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在服用二甲雙胍期間需要注意什麼?今天可算知道了

<strong>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腦血管及顱腦損傷(週一)、糖尿病(週二)、高血壓(週三)、冠心病(週四)、骨與關節(週五)、腦性癱瘓(週六)、頸肩腰腿痛、運動與軟組織損傷(週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strong>【居家康復第103講】目前,糖尿病病人的數量急劇增加,在中國約有近億名糖尿病病人。在單純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標時,應開始使用藥物治療。國內外主要糖尿病指南均建議:無論對於超重患者還是體重正常的患者,除非有腎損害的證據或風險,否則患者應從開始就使用二甲雙胍治療,且聯合治療的方案中都應該包括二甲雙胍。可以說,二甲雙胍自問世以來,就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口服降糖藥之一。那麼,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雙胍期間需要注意什麼?針對這個問題,下面筆者就來說說。

得了糖尿病,在服用二甲雙胍期間需要注意什麼?今天可算知道了

<strong>1、注意二甲雙胍的劑型、劑量

二甲雙胍主要通過抑制肝葡萄糖輸出,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而降低血糖。二甲雙胍因劑型不同,造成每種製劑給藥後血藥濃度峰值、達峰時間、表現半衰期等參數是不同的,故不同劑型的二甲雙胍的服用時間也是不同的(如飯前還是飯後?)。另外,因多劑量給藥後的達穩時間也不一致,故不同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雙胍的劑量是不一樣的。<strong>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雙胍的時候,需要關注其劑型、劑量。

得了糖尿病,在服用二甲雙胍期間需要注意什麼?今天可算知道了

目前,國內外的二甲雙胍主要有單一成分的二甲雙胍普通片(250mg/片或850mg/片)、二甲雙胍緩釋片或膠囊(500mg/片、500mg/粒)、二甲雙胍腸溶片或膠囊(250mg/片、250mg/粒)、二甲雙胍粉劑,以及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組成的複方製劑。<strong>一般來說,二甲雙胍普通片隨餐服用(飯前、飯中、飯後均可,但不宜離就餐時間太長),二甲雙胍緩釋片宜進食時或飯後服用,二甲雙胍腸溶片宜空腹服用(飯前)。當然了,具體的服用時間還是需要諮詢專科醫生。不同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雙胍的劑量是不同的,需要醫生根據患者自身的血糖情況來進行評估,從而決定患者服用二甲雙胍的起始量。總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雙胍的時候,最好諮詢醫生,不能自行服藥。<strong>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服用二甲雙胍還是其他口服降糖藥都需要定期監測血糖,不能盲目服用。

得了糖尿病,在服用二甲雙胍期間需要注意什麼?今天可算知道了

<strong>2、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監測腎功能

二甲雙胍主要以原形由腎臟從尿中排出,清除迅速,12~24小時可清除90%,是肌酐清除率的3.5倍,而且主要經腎小球排洩。因此,二甲雙胍本身不會對腎功能有影響,但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雙胍時,還是需要定期監測腎功能的(3~6個月檢查一次)。一般來說,通過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水平調整二甲雙胍用藥:eGFR≥ 60ml/(min*1.73m2)可安全使用,eGFR 在45~60ml/(min*1.73m2 )之間謹慎使用,eGFR<45ml/(min*1.73m2)停用。值得注意的是,二甲雙胍不經過肝臟代謝,無肝臟毒性,但肝功能嚴重受損會明顯限制乳酸的清除能力,建議血清轉氨酶超過3倍正常上限時應避免使用二甲雙胍,血清轉氨酶輕度升高的患者使用時應密切監測肝功能。建議在長期使用二甲雙胍治療患者中適當補充維生素B12,但不建議常規監測維生素B12的水平。

得了糖尿病,在服用二甲雙胍期間需要注意什麼?今天可算知道了

<strong>3、在下列特殊情況下,需停用二甲雙胍

①糖尿病的患者在發現懷孕時,應儘快停用二甲雙胍,建議改用胰島素。

②腎功能正常患者,造影前不必停用二甲雙胍,但使用對比劑(如碘化對比劑)後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停用48~72 h,複查腎功能正常後可繼續用藥;腎功能異常的患者,使用對比劑及全身麻醉術前48 h應暫時停用二甲雙胍,之後還需停藥48~72 h,複查腎功能正常後可繼續用藥。

③血清轉氨酶超過3倍正常上限時應避免使用二甲雙胍;腎功能障礙達到以下情況則禁用:血清肌酐水平≥1.5mg/dl(132μmmol/L)(男性),≥1.4mg/dl(124μmmol/L)(女性),或eGFR<45ml/(min·1.73m2)。

④對合並有急性嚴重代謝紊亂,包括有或無昏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嚴重感染、缺氧、外傷、外科大手術、需要藥物治療的充血性心衰和其他嚴重心肺疾患等禁用。另外,對藥物過敏或對藥物嚴重不良反應者禁用。

得了糖尿病,在服用二甲雙胍期間需要注意什麼?今天可算知道了

⑤在使用一些藥物時,需要密切監測血糖並調整二甲雙胍及/或相互作用的藥物劑量,如避孕藥、萬古黴素、地高辛等。

⑥二甲雙胍的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多出現在治療的早期(絕大多數發生於前10周)。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患者可以逐漸耐受或症狀消失。建議患者從小劑量起始,逐漸加量,適時調整劑量,非緩釋製劑分次隨餐服用,可減少胃腸道反應。

<strong>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需要說明的是:

1、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為臨床診斷及醫療依據,不可替代專業醫師診斷。具體病情不同,康復實施方案必須依據臨床具體情況制定,請至醫院就診後遵醫囑或者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本文作者不對患者因閱讀本文所產生的不當醫療結果承擔責任。

2、參考文獻:①《內科學》p746;葛軍波,徐永健;②《二甲雙胍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3、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