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事业:《管理学季刊》学术创业三年

共同的事业:《管理学季刊》学术创业三年

共同的事业:《管理学季刊》学术创业三年

<strong>共同的事业:《管理学季刊》学术创业三年

<strong>李新春、徐二明、李垣、李海洋

(《管理学季刊》创始人、首届联合主编)

转型经济、新兴经济体、以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几个概念大致刻画出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光辉历程。其中,面向企业实践的管理学研究和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商学院的快速成长、从管理知识的引进学习到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交流合作、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面向本土管理知识创新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自觉和抱负,都意味着管理学科的繁荣发展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机遇和追求,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本土管理学学术创新走向全球化和做出中国独特贡献的挑战。

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一个简单标志是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平台的建构,尤其是学术期刊的发展。学术期刊是学科交流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指向。在过去四十年,一些重要的学术期刊,如《管理世界》、《经济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管理科学学报》和《中国工业经济》等对中国管理学科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实际上,国内大多数管理学者都是通过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开始其学术事业的。尽管近年来国内学者的国际发表在不断增加,但本土中文期刊则似乎更多地承载着发展中国本土管理学知识创新的使命,这些期刊的贡献功莫大焉!

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地位明显上升。新技术、全球化经济、国际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意味着对管理学知识体系和理论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因应时代的要求,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学者在这一轮管理学知识创造中也理应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随着全球管理学者对中国经济和管理实践的重视,可以预计,中国管理学者以及关注中国问题和管理实践的研究将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会。相对于这一发展前景,我们的学术平台尤其是学术期刊的发展似乎显得供给不足,且存在结构性问题。“供给不足”是指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太少,严重落后于学术创新发展的需求;而“结构性问题”则表现为,现有的学术期刊大多专业化不足,定位比较宽泛,在规范性和严谨性上也都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这也使得国内学者更愿意把自己的优秀学术成果投向具有较好声誉的国际期刊 (虽然这些期刊可能缺乏对于中国问题和实践的深刻把握)。因此,缺乏高质量、专业化、规范性的学术期刊是制约我国管理学学术创新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性要素。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管理学季刊》于2016年正式创立,我们带着一种使命感开始创业。本文将记录我们创刊三年的历程和感悟,带着感恩之心,将创业初心和愿景与诸位同仁分享。

<strong>一、 初创的印记:梦想和机缘

2015年7月中的某一天,莱斯大学的李海洋教授到天津大学开会,晚上在天津水晶宫饭店与北京大学的路江涌教授和南京大学的贾良定教授饭后茶聚。闲聊间,海洋教授提议想创办一个战略管理方面的学术期刊,江涌和良定教授也对中国管理学学术发展怀揣梦想和憧憬, 于是,大家一拍即合,意气风发,直至深夜仍谈兴不减,并为未来的期刊命名《战略与组织学报》。第二天,海洋教授向张燕教授商讨创办学术期刊的想法。张燕教授马上建议,应该和当时还在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担任院长的李垣教授进行联系。这其中有一段因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于2006年创办的《中大管理研究》(以书代刊)发展已近十年(2012年入选CSSCI来源集刊目录),当时也正在考虑,如何改变以往院办杂志的思路,探讨新的发展模式。有意思的是,在海洋与江涌、良定教授商谈创办期刊之前,中山大学李新春教授也正在与李垣和徐二明教授(当时在中国人民大学)一起探讨,是否可以基于《中大管理研究》的改刊,多校合作创办一个高水平的战略管理与创新研究的专业期刊?正是机缘凑巧,张燕教授事先从李垣教授那里得知这一想法,于是,她极力促成两边合作一起来创办新的期刊(张燕教授的功劳不可忽视!)。这样,两边的想法不谋而合,一个新的学术“创业”思路呼之欲出。

首先确定的是,国内的学术发展有着创立一个专业化、与国际接轨的中文学术期刊的必要,尤其是在战略管理、创业创新和组织领域。近年来,已有不少以书代刊的尝试,这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徐二明教授创办的《战略管理》、南京大学创办的《南大管理评论》以及中山大学创办的《中大管理研究》等,同时,《管理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等刊物也在大力推进中国管理研究和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对话。但管理学期刊的专业化发展还有较大改善空间,同时,由管理学者来共同推进发展的期刊还基本上没有。类似于美国战略管理学会的会刊SMJ,我们最初希望定位于战略与组织,所以取名《战略与组织学报》,后来,鉴于战略管理与创新创业的日益融合,我们认为还是将定位适当放宽,把创新创业的研究也纳入期刊的主要方向,并由此提出创办《管理学季刊》的思路。

一段机缘成熟的聚会和梦想的交集,成就了最初的愿景:聚集全球一流的管理学者,致力于中国管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尤其在战略、创新创业和组织领域打造一个一流的中文期刊,成为推动中国管理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超越校办刊物的思路,将专业领域诸多学者之前分散的努力汇聚起来形成学术共同体,创办一个开放共享的高质量期刊平台,成为《管理学季刊》的创刊宗旨。不经意间,这与我们这个万物互联的平台和创新经济时代完全契合了。我们很幸运地踏着时代的节拍前行。

<strong>二、 扬帆起航

经过将近半年的酝酿、磋商与协调,2016年1月9日,《管理学季刊》创始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心校区一幢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召开,季刊从这里起航,似乎有着某种历史感、时代感和使命感的融合。李垣、徐二明、李新春、李海洋、贾良定、梁建、辛宇和季刊编辑部朱沆参加了此次筹备会议。会议正式确定了由十七位海内外华人教授专家组成第一届编委会,并由李新春、徐二明、李垣和李海洋担任创始联席主编,来自美国莱斯大学的李海洋教授则将国际一流期刊的经验和标准带进办刊过程中,这是一个全球华人管理学者组成的“战队”。经过深入讨论,会议明确了季刊的聚焦领域,并提出“打造战略、创新创业和组织管理领域的一流中文学术期刊”的战略定位。会议还借鉴国际期刊的成熟做法确定了季刊的评审制度——即由专业领域编辑主持双匿名评审,再由联席主编最终决定是否接受并定稿。根据编委们推荐的人选,会议讨论并确定了由来自各大高校的七十余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审稿专家委员会,作为保证评审质量的基础。坦率地讲,很少有国内的期刊拥有这样一个专业的、多元化的、来自于全球的一流学者组成的编审队伍。季刊的事业从一开始就荟聚了这样一批有理想抱负、有全球眼光和专业水平、更有奉献精神的编委团队和审稿队伍,这支近百人组成的队伍怀揣梦想开始了一个艰难但充满希望的事业。

2016年6月17日,《管理学季刊》在2016年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杭州双年会上举行首发仪式。仪式由联席主编徐二明教授主持,联席主编李新春教授介绍了季刊的 成立过程与目标定位,并与联席主编李垣教授、李海洋教授分别就家族企业与创业、创新和战略研究的前沿话题发表了讲演。张燕教授作为SMJ的副主编,一直非常关注并积极支持季刊的发展。她通过“如何做高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的报告主题,期望提升中国管理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贡献,支持《管理学季刊》的发展。季刊的发布得到广大学者和博士生、研究生同学的支持,会场气氛热烈。刚从出版社印刷厂赶制出来的季刊还透着油墨的香味,打开第一篇文章,就是国际著名组织行为学者徐淑英教授的开篇文章:《商学院的价值观和伦理:做负责任的科学》。徐老师给予季刊以厚望,以学术研究者的责任和良心为主题,讨论管理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未来,尤其是商学院的学术制度和学术规范。季刊以此文为开端,也旨在为季刊奠定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社会做“负责任的科学”,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中国走向世界的学术担当,徐老师的首篇名家专稿为季刊确立了方向。有趣的是,作为季刊首篇以及三年后(2018年)最后一期(本期)的名家专稿都是徐淑英老师的文章,本期名家专题《负责任的商业和管理研究愿景》,则更进一步阐释和明确了“负责任的商业和管理研究”的内涵和意义。这一前后呼应,既是巧合,也是季刊一以贯之地对中国管理研究的方向和使命的关切。

<strong>三、健康成长

创刊三年,时光匆匆。过去三年,《管理学季刊》开始了新创事业充满挑战和希望的航程,在全体季刊人(编委、编辑部、审稿人、作者、读者)的共同努力和呵护下快速成长,在社会的关爱支持和肯定中坚定信心获得力量,在共同的事业奋斗中发现季刊的使命和未来。

出版三年来,季刊的投稿领域越来越聚焦,投稿质量不断提高。一流期刊的定位和严苛的录用要求拒绝平庸,与作者一起打造一流的稿件。季刊的发行量亦稳步提升,在每期保持邮寄赠阅约2000册的基础上,出版社仍然公开发售了约4600册。

2017年季刊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集刊目录。截止目前为止,季刊刊文在知网上已有9040次下载,这还是在电子版滞后半年,集刊检索不便的情况下取得的(目前我们对电子版的及时上线和集刊检索做了改进)。通过邮寄推荐,季刊已成为200多位商学院领导和权威学者的案头学术刊物,也是92家高校图书馆订阅的专业刊物。

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趋势,季刊推出了微信公众号,与期刊同步服务学术社群。2016年2月15日“管理学季刊”公众号正式上线,公众号不仅同步推送期刊信息,还着眼学人所需,推出周雪光专栏、莱斯燕语专栏等学者专栏、海外博士观察、攻克论文写作难关等栏目促进学术社群内学术精神的弘扬、研究经验的传播,以及资源与信息的分享,受到了社群同仁的热烈欢迎。借助于公众号,将季刊的编委与作者、读者联系起来,传播知识、交流学术,已然成为季刊纸媒之外的重要数字化学术交流平台。截止到2018年10月30日,季刊公众号的关注量为50933人次,关注群体主要为高校人文社科教师及博硕生。其中,海外包括香港有近2500人关注。从2016年5月推出至今,公众号已推送约550篇文章,其中公众号标注原创文章占比约42%,文章单篇点击率最高达到30000次,平均月互动次数129977次,互动人数90612人。公众号作为季刊与读者日常沟通的平台,已成为国内关注度最高的管理类学术公众号之一,深受关注者的好评。

<strong>四、共同的事业与奉献

季刊创办三年来,已经成为战略、创新创业和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中文期刊,其刊发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在不断上升,得到学界的高度认同。如何取得这一进步?归结起来,大概只能用两个词来表达,就是“共同的事业”和“奉献精神”。

<strong>(一)共同的事业

第一届编委联席主编4位,领域编辑14位,分别来自于16所全球一流的商学院 (其中6位来自海外和香港),在各自的领域具有领先的专业学术水平。此外,还有一支由77人组成的审稿队伍,其中,海外审稿专家22人,国内55人。涉及国内40所、国外21所商学院。每一期刊物由一位联席主编和三位领域编辑共同组成责任编辑团队,与编辑部几位老师以及经济管理出版社一起,共同努力,从约稿、审稿到编辑出版发行,完成了每年四期、每期约7-8篇文章的及时发表。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季刊在短短三年之内得以健康茁壮的成长。有趣的是,18位季刊编委中,在过去三年中,有多位获得国家级荣誉和奖励,其中,有四位获聘青年长江学者,一位获得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一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季刊有幸与学者共同成长 。

<strong>(二)奉献精神

季刊将与作者共同成长视为自身对学术共同体的贡献。季刊借鉴国外优秀学术期刊的做法,突出编委的专业服务,在稿件编审流程中,由编委挑选专业的评审人,并亲自给作者写回复信。编委与评审人以充分发掘稿件潜力为宗旨,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致力于帮助作者提高研究水平,在学科发展上形成共同话语并建立研究规范,为推动相关领域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做出贡献。在稿件评审过程中,编审专家并不是简单地筛选出优秀的稿件,而是致力于发现有潜力的研究,通过“修改和再提交”的过程来帮助作者完成高质量的研究。即使有些稿件还不具备改进潜力(desk reject),编委和初审专家仍然会给出学术建议;对于有改进机会、但还达不到送审要求的稿件也都会给予作者细致的反馈,请作者修改完善之后再重新提交。

季刊同时也拥有许多非常专业和投入的评审人,这些活跃在研究前沿的学人专业和认真的评审,与高水平学者的编辑工作共同构成了本刊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审稿专家们充分体谅了一个新期刊的创业困难,在繁忙的工作中优先安排审阅稿件,并在较短时间内给出专业细致的意见。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阅读送审稿件,及时给出专业细致的评审意见,为稿件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据统计,季刊平均的审稿周期为20.95天,这应该远远短于国内外一般学术期刊的审稿和反馈意见的时间。同时,还需要在较短时间内给予细致的反馈意见,就更加不容易了。在2016年,共有36位评审专家参与季刊文章的评审,一共提出审稿意见290条(平均每篇送审文章有6.7条);在2017年,共有47位评审专家参与季刊文章的评审,一共提出审稿意见407条(平均每篇送审文章有12.7条);截止至2018年11月7日,共有51位评审专家参与季刊文章的评审,一共提出审稿意见427条(平均每篇送审文章有15.8条) 。季刊感恩于这些优秀评审专家们的杰出贡献,特设立“最佳评审人”这一奖项(2016和2017年度季刊分别评选出各8位最佳评审人)。正是这些审稿人默默无闻的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季刊。

<strong>五、打造一流期刊:在路上

<strong>(一)高端定位、国际标准

季刊创办伊始,就将打造战略、创业创新与组织管理领域一流学术期刊作为长远发展目标,矢志成为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创新的重要平台,提出以聚焦战略(Focused Strategy)、专业化和国际化编委团队(Professional & International Team)、严谨的评审流程(Rigorous Review Process)和发展导向的评审文化(Developmental Culture)作为其价值原则的四大支柱。

季刊追求高质量,重视评审流程的严谨性,为保证质量和严谨性,从严格审稿程序入手,做了如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双盲评审(blind review)。作者不知道评审人是谁,评审人也不知道所审文章的作者是谁,编辑部为此订立了保密的责任制。二、由专业的领域编辑挑选评审专家(通常兼有国内和国外的评审专家,并实行同校回避原则)。为了隔离私人关系的干扰,领域编辑不与作者直接沟通,而是由编辑部来转达,作者有具体问题要咨询领域编辑也需要通过编辑部,以此提高领域编辑对稿件做决定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三、领域编辑对所评审的文章(通常在修改完善之后)可以做出“接受发表”(acceptance)的建议(这个建议仅通知编辑部和主编),但是最终“接受发表”(acceptance decision)需要得到季刊主编的审核同意。如果作者的修改不能达到主编的要求,文章仍有可能会被拒绝。最后,所有评审过程(包括领域编辑、评审专家、评审进展过程、以及责任主编的名单等)都会在编辑部内网上实时公开,以求做到评审过程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strong>(二)名家支持、思想领先

季刊从首期开始,就开辟了一个具有思想性和引领性的名家专题栏目,这是季刊的一个重要特色,不仅体现了这些名家对季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这些名家文章能给读者提供整体性的、前瞻性的研究视角。目前已经发表文章的名家学者(按发表时间先后)包括徐淑英(University of Note Dame)、陈明哲(University of Virginia)、李海洋和张燕(Rice University)、Oded Shenkar (Ohio State University)、陈晓萍(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Shige Makino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郑伯埙(台湾大学)、彭维刚(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和Christopher Marquis(Cornell University)等。高水平学者或回顾自己的研究历程,给后来者提供启发,或全览并评论一个领域的学术进展,每一篇名家专稿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管理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共同的事业:《管理学季刊》学术创业三年

<strong>(三)做专做细

为汇集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季刊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针对重大科学和实践问题、特邀领域带头人策划并出版了三期影响力较高的专刊,分别为:“中国家族企业的创新与国际化”专刊(刊发于2017年第03、04期),“经济转型下的社会网络与创业”专刊(刊发于2017年第04期),“中国管理学研究向何处去? ”专刊(刊发于2018年第02期),三辑专刊共刊发理论文章与研究论文10篇,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见表2)。

共同的事业:《管理学季刊》学术创业三年

季刊以引领中国管理学和战略、创业创新等领域的学术发展为己任,积极推动相关前沿问题的讨论与学术活动。2017年7月14日,借IACMR Research Workshop举办之机,季刊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了2017“中国管理学研究向何处去”学术论坛。季刊联席主编李海洋,编委沈伟、贾良定、梁建,知名学者陈昭全、周雪光、樊景立等应邀出席,围绕论坛主题专家们结合研究环境、或自身研究体验畅谈了自己的观点,并与与会的学界同仁展开热烈讨论。2018年6月IACMR双年会期间,结合当前学术热点,季刊举办了“企业家精神”专题学术讨论会,邀请张玉利教授、魏江教授和贾良定教授发表专题讲演,吸引了大批学者到场。

<strong>六、共创未来

三年只是一个短短的启程,未来任重道远,打造一流期刊和做负责任的研究的使命“在路上”。我们对未来充满期望,信心坚定。由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莱斯大学李海洋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井润田教授组成的新一届主编团队已严阵以待,即将开启季刊发展的下一个征程,将带领季刊走向新的辉煌。同时,季刊将设立由国内外20位著名学者组成的第一届季刊学术委员会(其中海外和香港的委员占20%左右),为进一步提升季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而做出贡献。此外,还将设立季刊战略发展委员会作为季刊的治理机构,为季刊的持续发展、组织运作、以及编委会更新换届等提供制度保障。

最后,感恩所有支持帮助季刊的同仁!感谢所有关心关爱季刊发展的朋友!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管理实践者和决策者、同学加入这个平台,共同探讨和支持中国管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问题。中国管理学的未来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创未来,季刊期望为此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不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徐淑英:《商学院的价值观和伦理:做负责任的科学》,《管理学季刊》,2016年第1/2期。

[2] 徐淑英:《负责任的商业和管理研究愿景》,《管理学季刊》,2018年第4期。

[3] 李海洋、张燕:《情境化知识与普适化理论的有机结合——探索中国管理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之道》,《管理学季刊》,2016年第4期。

[4] 李新春、徐二明、李垣、李海洋:《〈管理学季刊〉发刊词》,《管理学季刊》,2016年第1/2期。

[5] 李海洋、李新春:《中国管理学研究向何处去?》,《管理学季刊》,2018年第2期。

[6] 梁建:《中国管理研究或是中国式思维:基于一个研究项目的个人思考》,《管理学季刊》,2018年第2期。

[7] 蒋东生:《从差异性事实出发建构管理学的中国理论》,《管理学季刊》,2018年第2期。

[8] 周雪光:《以好的研究标准,超越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标签》,《管理学季刊》,2018年第2期。

[9] 井润田、耿菊徽:《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管理学季刊》,2018年第2期。

[10] 沈伟:《谁影响中国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管理学季刊》,2018年第2期。

共同的事业:《管理学季刊》学术创业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