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孩子“当家”的权利

还孩子“当家”的权利,是对孩子独立性的尊重,是为孩子成年后的独立生活打好基础。做父母的需要尽到辅助、引导的职责,而不能越俎代庖、强加于人。否则反而会制约孩子成长的步伐。有一部孩子们都喜欢看的美国电影叫《小鬼当家》。故事说,只因爸爸妈妈的一个小小疏漏,却让凯文尝到了“当家”的快乐。孩子萌生了“当家”的意识,说明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还孩子“当家”的权利

让孩子“当家”,就是站在“远处”观察孩子,只要不超出基本原则,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干涉、指责。孩子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家长指导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多用商量的口吻,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意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都想尽办法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在家长群里,甚至在暗暗较劲儿,你给孩子一周报三个班,我就悄悄给孩子一周报五个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心愿,没有一个父母不为孩子好。

还孩子“当家”的权利

为孩子好,为什么就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喜欢不喜欢报班、喜欢报什么班,为什么不给孩子点“自主权”?或者能不能让孩子在休息日有足够时间“玩”,引导孩子在玩中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在玩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上学、报班是学习,这叫做“读万卷书”;还有一种学习,叫做“行万里路”。为增加孩子阅历,在孩子放暑假、放寒假的时候,作为父母,就要想办法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到“外面的世界”看看。选择出行路线,要去的景点和国家时,可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父母只是“做好参谋”,这样孩子才有独立的意识。

还孩子“当家”的权利

孩子长大的过程,总希望被重视。孩子眼里的被重视,就是说话大人听,就是兜里有一定数额自己能做主的钱,就是能约同学来家里玩,就是有自己的“隐私”,就是能大声说“不”。就算有些想法有些“出格儿”,却是孩子自主意识的萌发,说明孩子一天天长大,提醒家长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家长要珍视并引导这些想法。还孩子“当家”的权利,是对孩子独立性的尊重,是为孩子成年后的独立生活打好基础。做父母的需要尽到辅助、引导的职责,而不能越俎代庖、强加于人。否则反而会制约孩子成长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