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真無知?實力明明最低偏要北伐,皆是劉備一句話所致

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以後,劉禪遵從劉備的意願,拜諸葛亮為相父,後主即位,孔明封侯開府,又領益州牧。由於孔明此前已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張飛卒後,更領司隸校尉——掌握蜀漢軍政大權,又稽查京畿百官。故孔明此時大權在握,政事無鉅細,鹹決於孔明。孔明荷託孤之重,內修政理,治理因昭烈大敗而至疲敝的蜀漢;外結東吳,修補因東吳偷襲荊州和昭烈伐吳而破裂的兩國關係,以免蜀漢兩面受敵。

諸葛亮真無知?實力明明最低偏要北伐,皆是劉備一句話所致

孔明又於建興三年(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叛亂,耗時約半年,春出秋平,再一次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此次平亂,孔明採用馬謖“攻心為上”的建議,七擒七縱孟獲,收服南中人心,使後來南方再未發生大規模的全局叛亂,經過諸葛亮時期李恢、馬忠等及其後張嶷的治理,南中漸漸穩定,鞏固了後方。

諸葛亮真無知?實力明明最低偏要北伐,皆是劉備一句話所致

這是他一部分的準備工作,但是這樣還是不夠的,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終於決定要北伐了,但是這時候蜀國的實力明顯不夠,整個蜀軍加起來也不過十幾萬兵力,其中的5萬駐守漢中,還有差不多3到5萬分散在成都的不同領地。而孫權所建立的吳國,雖然也不是兵力十分強盛的國家,但是至少比蜀國要多個幾萬兵力,而其主力主要集中於長江。然而魏國的兵力是三國中最強,足足有四五十之多,是蜀國的好幾倍。魏國的兵力多,據點也多,但是其即使被分散後每個據點依然可以保持相當大的兵力,這就是其兵力充足的優勢。而這三個國家滅亡時的人口數也可以反映一二,魏國滅亡時,有443萬人,吳國滅亡時,有230萬人,而蜀國有94萬。

諸葛亮真無知?實力明明最低偏要北伐,皆是劉備一句話所致

就這樣的兵力如何能夠北伐,這樣的情況難道諸葛亮一點不知道?難道他真的老糊塗了?其實不然,諸葛亮不傻,諸葛亮位高權重,蜀國一切大小事務都是諸葛亮來管,劉禪就相當於一個空架子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掌權,說白了,諸葛亮雖然是忠臣,但也是個權臣,雖然他不想篡位奪人天下,但是他也是不願意放下手中的權力。這就導致了北伐的出現。北伐是繼承先主遺志,這一點,我想當時沒人敢否認。第二後出師表也說了,魏強蜀弱,不北伐也會滅亡,只是遲早的事,因此北伐起碼是有勝算的。所以這就是諸葛北伐的原因。

諸葛亮真無知?實力明明最低偏要北伐,皆是劉備一句話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