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法院司改經驗入選最高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四)》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印發《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四)》。瀏陽市人民法院《多措並舉謀創新 合力攻堅執行難》成功入選,是本次全國司改案例徵集工作中湖南省法院系統唯一入選案例。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通過改革督導和調研,在各地創新改革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部分探索創新性強,具有典型示範意義的改革案例材料。此次入選的案例聚焦

15家中級或基層法院在“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中的改革創新,總結提煉了在執行機制構建、執行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為全國法院攻堅“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提供了示範參照的樣本。

【編者按】10月24日,最高法院發佈《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四)》。案例選編收錄的15個案例中,瀏陽市人民法院《多措並舉謀創新 合力攻堅執行難》入選

湖南省瀏陽市人民法院

多措並舉謀創新 合力攻堅執行難

“基本解決執行難”戰役打響以來,湖南省瀏陽市人民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的部署要求,通過黨建引領、全員攻堅、科技升級,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的優勢,正在向贏取執行攻堅的整體勝勢全面推進。

一是黨委領導凝聚多方力量

提升執行攻堅的政治站位,充分依靠和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通過三項工作的

“內外結合”,增強執行隊伍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瀏陽法院司改經驗入選最高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四)》

黨建工作“內外結合”。該院既外爭黨委領導的支持,又內生黨組織的動力。主動向瀏陽市委報告執行工作,市委書記先後兩次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執行工作,從人財物和政策方面全力支持執行攻堅。瀏陽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召開了主任會議,聽取了該院執行工作彙報,並出臺了關於支持法院解決執行難工作的相關意見。市委政法委組織公安、民政、教育、不動產登記和市場監督等部門召開了聯席會議,建立了法院與相關職能部門無縫對接的執行聯動機制。市政府專門調度,在已撥付100萬元司法救助金、司法救助35人,結案36件的基礎上,增加撥付了100萬元司法救助金。該院還創新性推行以黨建帶隊建促攻堅的工作方法,於今年5月22日在執行攻堅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臨時支部既有三名已改任非領導職務的黨員,也有綜合部門黨員負責人,還有機關業務部門及基層法庭普通黨員積極參與。正是有了黨建引領和黨員先鋒作用的充分發揮,該院湧現出了一批帶頭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黨員先鋒和凝聚在黨旗下同頻共振的普通幹警。

瀏陽法院司改經驗入選最高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四)》



代表工作“內外結合”。該院高度重視人大代表聯絡工作,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增強人民群眾對執行工作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該院專門製作了執行攻堅紅皮手冊,由所有班子、庭室長上門向在瀏陽的四級人大代表送去手冊,彙報執行攻堅工作。今年該院已邀請90餘名代表深入執行現場,參與案件執行,零距離見證了18件執行案件全過程,並參與做工作執行完畢及和解結案16件,另外2件系執行不能案件,通過代表見證使其認清執行不能案件的真實狀況。引導人民群眾區分“執行難”與“執行不能”,從而形成理解執行、支持執行、配合執行的社會共識。


瀏陽法院司改經驗入選最高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四)》


調解工作“內外結合”。

該院積極探索人民調解與執行和解有機結合,一方面在院內成立了一支由3名專職調解員、16名特邀調解員和45名律師調解員組成的執行調解工作隊伍,積極促成執行和解,今年以來已執行和解172件;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優勢,常態化邀請基層組織參與調解鄰里糾紛、婚姻家庭以及標的較小的執行案件,使部分執行案件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和解協議。今年以來,已通過基層組織調解執行案件106件,效果良好。

二是全院統籌推進全員攻堅

瞄準執行攻堅的目標定位,整合全院資源開展執行攻堅,建立協同聯動、重點攻堅、問題聚焦的長效機制,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瀏陽法院司改經驗入選最高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四)》


增強執行力量。由院黨組統籌調度,出臺了《“舉全院之力,堅決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的工作方案》,從審判業務和綜合管理部門抽調50餘人負責執行終本案件的評查、整改,將輔助性事務從執行部門分解出來,通過“協同作戰”和“分線作戰”的方法,讓執行幹警集中精力辦好執行案件,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推行“執警合一”的方式充實執行力量,在法警大隊成立拘捕組,負責協助執行實施案件的執行,其他法警除完成警隊日常工作外,也全部投入到執行攻堅戰中,目前該院執行攻堅力量已達100餘人,超過全院幹警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瀏陽法院司改經驗入選最高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四)》

一張圖紙作戰。認真對照最高法院要求和第三方評估指標,製作工作清單、制定作戰和施工圖紙,緊盯關鍵指標、關鍵節點和重點案件,堅持每週一公佈,半月一調度,以執行簡報方式表揚先進,激勵後進。同時,以執行大會戰為抓手,以小額民生案件、涉金融案件為突破口,今年已累計開展夜間、凌晨執行行動71次,幹警自覺加班多達4228人次。對未結案件精準施策,以釘釘子精神攻堅執行積案、難案和骨頭案,做到辦結一件核銷一件。僅2018年5月份一個月時間,就已執結案件517件,兌現標的額2.1億元。


三是科技升級破解執行難題。

該院以“智慧法院”建設為契機,將信息化建設作為破解執行難題、補齊執行短板的突破口,通過傳統和現代方式的結合,從地面到天空形成立體化平臺,多措並舉破解執行難。

瀏陽法院司改經驗入選最高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四)》


啟用“村村響”廣播。在全國率先通過“村村響”廣播敦促被執行人履行義務,利用遍佈全市32個鄉鎮、街道,320餘個村的10000餘個廣播循環滾動播放被執行人的拒執信息,精準覆蓋失信被執行人生活圈,營造督促其履行義務的高壓環境,發動人民群眾向法院舉報失信被執行人線索。自2018年6月9日“村村響”發聲以來,該院已精準播送1000餘名被執行人信息,共收到群眾舉報線索36條,促使被執行人自動履行87人,助力全案執結48件,追回執行款336.7萬元,真正實現了判決不履行,“村村響”不停。

瀏陽法院司改經驗入選最高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四)》

部署“易執行”平臺。藉助今日頭條、網易號、企鵝號等多家互聯網平臺,實現以當事人戶籍所在地、常住地或工作單位、案件發生地為圓心,迅速向周邊的移動互聯網用戶進行彈窗,對老賴周圍朋友圈、同事圈等特定人群進行精準推送,並附帶失信人員舉報功能,申請人可提供懸賞,從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影響老賴的生活。“易執行”平臺從今年4月28日使用以來,已精準推送4期314名老賴,促使63人自動履行,助力全案執結56件,追回執行款159萬元。

瀏陽法院司改經驗入選最高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四)》


引入“執行天眼”系統。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數據挖掘及智能分析決策等系統有機整合為一個整體,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算法,計算出被執行人的所在位置,對其進行定位“尋人”,從而大幅提升執行效率,讓“精準執行”發力生威,徹底打碎被執行人規避執行的僥倖心理。自部署該系統以來,該院已準確找到被執行人25名,執結39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