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十一)古印度文明的更迭與延續(續)

約公元前2000年,一些操印歐語系的人群,大致從歐亞中部草原和黑海、裡海沿岸,開始四處遷徙。向南一路劫掠的那部分部族,有的沿途留下,有的繼續前行。約公元前1800年,這些部族中自稱“雅利安人”的一支,從現在的伊朗、阿富汗,超過興都庫什山之開伯爾等山口,就來到了印度河流域西北部,在那裡,碰到了皮膚棕-黑、鼻子扁平的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將這些與自己迥然不同的人,稱為“達薩”,認為他們樣貌醜陋,說著“邪惡”的語言,隨即,對他們進行激烈的征服和驅趕戰爭,一直持續了許多個世紀。

自從發現了印度這塊好地方,雅利安人帶著他們的馬拉戰車和牛羊畜群,一波接一波地湧進來,成為“城市摧毀者”,他們劫掠並佔領達羅毗荼人的城鎮和村莊,“達薩”或遭殺戮、或被趕走、或被奴役。曾經創造過輝煌文明的達羅毗荼人,整體上講算是比較溫順的部族,從他們所建城鎮沒有防禦設施,可以看得出來,內部少有大規模的爭戰,當面對好戰而殘酷雅利安人的進攻,就遭遇到滅頂之災了,其本已趨向衰落的文明被毀,一部分成為雅利安人的奴隸,一部分被迫大逃亡,東部恆河流域的平原也不能立足,只好去到了德干高原的東南部山區,那裡自然條件惡劣,且有溫迪亞山脈為屏障,這才得以生存下來,達羅毗荼人以外的部分“達薩”,就是那些棕色人種(也稱澳大利亞人種),印度最早原住民中的一部分,也逃到了那裡,有些則是很前早就在了。

雅利安人在征服與驅趕“達薩”的過程中,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進入恆河流域,發現恆河流域條件還要好於前者,就佔據這塊平原地帶,開始了相對定居的生活。古代雅利安人一直沒有佔領溫迪亞山脈以南,屬於德干高原的南部印度,而只是在北部印度的恆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發展。他們最初以畜牧業為主,馴養的家畜有牛、馬、羊等,尤以牛最為重要,經常進行“為了得牛”的掠奪戰爭,馬主要用來拉車作戰,可能是從遷徙路上學來,得以輕易戰勝秉性溫順的“達薩”,對“達薩”的屠殺,則顯得有點過分了。同時,因達羅毗荼人曾經存在相當高度的農耕文明,某些部族爭取到與雅利安人平等關係,相互之間遂有種族和文化上的融合,達羅毗荼人所創文明中的諸多因素,後來被雅利安人所吸收。

雅利安人活動歷史的部分內容,記載於後來的吠陀聖典當中。“吠陀”的意思是“知識”、“啟示”,主要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四部,先是口口相傳,後用比印度梵語更為古老,稱做吠陀梵語的文字寫成,與“吠陀”對應的歷史時期,就是印度所謂的吠陀時代。其中,《梨俱吠陀》最古,有關內容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形成,全部編成於公元前900年左右,後來就把公元前1500-900年這段,稱為梨俱吠陀時代或早期吠陀時代。《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大體形成於公元前900年左右,《阿闥婆吠陀》最晚集結完成於公元前600年左右,就把公元前900-600年這段,稱為後期吠陀時代。

足跡(十一)古印度文明的更迭與延續(續)


根據上述典籍的描繪,可見吠陀時代的主要特點,就是戰爭非常頻繁。早期吠陀時代的戰爭,剛開始主要在雅利安人與“達薩”之間進行,後來,在雅利安人各部落之間,也不斷髮生掠奪財富和爭奪土地的戰爭,並且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從前期吠陀時代的末葉,到後期吠陀時代之初,雅利安人陸續進入農耕社會,鐵的使用逐漸普及,除了種植大麥、小麥等農作物,水稻也逐漸得到栽培,蓄牧業繼續發展,牛仍然具有很高地位。而持續不斷的戰爭掠奪,給雅利安僧俗貴族帶來巨大財富,其權勢也相應地不斷增大,原先經濟上平均、政治上平等的氏族社會,慢慢地出現裂痕並走向終結。

在後期吠陀時代,隨著雅利安人在印度取得絕對統治地位,其在數量上卻屬於少數派,而要統治廣大的下層民眾,自然就需要是讓廣大民眾相信,人是生而不平等的,人在現世的社會地位、各種遭遇,都是前世註定、不可違背的事情,按照神的安排就行了,沒有必要與命運抗爭。那麼神所安排的社會地位不同,就在現世中形成了嚴格區分等級的種姓制度。

種姓在梵語中稱為“瓦爾納”,意為色、種、質。種姓系統級制度具體如下:第一等級叫做“婆羅門”,是獨攬宗教事務的祭司階層,其在社會中的地位最高,有些可以參與政事;第二等級叫做“剎帝利”(羅惹尼亞),是以部落首領為首的武士集團,手中掌握著軍政大權;第三等級叫做“吠舍”,指的是有公民權的雅利安平民,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等;第四等級叫做“首陀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以及一些貧困的雅利安人,他們中的大多數屬於無公民權的奴隸。此外,還有進不了種姓的一種人,就是作為“不可接觸之人”的賤民(旃荼羅),多為印度最早原住民中的棕色人種,其他四個種姓的人不與他們交往,喝水不能共用一口井,賤民踩到其他種姓人的影子會被處死。

(種姓制度現已廢除,但殘餘影響仍在且深。)

“婆羅門”階層獨攬宗教事務,他們所奉行的宗教,稱作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源自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吠陀教”,其經典即前面所提到的吠陀四書。

在吠陀教主張多神信仰,名義上地位最高的,是具有“天國統治者”之稱的伐樓那神,他是支配自然萬物、維護社會秩序的“大王”、“牧主”,但對此神並不看重。重要的大神主要有四位:(1)戰神兼雷神因陀羅。他是雅利安整個部落的保護神,具有絕對權威和最大職責,保護子民不受侵犯,而且四處征戰、開疆拓土,為子民們贏得牧場、牛羊和奴隸;(2)祭司和火神阿耆尼。他是雅利安人家庭的保護神,為家庭成員提供火種,用來做飯、取暖、燒荒、耕作,以及恐嚇和驅散野獸,家庭成員們要崇拜火神,圍坐在一堆堆祭火四周舉行儀式祈福;(3)酒神蘇摩。他是戰神因陀羅和火神阿耆尼的得力助手,因陀羅喝了蘇摩酒,就能勇氣倍增所向無敵打勝仗,阿耆尼喝了蘇摩酒,火勢會更旺招來各路神靈賜福;(4)童神雙馬。他也是戰神因陀羅和火神阿耆尼的得力助手,幫助因陀羅治療戰場上的傷兵,協助阿耆尼保護家庭成員免遭病痛折磨。

上述四位大神中,尤以戰神兼雷神因陀羅地位最高,能力最大,是他南征北戰、打敗敵人,而工藝神陀溼負責製造武器,三個利普神為他製造戰車,他還劈開他劈開大山,使被困在石頭裡的水噴湧而出,奔騰著流向大海,形成包括“聖河”恆河在內的七條大河,又用金剛杵掘開河岸,使七河之水隨意流淌,灌溉農田,滋潤牧場。除了上面這些神靈,雅利安人還崇拜太陽神、月亮神、風暴神、河流神等等。其宗教儀式中,吸收了達羅毗荼人的洗浴成分,通過淨身洗去髒物和雜念,這也與印度氣候炎熱有關;很多人圍著祭火膜拜神靈,祭司口中唸唸有詞,吟唱著歌頌神靈的詩篇。

婆羅門教在奉吠陀為“天啟的經典”的同時,後來又新創作了梵書、奧義書等,成為一個比較完備的宗教體系,其中,吠陀是用於祭祀歌頌神靈的詩篇;梵書是對祭祀儀式的規定,以及對祭祀儀式、頌神詩篇所作的解釋,奧義書原為梵書之一部份,因其思想卓越而獨立出來。

足跡(十一)古印度文明的更迭與延續(續)


婆羅門教之初主要有三大教義:(1)“吠陀天啟”:即吠陀歌頌神靈的宗教詩篇,被看作是神的啟示,成為對神崇拜的理論基礎;(2)“婆羅門至上”:這也是神的啟示,把人們嚴格劃分為四大種姓和賤民,前三等級的主體為雅利安人,享有宗教的再生權,死後可以轉世,作為祭司階層的婆羅門,地位最為崇高;非雅利安人為主體的奴隸“首陀羅”和賤民,神只讓他們活一生,死後不再轉世,這些都是神的旨意;(3)“祭祀萬能”:是指在神與人的關係中,人對神祭祀系宗教第一目的,天神、人、世界皆因祭而存在,天神也不能不受祭祀的約束。婆羅門的宗教儀式,包括祈願、讚歎、供牲、祀火、唸誦等等,並可以通過修禪定(瑜伽功)的冥思式修行,以求得與神靈接觸、共住,因所修功力的深淺不同,死後所住的天界也不相同。

與新的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特別是宗教辯思不斷深入,婆羅門教也隨之創新發展,體現在奧義書中主要有兩點:(1)真心的梵我論:“梨俱吠陀”中具有一元傾向的創造宇宙之神,經同奧義書加以理論化,使之成為宇宙的本原,為神秘的大實在,稱之為“梵”,當其顯現為人格化的神,他就是梵天。而人的生命的本質稱為“我”,在生死輪迴的過程中,人在迷惘中敬神、修行和探索,就能夠體會到“我”與“梵”原是同一,故說“我者梵也”,達到了這種梵界,就是“最高的歸宿,最上的妙樂”。(2)業力的輪迴說:是人生死輪迴的歷程中,現世的“我”受到自身行為的限制,則“我”之未來的身分如何,取決於現世“我”的行為也就是“業力”。奧義書將業力說與真我論相結合時,就認為雅利安人、首陀羅人都不過如此,只要憑藉修行而悟到真“我”,都能進入到永世不死、無窮輪迴的梵界,反之現世的“我”因自身修為業力低下,都將失去永世不死、無窮輪迴的資格。這一點似乎吸收了佛教的某些觀點,為婆羅門教發展成為印度教提供了契機。

婆羅門教對原先吠陀教諸神及其地位,進行了一些變通和調整,主要崇拜三大神:(1)梵天。這是新創造的一個大神。吠陀教中對宇宙的創造者缺乏明確界定,婆羅教對這個問題作出了闡述,稱梵天是宇宙的創造者和最高主宰,世界萬物皆為梵天所創,而且只有梵天是實,其他一切皆為虛幻,現世“我”只有修行到最高境界,才能與梵天同住;(2)毗溼奴。原為吠陀教中的太陽神,到婆羅門教時地位提高,成為維護宇宙的大神。說大神毗溼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盤繞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當宇宙循環的週期一“劫”(相當於人間43億2千萬年)之始,毗溼奴一覺醒來,從他的肚臍里長出的一朵蓮花中誕生的梵天,就開始創造出世界,毗溼奴負責維護世界,但到了一劫之末時,大神溼婆將世界毀滅,大神毗溼奴反覆沉睡、甦醒,宇宙不斷循環、更新。(3)溼婆。前身是吠陀教中的風暴之神魯陀羅,吸收了達羅毗荼人原有生殖之神“獸主”的成分,在吠陀時代已成為天神樓陀羅,到婆羅門教中就演變成溼婆,兼具生殖與毀滅、破壞與創造雙重性格。他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噴出毀滅一切的神火,世界一劫結束時,他毀滅世界,之後世界重生。他是苦行之神,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煉苦行,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力量。他也是妖魔鬼怪的統帥,妖魔鬼怪都受制於他。他還是舞蹈之神,創造剛柔兩種舞蹈,被譽為舞王。

婆羅門教屬於多神教,但有了一個創造宇宙的神。這些神讓宇宙輪迴,也可讓人的生命輪迴,人在現世的業力之因,又成為來世報應之果。神把現世的人分成不同的等級,規定了各自遵循的行為規範,也就是所謂的“法”(達摩),各個等級只有按照這種“法”行動,才能得到所謂的“善”報。為了表示對諸神的敬奉,婆羅門教主張殺生祭祀,甚至殺人祭祀,這體現了婆羅門教的野蠻性。

在古印度整個吠陀時代的9個世紀當中,相較於之前達羅毗荼人創造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顯然相差太遠,除了雅利安人對“達薩”的殺戮、驅趕、奴役,以及雅利安人之間相互爭戰,雅利安人的吠陀教、婆羅門教,同樣充滿原始與野蠻。印度河流域輝煌不再,次大陸的向恆河流域轉移,南部印度則仍然落後。公元前517,波斯帝國佔領西北部,當地居民為外族所統治。

公元前600-400年,雅利安人主要在恆河流域,開始建造一些城鎮,創立一些奴隸制邦國,爭霸奪得混戰不堪,史稱列國時代。這些邦國中的“十六大國”分別是:鴦伽、摩竭陀、迦屍、居薩羅、跋祇、末羅、支提、跋沙、居樓、般闍羅、阿溼波、阿般提、婆蹉、蘇羅婆、乾陀羅、劍浮沙。其政體包括君主制和共和制兩種類型並存,君主制的象徵是世襲的王權,共和制的國家是貴族共治,在“十六大國”中,只有拔只和末羅兩國是貴族共和國,其餘都是王國,主要有迦屍、居薩羅、摩竭陀、跋沙和阿般提等國,迦屍很早被居薩羅吞併,後四個是當時所謂的“四大強國”,以摩竭陀的勢力最大,後來其他三強都被摩竭陀吞併了。除了這“十六大國”之外,還有一些小國或自治族,例如釋迦、毛利耶等,林林總總有二三十個。

當其亂世之際,婆羅門教橫行,廣大民眾陷入苦海,反對婆羅門教的派別開始出現,如耆那教等,但影響最大的當屬佛教。佛教的創立者是釋迦小國的太子,屬“剎帝利”種姓,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傳說釋迦牟尼在29歲,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時在一棵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創立佛教,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

足跡(十一)古印度文明的更迭與延續(續)


佛教產生的社會基礎,是隨著一些城市的出現和商品貿易,“吠舍”階層積累起很多財富,雖然不是什麼貴族,在社會上的地位卻日益提高,特別是建立邦國后王權得以伸張,以王卿貴族為代表的“剎帝利”等級,更是極力反對“婆羅門至上”。無力改變苦難處境的廣大民眾,也希望在宗教領域找到一條出路,尋求一點安慰。因此,很多人對婆羅門教提出了質疑,為佛教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佛教在反對婆羅門教的三條綱領方面,核心是反對“婆羅門至上”,把等級劃分重新調整,原居第二等級的“剎帝利”變成第一,原先第一等級的“婆羅門”變成老二,其他的不動,但常把“吠舍”稱為長者或居士。所謂“眾生平等”,是為了扳倒“婆羅門”,聯合其他力量時的宣傳而已。

佛教關於宇宙、眾神、劫數、輪迴、修行、業力、因果等,基本照搬婆羅門的那一套,沒什麼新鮮東西,唯一的區別就是反對“婆羅門至上”,重新排一下座次。為了維護“剎帝利至上”,佛教也跟婆羅門教一樣開始忽悠,形成所謂的“四諦說”:(1)苦諦。講人生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盛之苦,是為“八苦”;(2)集諦。講人生受苦的原因,都是由於“欲愛”而集起,有了欲愛的時候,一有表現就要造業,一造業就要產生果報,有了果報就要有輪迴,一輪迴就要重新受苦。(3)滅諦。講的就是涅槃了,說要解脫人生諸苦,證得“真理”(阿羅漢果),達到涅槃境界。涅槃境界就是現世的人死了後,既不再生也不再滅,超脫生死果報的一種境界。(4)道諦。講修行的方法,有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正道”。佛教的“四諦說”是在對種姓等級重新排了座次之後,再要求人們各自認命,意思是:你的苦我佛是瞭解的,苦的根源是因為你有欲愛嘛,滅了自己的欲愛去修行,到時候一死百了,就不用再為後世操心了。佛教雖然打出過“眾生平等”的口號,其實是和婆羅門教一樣的混蛋邏輯,當後來伊斯蘭教徒在印度把佛教滅掉,反而是婆羅門教吸收佛教的騙子理論,然後換了個名字叫印度教了。

古印度列國時代,歷經爭霸兼併,後來摩揭陀獨大。該國建於公元前544年,勢力擴展到恆河流域,公元前450年定都華氏城,公元前413年被難陀難陀推翻。公元前325年,東征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從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設總督並留下一支軍隊,旃陀羅笈多率領當地人民起義,驅逐馬其頓人。公元前321年,旃陀羅笈多攻佔華氏城,廢掉難陀王,自立為摩揭陀國王,因旃陀羅笈多出身於養孔雀的家族,史稱孔雀王朝,共有9任國王。賓頭沙羅統治時期,孔雀王朝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孟加拉灣、德干高原,成為古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大帝國。第三任阿育王在位(公元前273年-前232年)期間,他殺死99個兄弟奪得王位,發動戰爭使數十萬民眾喪命之後,選擇了皈依佛教,並將佛教定為國教,同時寬容耆那、婆羅門、阿耆昆伽等宗教,使印度出現了短暫的興盛局面。阿育王死後,印度重歸分裂。公元前230年,安達羅王朝在南部德干高原建立,延續到公元225年,南印度還建立了羯陵迦等國;西北部則被波斯人、塞人佔領。公元前185年,孔雀王朝的普西亞米陀將軍趁閱兵之機,殺掉了最後一位國王普里哈多拉達,次年創立巽加王朝,其一方面彈壓佛教,一方面致力復興婆羅門教,公元前73年,甘婆王朝取代巽伽王朝,公元28年,甘婆王朝被南部的安達羅王朝所滅。

屬突厥遊牧部落的大月氏,初居中國敦煌、祁連山一帶,因被匈奴擊敗西遷,公元前130年到了中亞阿姆河流域,公元前125年征服南面的巴克特利亞,統治整個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大月氏人分為五部,公元45年,貴霜部的首領丘就卻,擊敗另外四部統一大月氏,定都今阿富汗的喀布爾,建立貴霜帝國。丘就卻之子閻膏珍(公元65-75年)南侵印度,佔領到恆河上游地區。迦膩色伽一世(約公元78-102年)期間,向北吞併錫斯坦,向西打敗帕提亞,並繼續南征印度,佔領到恆河中游地區。公元150年代,貴霜帝國的疆域西起鹹海,東至蔥嶺,南括印度河、恆河流域,統治了中亞和北印度。後因受波斯薩珊帝國打擊,境內紛紛起義,公元425年亡於新興的嚈噠人(白匈奴)。貴霜帝國敬奉佛教,促進了佛教的傳播,此時亦傳入中國。

貴霜帝國衰落消亡後,印度地區又回到小國林立。其中的摩揭陀國王旃陀羅·笈多一世(約320-330年)定都華氏城,建立笈多王朝。沙摩陀羅·笈多(約330-380年)採取武力征服政策,基本統一了北印度。旃陀羅·笈多二世(超日王,380~415在位)時期,除西旁遮普和克什米爾外,北印度盡收笈多王朝版圖,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沿岸也有外貿港口,笈多王朝達到鼎盛,之後日漸衰落,加上外族入侵,疆域越來越小。

嚈噠人即白匈奴,原居塞北的遊牧民族,後來向西跨過阿爾泰山,425年滅亡貴霜帝國,佔據中亞地區,大月氏人的地方改稱“粟特”。白匈奴以現在的阿富汗為中心,四處擴張,南侵印度,約500年時佔領印度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區。528年,北印度聯軍打敗了白匈奴,但笈多國家經啞噠人打擊後,內部各小邦紛紛獨立,陷入分裂混戰之中。570年笈多王朝的統治結束。笈多王朝分裂後,其中的一個小邦發展為戒日帝國(606-647年),戒日王驅逐白匈奴,統一了北印度,建都曲女城。戒日王統治期間,中國唐朝的玄奘來訪。戒日王死後,印度再次陷入分裂。8世紀時,拉齊普特人統治的各個小國混戰,拉齊普特人原系古吉羅人遊牧部落,後與當地貴族融合,種姓方面多以軍事為職業,8-10世紀期間,先後爭霸的國家有三個。

就在印度地區紛紛攘攘,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時候,伊斯蘭教的勢力正在迫近......

足跡(十一)古印度文明的更迭與延續(續)


伊斯蘭阿拉伯帝國滅亡波斯薩珊帝國後,683年佔領阿富汗地區,消滅那裡的佛教,實行伊斯蘭化。波斯巴爾赫貴族的一位後裔薩曼,原信祆教,後改信伊斯蘭教,874年,其重孫奈斯爾在阿富汗獨立建國,是為薩曼王朝(874-999年)。薩曼王朝的一位官員阿爾普特金,於962年自稱加茲尼(今阿富汗境內)國王,建立了加茲尼王朝(874-1160年),其女婿蘇布克提金(976~997年)在位期間,發動一系列遠征,攻入北部印度的平原,佔領旁遮普地區。蘇布克提金的兒子馬哈茂德(997~1030年) 在位時,加大了對印度的征伐力度,他劫掠了比姆納格爾,屠殺所有居民,燒燬印度廟宇,搶劫財寶而歸,以後每年他都到印度屠殺劫掠,1001年,他在旁遮普設立伊斯蘭省;1026年,攻佔位於阿西阿瓦爾的索那斯神廟並毀滅之,後來又佔領了古吉拉特和曲女城,所到之處推行伊斯蘭教,印度的居民受到脅迫,加上伊斯蘭教不強調等級劃分,改信者較多。馬哈茂德死後,其兒子們陷入內訌,加茲尼王朝走向衰落。

此時,今阿富汗西部的古爾王朝(1148-1215年)興起。古爾王朝是波斯人購買突厥奴隸組成軍隊,逐步發展起來的伊斯蘭突厥王國,於1151年攻陷加茲尼王朝的都城。其統治者穆罕默德·戈裡從1175年開始攻人印度,佔領木爾坦,隨後繼續向南部進軍,攻佔要塞烏齊和巴哈瓦爾普地區;1179年在白沙瓦建立軍事基地;1181年在旁遮普的錫爾科特建立要塞;1186年,擊敗了加茲尼王朝最後的軍隊,取代了馬哈茂德家族在旁遮普的統治;1192年在塔拉夫戰役中,打敗了德里的印度國王普里斯維,使德里成為穆斯林的統治區域;1194年,打敗印度的比納爾斯和卡諾沃王國。古爾王朝在進攻印度的過程中,同樣大開殺戒,甚至懸賞印度人的首級,有一次達18萬之多。而古爾王朝很快也陷入內憂外患,1215年被中亞的花刺子模所滅。

德里被攻陷以後,從1206-1526年的320年間,德里先後更迭的共有5個王朝,統稱為德里素丹國或德里素丹時期。1206年,古爾王朝素丹吉亞斯丁·穆罕默德在出徵花刺子模時被殺,國家陷於分裂,古爾王朝駐德里的總督、突厥奴隸出身的庫特布丁·艾伊拜克(1206~1216)宣佈獨立,自立為素丹,佔有以德里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建立印度歷史上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德里素丹國經歷了5個朝代,即:奴隸王朝(1206~1290)、卡爾基王朝(1290~1320)、圖格魯克王朝(1321~1414)、賽義德王朝(1414~1451)、羅第王朝(1451~1526)。德里素丹國前130年間,不斷擴張版圖,最強盛時西起印度河流域,東至今孟加拉地區,北抵喜馬拉雅山下,南至科佛裡河流域;後190年間社會矛盾突出,政治不太穩定,逐漸走向衰落。

1398年,帖木兒率大軍侵佔德里,劫掠財富,殺死俘虜約10萬,便利圖格魯克王朝崩潰。1399年,帖木兒離開德里時,留下部將吉德爾汗鎮守印度北部新徵服區。1414年,圖格魯克末代素丹馬哈茂德三世去世,吉德爾汗便自立為素丹。吉德爾汗宣稱自己是穆罕默德的後裔,因而他所建立的王朝被稱為賽義德王朝。後來北印度分裂為孟加拉、古吉拉特、馬爾瓦、克什米爾、拉其普坦等小國,彼此混戰;南印度的德干高原也脫離了德里的控制。

伴隨著伊斯蘭教勢力的擴張,中亞、印度的佛教遭到沉重打擊,伊斯蘭軍隊對佛教實行滅教政策,屠殺佛教教徒,摧毀佛教寺廟,一些佛教徒改信伊斯蘭教或印度教,15世紀時,以伊斯蘭教軍隊摧毀印度最後一座佛教大寺廟超巖寺為標誌,佛教在其本土基本滅絕。而德里素丹國通過恐怖統治和推廣宣傳,奠定了伊斯蘭教在印度的地位,對後來的印度社會政治制度和社會生活產生過重要影響。伊斯蘭的滅佛行動,以及對其他異教徒的迫害,使得印度從那時起,就形成了至今難以化解的宗教和民族仇恨。

1504年,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一舉奪取阿富汗重鎮喀布爾、加茲尼等城市,在那裡統治了20餘年。1525年,他率軍越過開伯爾山口攻入印度;1526年,巴布爾趁羅第王朝內亂之機,在德里附近的帕尼帕特戰役中,率軍擊潰羅第王的朝軍隊,隨後佔領德里,滅亡德里素丹國,建立起莫臥兒帝國(1526~1858年),推行伊斯蘭化。

1530年,巴布爾死去,其子胡馬雍年輕時沉湎於吸食鴉片,阿富汗酋長曬爾·沙趁機奪權,對德里進行了重建,實行了一些改革措施。胡馬雍不甘心失去王位,在波斯組織了一支軍隊,12年後殺回印度復辟,8個月後意外死亡,其在流放中生下的兒子穆罕默德即位,是為阿克巴大帝(1556-1605年在位),他曾使莫臥兒王朝達到全盛,佔領了除麥瓦斯的拉其普特小王國以外的印度全部領土;阿克巴大帝完成印度統一後,僅保持一支精幹常備軍,減輕民眾的負擔,印度經濟出現繁榮局面,成為當時世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阿克巴在宗教方面持中立立場,希望化解印度諸多宗教之間的宿怨,結果遭到極端伊斯蘭教徒的反對。1600年,代表西方殖民勢力的東印度公司成立。阿克巴1605年死於兒子賈漢季的囚禁。

賈漢季在位期間(1605-1627年),帝國在其嚴厲統治下繼續發展。賈漢季死後,其子沙·賈汗(1627-1658年在位),立即殺死所有兄弟,廢除宗教和解政策,再次大規模迫害異教徒,他為皇后瑪梅塔茲·莫哈兒修建了泰姬陵,奢糜放縱揮金如土的生活,將阿克巴和賈漢季兩朝積累的財富揮霍殆盡。沙·賈汗也是死於兒子的囚禁,奧朗則布(1658-1707年在位)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對異教徒的聖戰,強迫印度人皈依伊斯蘭教,奧朗則布死後僅七年,莫臥兒帝國分崩離析,印度陷入內亂。

1740~1761年期間,德里的莫臥兒皇帝先後成為入侵印度的波斯人、阿富汗人及馬拉特封建王公的傀儡,莫臥兒王朝名存實亡。1764年,莫臥兒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薩爾戰役中,向英國東印度公司投降,莫臥兒王朝淪為英國殖民者的附庸,名義上存在到1858年。此後,印度成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1947年英國撤離時,將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從印度分離出來,當時的巴基斯坦包括孟加拉,後印度於1971年將孟加拉從巴基斯坦分離出來;英國並留下克什米爾問題,由印度、巴基斯坦共治,至今仍未徹底解決。現印度國內人種、民族混雜,宗教派別林立,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耆那教等難以和解,從而為印度發展造成極大的困擾。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