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流入創歷史次高,A股大幅上漲

2018年12月03日投資日記

一、重要的經濟政策和數據

(一)經濟政策

1、國稅總局局長王軍表示,下一步中國還將推出更大規模、更具實質性和普惠性的減稅降負舉措,更好地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點評:對政府即將推出的大規模的減稅政策抱有極大的期待,中央政府通過大規模的降稅降負,提高自身的槓桿水平,讓經濟的其他主體降低槓桿,其他經濟主體通過降低槓桿實現高質量增長,最終也會帶動政府的稅收收入增加,這是去槓桿的最優選擇,像前期粗暴的去槓桿的方式是沒有出路的。

2、 浙江:三年全省要新增5000億元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民營企業貸款佔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全國領先。

財通證券、浙商產融、工行浙江省分行等金融機構與之江新實業簽署浙江省上市公司穩健發展幫扶聯盟合作協議。由之江新實業作為主發起人,

與浙江省轉型升級產業基金等共同出資100億元,組建浙江省上市公司穩健發展支持基金。

南京市民營企業紓困和發展基金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舉行,將發起設立三隻基金,首期總規模30億元,遠期總規模200億元。基金投資標的為註冊在南京市的民營上市企業及擬上市企業。

點評:各地均在繼續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如果政策持續發力,會看到金融數據見底的。目前還要持續觀察。

3、 中金所:自2018年12月3日結算時起,將滬深300、上證50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標準統一調整為10%,中證500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標準統一調整為15%;自12月3日起,將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行為的監管標準調整為單個合約5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自12月3日起,將股指期貨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四點六。

點評:這一條看似不起眼的新聞,其實是極其重要的,股指期貨是機構管理市場系統性風險的重要工具,在股災時股指期貨做空被指責為導致暴跌的因素,這一指責純屬無稽之談,殘酷的事實證明沒有股指期貨同樣會暴跌。現在監管者終於認識到如果沒有風險管理工具,市場下跌時機構投資人就只能賣出,反而會引起暴跌。重新開放股指期貨能夠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入市。

(二)經濟數據

1、1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為50.2,預期50.1,前值50.1,顯示經濟微幅擴張。莫尼塔研究鍾正生表示,11月製造業內需略有回升、外需仍受壓制,生產仍處於放緩過程中,但企業信心尚可,中國經濟表現疲弱,但並未大幅惡化。

點評:財新PMI與國家統計局的PMI最大不同在於財新PMI樣本中更多的小企業,11月財新PMI的數據略好於國家統計局PMI,不過也接近榮枯線50水平。

2、央行公告,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12月3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自10月26日以來,央行已連續27個工作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

點評:央行仍然沒有動作,是要憋大招?最近降準降息均有分析師在討論,觀點不一。

3、 截至上週五(11月30日),A股融資融券餘額為7700.7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7726.97億元減少26.2億元。

點評:上週大多數投資者在避險,融資餘額持續下降。

二、市場表現

(一)股票市場

A股12月開門紅,上證綜指放量收漲2.57%報2654.8點,深證成指漲3.34%報7938.47點,創業板指漲3.26%報1372.79點,萬得全A收漲近3%。兩市成交近4250億元,較上日不足2700億元大幅放量。北上資金今日大幅淨流入逾121億元,創歷史次高。板塊方面,電子、5G領銜的科技股和以白酒為首的大消費板塊成為市場兩條配置主線;期貨概念股全線大漲,汽車零部件板塊午後掀起漲停潮;民航、次新、油服等多板塊均有不錯漲勢。

點評:今天在中美暫緩提高關稅的影響下,A股暴漲,外資流入創歷史次高,從今天走勢可以看到貿易戰對投資者的心理作用是何其之大,隨著中國對美國的部分讓步,中美之間可能最終能夠談判解決問題,那麼壓制目前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最大的石頭將落地,A股未來的利好可能多於利空。

(二)債券市場

國債期貨延續回升態勢,10年期主力合約收漲0.13%,持倉量63957手,增倉1947手;5年期主力合約漲0.08%,持倉量14175手,增倉302手。現券市場國債成交寥寥,G20峰會之後,市場心態趨於糾結。

點評:國債市場微漲,目前債券市場的分歧加大,開始有分析師看空。

(三)期貨市場

國內期市收盤多數飄紅,多品種盤初觸及漲停,隨後漲幅收窄,焦炭收漲逾5%,原油、焦煤、滬鋅漲近4%,聚丙烯、錳硅漲超3%,甲醇、紙漿跌近4%,玉米、澱粉跌超2%,油脂油料偏弱震盪。

點評:期貨市場受關稅暫停的消息刺激,期貨市場大幅上漲,最近期貨市場波動極大。

(四)外匯市場

週一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報6.8885,刷新9月28日以來新高,較上一交易日漲551個基點,創11月2日以來最大漲幅。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74個基點,報6.9431。

點評:今天人民幣大幅升值,有可能這是人民幣走勢反轉的前兆。

(免責聲明:本文提供的信息或觀點不構成購買或出售所提及的投資產品的投資建議、要約或招攬。與您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無關。因此,不承擔由此信息直接或間接導致損失的責任。)

外資流入創歷史次高,A股大幅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