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另一個視角討論基因倫理!

1996年,英國科學家成功克隆出綿羊“多莉”。

這引發了克隆技術可能應用於人類生殖性克隆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倫理問題。

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作家石黑一雄出版科幻小說《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通過一個克隆人對其短暫人生的回憶,展示了未來基因工程應用可能面臨的局面,該書被《時代》雜誌譽為2005年最佳小說之一,豆瓣評分8.2。

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另一個視角討論基因倫理!

一群孩子在一所特別的學校長大。

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另一個視角討論基因倫理!

他們與正常的孩子別無二致。

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另一個視角討論基因倫理!

唯一不同的是,他們活著,就是為了向外面世界的人提供器官。

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另一個視角討論基因倫理!

一次次捐贈後,他們會越來越虛弱,最終光榮實現人生意義,離開人世。

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另一個視角討論基因倫理!

這本書從克隆人角度,來討論同樣是生命,他們的生命與他們所救的人,為什麼會有天壤之別?

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另一個視角討論基因倫理!

小說譴責了人類利益至上的狹隘思想,倡導在克隆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必須體現出倫理的訴求,要善待生命,敬畏生命!

2010年,該小說被改編為電影,2015年被日本TBS電視臺首次搬上熒屏。

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另一個視角討論基因倫理!

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近半個世紀的書,我最喜歡的是《別讓我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