类核实恢复后可使用。【XX银行】”

注意了!一旦你点击链接,按照提示录入了卡号等银行卡信息,不法分子就会通过网银等手段迅速卷走你卡上的资金。

  • 不要轻易相信网络发来的短信链接,也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
  • 凡是非银行官方的网址链接,都是疑似诈骗的钓鱼网站。

【第四式】谨防骗子冒充公检法诈骗

不法分子主动拨打客户座机或手机,冒充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号称客户涉嫌洗钱、证件被贩毒分子利用、触犯国家法律等,要求对电脑进行安全检测。紧接着,不法分子会要求客户在网上下载、运行不明软件,并关掉电脑显示屏,将UKEY插在电脑上,又以各种理由让客户输入相应数字,最后要求关掉手机,不允许向家人及朋友透露。

实际上客户下载的不明软件是木马病毒,不法份子通过该病毒获取到客户的密码并可远程登录到客户电脑,以远程操作专业版转账或下载证书,通过移动证书进行转账。

  • 不要轻信来电转语音的电话,凡是来电直接转语音提示的电话都是不法分子电话;
  • 不要在陌生人的要求下随意下载不明软件;
  • 不要在插入UKEY的情况下,关闭电脑任由陌生人远程操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