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代名伎關盼盼,對故主情深不晦,卻因白居易一首詩奪去性命

大唐一代名伎關盼盼,對故主情深不晦,卻因白居易一首詩奪去性命

一首新詞吊麗容,貞魂含笑夢相逢。

雖為翰苑名賢事,編入稗官小史中。

大唐年間,禮部尚書張建封做官多年,便請旨歸田養老。皇帝敕令鎮青徐數郡,節制武寧軍事。張建封大喜,不日到任,揀選才能之士,佈置歌姬舞妓。非知書識禮者不用,武寧有一歌妓名叫關盼盼,美豔絕倫,歌喉請亮,舞態霎姿。

大唐一代名伎關盼盼,對故主情深不晦,卻因白居易一首詩奪去性命

張建封雖然聽說其才色無雙,但由於剛剛到任,還未得閒暇召見一看。忽然一日,中書舍人(官職)白居易,自長安來,路過徐府,白居易與張建封是故交。張建封喜不自勝,在公館辦置酒席熱情款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管絃歌舞撤下。忽然一女子懷抱胡琴立於筵席前,轉袖調絃,獨奏一曲,纖手斜拈,輕敲慢按。那真是,滿座清香消酒力,一庭雅韻爽煩漾。不一會演奏完畢,站在一旁聽後安排。

大唐一代名伎關盼盼,對故主情深不晦,卻因白居易一首詩奪去性命

張建封與白居都喜歡調韻清雅,看那女子精神舉止,只見她花生丹臉,水剪雙眸······再看其餘歌妓,就沒法看了。張建封便問:“你是什麼人?”女子斜抱胡琴,緩移蓮步,向前走了幾步說:“賤妾關盼盼。”張建封大為高興,笑著對白居易說:“在徐州最大的開心,莫過於此。”白居易回說:“似此絕美佳人,京城都有名,果然不假!”張建封說:“誠如舍人之言,不如寫首詩與她?”白居易回說:“怕是我寫不好,反到汙了美人之名。”這時關盼盼放下胡琴,將衣袖半遮容顏,說道:“妾姿質醜陋,怎敢勞煩大人?若大人不嫌我卑賤贈詩,使得我名隨詩文為人傳頌,那將來我便死了也是莫大的榮耀!”白居易一高興,便寫了一首七絕,大為讚美。

鳳撥金翎砌,檀槽後帶垂。

醉嬌無氣力,風嫋牡丹枝。

大唐一代名伎關盼盼,對故主情深不晦,卻因白居易一首詩奪去性命

關盼盼拜謝白居易,說道:“賤妾之名,得以傳於後世,皆舍人所賜。”酒席歡愉,賓主大醉而散。第二天白居易離去,自此後張建封獨寵關盼盼,在府第相鄰建造一樓給關盼盼,名為“燕子樓”,張建封閒暇之時常與關盼盼相約,二人飲酒對詩,指花月為題,繡閣論情,對松篤為誓,歌笑管絃。情愛濃濃。不幸彩雲易散,皓月難圓。張建封得病,醫治無效,轉加沉重而死。葬於北邙。

大唐一代名伎關盼盼,對故主情深不晦,卻因白居易一首詩奪去性命

關盼盼獨自居住在燕子樓,心灰意冷,發誓願誦經唸佛為張建封祈求冥福,終身不嫁。十多年間不曾見人,地方有好事君子,慕其才貌,暗中通書,關盼盼以詩回覆,前後累積三百餘首,後編綴成集,名為《燕子樓集》。

大唐一代名伎關盼盼,對故主情深不晦,卻因白居易一首詩奪去性命

時值金秋,一日關盼盼倚欄長嘆,自言自語說道:“我作的詩,都是訴愁苦句子,不知他人能否明白的心意?”沉吟良久,忽想白居易,他一定能明白,不如賦詩寄呈與他,訴我衷腸,以表我不負張公之德。於是作詩三絕,使人送與白居易。白居易拿到信箋,打開一看,其一:

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人思悄然。

因埋冠劍歌塵散,紅袖香消二十年。

其二:

適看鴻雁岳陽回,叉睹玄禽送社來。

瑤瑟玉蕭無意緒,任從蛛網結成灰。

其三:

樓上殘燈件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

大唐一代名伎關盼盼,對故主情深不晦,卻因白居易一首詩奪去性命

白居易看畢,歎賞良久。心想一妓女能守節操如此,豈能辜負她的心意?就和了三首詩回覆讚賞,使來人帶回,關盼盼接到拆開一看,其一:

鋼暈羅衫色似煙,一回看著一潛然。

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得幾年?

其二:

今朝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家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下成灰。

其三:

滿簾明月滿庭霜,被冷香銷拂臥床。

燕子樓前清夜雨,秋來只為一人長。

大唐一代名伎關盼盼,對故主情深不晦,卻因白居易一首詩奪去性命

​關盼盼長吟不倦,心想就是珍珠白玉,也不比此詩之美。笑著對侍女說:“自此之後,終於能表我一點真心。”剛要收起來,見紙尾淡墨題小字數行,便仔細觀看,又有詩一首: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只一枝。

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死不相隨。

關盼盼一見此詩,愁鎖雙眉,淚盈滿臉,悲泣啞咽·······

未完待續,關注瞭解關盼盼最終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