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大遷移再度來襲,整個中國都在鉅變

導讀

中國產業大遷移並沒有發生在傳統產業,而是發生在新興產業。傳統制造在出清過程中向低成本、高效率地區集聚。新興製造向地理縱深發展的過程中,中部核心二線城市群逐漸崛起。中國產業大遷移不僅是產業佈局的變化,也對房價、人口流動、區域消費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第一次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避免民族工業毀於戰火,沿海和沿江下游的工廠企業集體內遷。

第二次

1964年到70年代末的三線建設,當時出於戰備需要將國防科工企業遷往西北西南地區。

最近幾年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加快,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不僅體現在產業資本開支的新舊分化上,也體現在產業鏈的重新佈局和大遷移上。中國正在進入產業遷移和產業轉型的協調階段。過去三年,一線城市高房價對製造業持續擠出,促使產業結構向更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服務業聚集。目前北上廣深的第三產業佔比均已突破60%,中國一線城市的最終產業發展形態可能類似於紐約和東京,成為一個服務型和消費型社會。

產業遷移必然帶來勞動力、資本、稅收、基建等方方面面的提升,進而對人口流動、房價、區域消費等產生深遠影響。中國正在發生的產業大遷移類似於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製造業南遷和南部“陽光地帶”崛起。

<strong>傳統制造

首先觀察汽車製造、化肥與農用化工、多元化工、鋼鐵、煤炭、化纖、紡織等傳統制造業,整體來看,這些行業經歷的不是遷移,而是出清。一方面:傳統制造的區域集中度提升,向著具有成本和效率優勢的地區集聚,強者恆強。另一方面:那種“低端製造從沿海向內陸轉移”的說法是一種想當然的錯誤推斷,沿海地區也有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不高的地區,這些並不是產業遷移的必要因素,產業遷移的發生是多方面的結果。

汽車製造仍然是一個傳統產業,中國汽車製造的中心仍然在上海,上海的汽車製造上市企業收入佔全國將近一半,其他區域的汽車製造集中度也進一步提升。新能源車屬於新興製造,中國新能源車產業即將改變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成本結構和供應格局,但是整車製造這個傳統產業仍然是強者恆強,向優勢區域集聚。

<strong>服務行業

雖然前面提到“中國汽車製造的中心仍然是上海,汽車製造也是廣東的支柱產業之一”,但整體上看,一線城市的產業結構已經表現出製造業的空心化和中高端服務業的集中化。

2014-16年,北京佔比上升最快的產業是建築工程、互聯網、金融;廣東佔比上升最快的是房地產、保險、互聯網;上海佔比上升最快的是房地產和互聯網。2017年,北上深三個城市的服務業產出佔比均超過了60%,其中北京的服務業產出佔比已經達到了81%,上海和深圳分別是69%和61%。一線城市上市公司收入佔比最高的服務業主要是金融、房地產、互聯網、電信服務等。

<strong>產業遷移的影響

產業遷移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製造的地理分佈,也對中國的人口流動、區域消費力和房地產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第一個影響體現在了房價上,過去三年,那些承接了高附加值產業遷入的中西部核心二線城市,房價增速更高;第二個影響體現在了流動人口下降和就業本地化這兩個變化上,中國勞動力流向的基本格局都是從中西部地區向東部和沿海地區流動。從2014年開始,中國的流動人口數量開始下滑,這表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留在本地就業;第三個影響體二線城市群的整體消費提升上,人口迴流和就業本地化的直接結果是中部二線城市群的消費主體擴大了,並且隨著高附加產業在這些地區的佔比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也在慢慢提高,消費主體的擴大和消費能力的提升是我們觀察到二線及以下城市的服務業和零售業發展迅速的原因之一。2013年至今,雖然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逐年下降,但中部核心二線城市的社零增速從2016年以來是回升的。

<strong>總結

產業遷移的發生是多方面的結果,土地和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並不是產業遷移的必要因素。基礎設施、工業基礎、科研教育政策等特定資源稟賦更加重要,一旦時機配合,產業佈局的再平衡就會出現。中國產業大遷移,始於製造業,必然帶來勞動力、資本、稅收、基建等方方面面的變化,進而對人口流動、房價、區域消費等產生深遠影響。隨著中國新興產業持續向地理縱深發展,未來十年的中國在消費、服務、中高端製造上的潛力不可估量。

產業大遷移再度來襲,整個中國都在鉅變

【OFweek企業選址科技園區行】

第二期·深圳科技園區行

於<strong>2019年1月18日啟程

實地考察深圳優質品牌科技園區

入駐政策園企面對面全方位解析

一站式解決企業選址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