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本文作者黄强

《宋代有绿嫁衣吗?用错了“绿肥红瘦”》一文刊发后,引起读者关注,有网友表示,你的观点错了,宋代有绿色服饰,流行红绿配,结婚可以用绿嫁衣。能提出不同意见,非常好。但是他们提出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只有一张宋代皇后穿绿衣的图片,由此说明绿嫁衣。未免有点牵强附会,因为一张宋代皇后穿绿衣并不能得出宋代流行红绿配的审美倾向,更不能得出宋代有绿嫁衣的观点。

这里再次强调我前一篇文章的观点,宋代有绿色服饰,绿色在宋代不是高贵色,宋人结婚新娘不穿绿嫁衣。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宋代没有绿嫁衣。

我的文章并不否认宋代有绿色服饰,何以其他人一再强调宋代有绿色服饰?似乎我否定宋代有绿色服饰,说明他们压根没读懂我的文章及其观点。下面我再来梳理他们的观点,并一一解答。

一、宋代确有绿衣服,但是并不表示流行,更不代表有绿嫁衣

宋代确实有皇后穿青衣(注意不是绿衣)、蓝衣的情况。宋代皇后、嫔妃有多种服饰,多种色泽,也依其款式(种类)、服色而分尊卑。即不同种类的服饰,服色是有尊卑高低之分的。《宋史·舆服志》记载:“后妃之服,一曰袆衣(祭服),二曰朱衣,三月礼衣,四曰鞠衣。妃之缘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裹,妣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各带以青衣之,白玉双佩,黑组,双大绶,小绶三,间施玉环三,青□【革+蔑】、舄,舄加金饰。”命妇服“翟衣,青罗绣为翟,编次于衣与裳。”宋人聂崇义《新定三礼图》记述的更为详细。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1,宋仁宗皇后坐像,着深青色服】

袆衣是“三翟”之一,位居诸服之首,相当于帝王冕服。其色用黑,剪帛为翟(野鸡)形,上施彩绘,缝缀于衣以为纹饰。汉代以绀色代黑,南朝恢复黑色,隋唐以后用深青(深青其实不是绿色,是蓝黑色)。朱衣用于后妃南郊祭祀,红色衣服。鞠衣是后妃的礼服,祈告桑事,面料用黄,衬里用白。此外,展衣为后妃、命妇朝见帝王及接见宾客,表里用白色,无文彩等等。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2,《知否知否》海报】

为什么祭祀用青色衣?这与阴阳五行有关。东方属木,木色为青,用于青,以顺时气。《礼·月令》:“孟春之月,(天子)衣青衣,服苍玉。”汉代郑玄注云:“皆所以顺时气也。”青色成为宋代皇后袆衣的服色,完全是为了顺应时节,与东郊春祭迎气吻合,帝王、百官春祭也着青色衣。其他祭祀中也有黑色衣,因此,宋朝皇后着深青色祭服,并不说明宋代绿色为尊贵之色。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3,宋代皇后袆衣展示图】

宋仁宗皇后着深青色交领大袖花锦袍服,是宋代皇后像中最特殊的一幅,旁边是盛装宫女。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说:“照制度各衣随礼节需要穿着不同,颜色绣纹也因之而异。衣上花纹多织绣两雉,并列成行,称‘摇翟’。”“宋代朝服礼制中定下的式样,平时穿着可并不这样繁琐。”

史书记载说明,后妃服饰有等级差别,一是后与妃本身等级不同,其服饰有差别;二是后、妃本人的服饰中也有参加不同礼仪活动,所穿服饰等级的差别。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4,深青色,貌似绿色,其实是绿色+蓝色】

何为青色?绿色+蓝色=青色。古人有“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之说,按照色彩学概念,绿色不等于青色。

《宋代有绿色嫁衣吗》从未否定过古代服饰有绿衣裳,官服本来有绿袍也属正常。仅凭北宋皇后穿深青色衣就说明宋代流行绿色、有绿黄配、有绿嫁衣,这种推理的逻辑是混乱的,由甲到乙,再由乙到丙,三者缺乏必然的联系。宋代皇后服饰中还有蓝色衣,依照网友(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逻辑,同样可以推理,宋代有蓝色衣,流行蓝色,有蓝红配,因此有蓝嫁衣。请问这样的推理是否可以成立?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5,宋神宗皇后坐像,着蓝色服】

二、绿色不是高贵色

皇后有深青色衣裳,命妇也有绿衣裳?是否宋代,乃至隋唐时期绿色超越了红、绯、紫色,成为高贵色?成为高品级官员的服色?

命妇以其丈夫的官职而穿对等的服饰,其官服有品色之别。南北朝北周服色用五色或红、紫、绿等色,且镶滚以杂色的领边和衣裙,称之谓品色衣。《周书·宣帝纪》载:“大象二年诏天台侍卫之官,皆着五色及红紫绿衣,以杂色为缘,名曰‘品色衣’,有大事与公服间服之。”至隋,形成了官服品色制度,把颜色施之于官服上,并按色区别等级。《文献通考》曰:“用紫、青、绿为命服,昉于隋炀帝而制定于唐。”朱熹曰:“至隋炀帝巡游无度,乃令百官戎服从驾,而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资治通鉴》曰:“大业六年(610)十二月,上以百官别驾,皆服袴褶,于军旅间不便。是岁始诏从驾涉远者,文武官皆戎衣。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丝;胥使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6,《知否知否》中绿衣裳】

宋代沿袭唐制以服色来分别官职的大小。《宋史·舆服志》规定:“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到了元丰间服色略有更改,“四品以上紫,六品以上绯,九品以上绿。”紫有油紫、北紫之分。油紫色重而近乎黑,仁宗后期以重色紫为贵,即油紫。时有染工自南方来,以山樊叶染紫以成黝,即是此色。北紫极鲜明,与绛色极相近,按大赤曰绛。中兴以后以赤紫御受的紫色,即北紫,因而臣僚们无敢以此色为衫袍者。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7,宋代大足石刻穿绿襦裙的劳动妇女】

宋代服色特别之处在于借紫及借绯。就是依官论,只能着其本等的服色,但如出外当节镇或奉使的官员可借着紫色公服。又如知防御、团练、刺史原为衣绯者可借紫,衣绿者可以借绯;太宗时,亦有京朝官衣绯或衣绿者满二十年,可以赐服色。大抵以秩卑而职官者称“借”,亦有出于特殊而“借”的,不过在正式名衔上应写明是“赐”或“借”。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8,唐五代宋初品色服制表,摘自《宋代汉族服饰研究》一书】

史书已经说的很明确,唐宋时期,青绿色通常是低品级官员的服色,期间虽有变化,绿色最高也就六品,从未超越过紫色、红色、绯色成为尊贵之色。宋代有借色制度,称为借紫、借绯,从未有借绿、借青之说(青与绿很容易搞错)。因为青绿色就是低级的颜色,何须借?屈尊就卑,大概很少会有人这么做。对于古代服饰制度不了解,就信口开河说绿色是尊贵色,流行色,社会推崇,请问有史料依据吗?有媒体甚至说隋唐就流行绿色,依据何在?说唐代流行绿色,宋代流行红绿配很容易,但是如果没有史料支持,举不出相应的典籍记载,那就是道听途说,也可以斥之为胡说。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9,《知否知否》剧照】

即便元朝、明朝,绿色仍然是低品级的服色,从未高贵过。《元史·舆服志》《明史·舆服志》中八品九品皆服绿。哪部典籍可以证明宋代的青绿色是高官服色、高贵服色?网友可能会说:宋代皇后穿绿衣就可以证明(请注意,宋代皇后着深青色服饰,不是绿衣)。后妃的服饰有多种,服色有多样,不是每一种服色都是高贵色,何况颜色、服色有禁忌,皇室的东西也不是民间都可以使用的,擅用就是僭越,僭越可以治罪,严重者就是死罪。因此,以为皇室、后妃使用的,电视剧就拿来给民间人士,或者官宦人家使用,那也是错误的。至于把深青色当成绿色,那更是没搞清楚概念,有臆断结论,未免太草率了吧。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10,媒体关于宋代皇后绿色衣裳的截屏】

2017年我在拙著《中国服饰画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年8月版)中有专章论述古代服饰颜色崇尚、服色禁忌。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六记载:“太平兴国中,李文正公昉尝举故事,请禁品官绿袍。举子白苎不得服紫色衣;举人听服皂,公官吏、工商、伎术,通服皂白二色。”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这两本史籍说明两个问题:1)百姓职业、身份不同,穿着衣裳有规定,不能乱穿衣。2)绿色官袍,曾经遭到北宋名相李昉的反对,建议禁穿绿袍,禁举子穿紫色衣。说明当时存在乱穿衣的情况,违背了社会等级服色规定。紫衣、绿袍都属于官服服色,社会人士岂能随意擅用?官服如此,皇室后妃的深青色衣又岂能私用?因此后妃服色不能佐证宋代人家可以随意效仿,更无法说明宋代有绿嫁衣。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11,媒体关于流行红绿配婚服截屏】

光明日报等媒体微信发布的宋代皇后着绿色衣,“红绿”配信息,对比史籍,就知道错在那里了。原本就不是绿色,而是深青色。他们混淆了概念,搞错了青色与绿色,又进行了一番想当然的逻辑推理,煞有其事,一本正经。

前一篇文章从服饰等级、服色尊卑、审美趣味等方面说明宋代没有绿嫁衣,此文再次用史料来佐证,两文可以对照阅读。《知否知否》中的服饰舛误当然不只是绿嫁衣,还有凤冠僭越、穿越等诸多问题。

深青色不是绿色 盛明兰穿错绿嫁衣 知否知否?

【图12,本文作者出版的部分服饰史专著书影】

说明:本文系服饰史学家黄强教授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联系作者微信njhuangqiang。

黄强黄不息2016年、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

黄强,字不息。金学家、服饰史学家、文艺评论家。已出版《金瓶梅风物志》《中国服饰画史》《服饰礼仪》《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消失的南京旧景》等著作15本。

新著《古代服饰与时尚》《古代军戎服饰》,2019年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