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韓國!首先打的卻是趙國(大秦探祕)

<strong>在積累了足夠的實力以後,大秦終於打響了統一之戰。第一個就消滅了韓國。為何滅韓先打趙?這就要從韓趙魏三國的位置和關係說起了!這三國均為三晉之一,三家分晉之初,因為同出一源,自然親近。經常結盟欺負其他國家,秦國也曾被打得丟兵失地,一時間三國國強兵利,很是威風。加上佔據中原核心位置,成為秦國統一的第一道障礙。早在清除呂不韋勢力後,秦王政已經擬定了攻伐六國的戰略。依次是三晉、楚、燕、齊。<strong>但現實比較棘手。

消滅韓國!首先打的卻是趙國(大秦探秘)

三晉之地,統一的首要目標(圖不準確)

<strong>這三國所佔地區又是法家發祥地。著名的法家人物多出自這個地區,比如李悝、吳起、申不害、商鞅和韓非。秦國法家治國,首要關注的就是三晉之地。100多年來秦國曆代君王都是按照遠交近攻這個策略進行外交,楚國由於地廣人眾,佔領後軍隊短期難以抽身,故放在下一步。<strong>三晉之地成為近攻首選。韓國面積最小,趙國戰力最強。最讓秦始皇頭疼的主要是趙國,有三個方面:一、趙地處四戰之地,軍隊常年征戰,經驗豐富;二、趙國經歷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軍隊作風有遺傳,單兵素質和戰術相對成熟;三、趙國經常組織和參與聯合伐秦的行動,雙方多有交手,秦國苦頭吃了不少,屬於死對頭。魏國位置居中,攻擊後如趙韓援助夾擊,易形成三面受敵之勢。而攻韓或攻趙,魏國不敢輕舉妄動(魏國情況見文章末尾)。而先攻趙,必定時間久,魏韓兩國如果救援,比較被動。而先攻韓或魏,趙國脾氣不好,萬一忍不住出兵相救,又會是大麻煩。於是,<strong>韓國成為了六國覆滅的第一個目標!

消滅韓國!首先打的卻是趙國(大秦探秘)

帝國統一之戰,大秦銳士來主演

<strong>秦王政即位以來,韓國已經國力弱小。政治改革也沒有成效,對待強敵根本無力獨自應對。不過在外交上倒是留給了後世一個“鄭國渠”的經典故事。韓國為拖延和消耗秦國,派鄭國(間諜、著名水工)說動秦王開鑿渠道,滑稽的是這個渠並沒有消耗秦國,反而增強了大秦的戰略優勢,後被人命名為“鄭國渠”。<strong>國運來時,任何事物都無法阻擋啊!這個渠修成之時,也是韓國滅亡的倒計時開始。韓國危在旦夕!但歷史總會有戲劇性的時刻。不受重用的韓非被韓王啟用,奉命出使秦國,韓國又續命數年,但趙國卻倒黴了。

消滅韓國!首先打的卻是趙國(大秦探秘)

三晉之地人才輩出,先秦法家到三國荀家

<strong>先滅三晉這個戰略毫無疑問,三晉之中誰是第一,選韓選趙不一致。李斯堅決主張先滅韓,大多數人支持李斯。韓非因王命在身,加之身為韓人想保全韓國(待考),堅決支持先滅趙或擊潰趙,趙被打垮,則韓不戰自降。這個觀點雖然被質疑為鷸蚌相爭、韓國得利,但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李斯的忠心不用擔心,韓非策略的合理性也不用懷疑。怎麼辦?高明的秦王採用了韓非的建議,也沒有忘記李斯的獻策,實施了一項大家都滿意的策略,<strong>這就是“破趙滅韓“!既不陷入滅趙的持久戰,又可以繼續得到韓國的納貢,又可以徹底打破三國聯盟,還能讓龍頭趙國喪失主動進攻能力。

消滅韓國!首先打的卻是趙國(大秦探秘)

軍隊勝戰靠戰力,戰略眼光是前提

<strong>事實證明這個戰略非常英明。公元前236年起,秦國連續大舉進攻趙國,持續消耗趙國軍力和儲備。這一階段實際就是消耗戰和輪訓作戰相結合。很快,戰略目標達成。趙國軍隊已經無法集聚足夠的力量來牽制秦軍,更沒有了支援韓魏兩國的能力。大秦軍隊,兵鋒立轉,開始滅韓!韓國趕緊獻出南陽全境求和。精明的秦王又一次讓世人見識了他的過人之處。<strong>同意求和!一年時間後,公元前230年,南陽全境皆安如老秦地,秦法秦制順利實施。既是戰略重鎮,又是東進北伐南征的橋頭堡!秦王毫不猶豫命內史騰發兵一戰擒韓王,<strong>韓國滅亡,中國從此有了穎川郡!

消滅韓國!首先打的卻是趙國(大秦探秘)

統一之戰,秦始皇是總導演

至此,韓國之地真正成為了秦國之地,大秦統一的戰略正式開始收效!不得不說,滅韓先破趙,秦王戰略玩的高!<strong>本文原創,禁止搬運!資料來源史籍,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或署名!<strong>魏國情況:魏國此時已被打殘,截止到公元前238年,也是破趙滅韓戰役的前兩年,魏國只剩下首都大梁及附近區域,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干擾秦國!在滅國戰役中,魏國早被秦始皇嚴重無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