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除了美食也有危險,當心野蘑菇中毒!誤食了該怎麼辦?

蘑菇本來是一種美味食材,但是如果採了毒蘑菇而誤食,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不要為了一個小小的蘑菇拿生命開玩笑,因為,有不少人誤把毒蘑菇當作美食,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舌尖上除了美食也有危險,當心野蘑菇中毒!誤食了該怎麼辦?

“毒蘑菇事件”

近日,4名農民因食用自己採摘的野生蘑菇後出現中毒症狀,2人搶救無效死亡,另外2人轉至我院治療,多學科會診後診斷為“毒蘑菇中毒,繼發重症中毒性肝炎”,急需轉入消化內科進一步搶救。全科醫護人員積極參與2名患者的搶救,主任多次查房,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尤其關照床位醫生及護士注意患者情緒變化。經過1周的保肝、降酶及抗感染等搶救,2名患者轉危為安,病情逐漸好轉,都能自己進食,準備近期出院。

這個事件就提醒大家:路邊的野蘑菇你千萬不要隨便採著吃!

如何判斷誤食了毒蘑菇?

毒蘑菇又稱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我國目前已知的食用蘑菇有300多種,毒蘑菇100多種。據資料記載,可致死亡的至少有10種,多生長在樹林裡及雜草叢中或公園的樹下草叢中。由於毒蘑菇與食用蘑菇外形相似,辨別起來非常困難,所以容易發生誤食中毒。毒蘑菇的有毒成分十分複雜,人誤食中毒後的症狀主要有4種類型(附典型毒蘑菇圖):

胃腸炎型:潛伏期為30分鐘至6小時,發病時表現為噁心、劇烈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但經過適當的對症處理中毒者即可迅速康復,死亡率甚低。

舌尖上除了美食也有危險,當心野蘑菇中毒!誤食了該怎麼辦?

神經精神型:潛伏期約10分鐘至2小時,發病時除胃腸炎症狀外,尚有流涎、流淚,脈搏緩慢,瞳孔縮小等,嚴重者可出現幻覺、精神錯亂、呼吸抑制等表現,個別病例可因此而死亡。


舌尖上除了美食也有危險,當心野蘑菇中毒!誤食了該怎麼辦?

溶血型

:潛伏期6~12小時,發病時除腸胃炎症狀外,並有溶血表現,可引起貧血,肝脾腫大等體徵,此型中毒對中樞神經系統亦常有影響,可有頭痛等症狀,死亡率不高。

舌尖上除了美食也有危險,當心野蘑菇中毒!誤食了該怎麼辦?

中毒性肝炎型:毒素作用快,主要作用於肝臟,能顯著減少肝糖元而導致肝細胞迅速壞死,出現

黃疸、肝脾腫大,甚至爆發性肝炎、肝衰竭;此型中毒病情兇險,如無積極治療死亡率甚高。

舌尖上除了美食也有危險,當心野蘑菇中毒!誤食了該怎麼辦?

誤食了毒蘑菇,該怎麼辦?

毒蘑菇的毒素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和心、肝、腎等器官造成損害,食用野蘑菇後中毒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但大多數患者中毒早期大都會出現胃腸道症狀。因此在食用野生蘑菇後,如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症狀後,應儘快採取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催吐後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儘快到醫院接受治療,並保留毒蕈樣品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同時及時向當地衛生監督機構報告。

珍愛生命,遠離毒蘑菇!

遇到梅雨季節,各種野生蘑菇如雨後春筍般湧出,而4-6月是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蘑菇也是舌尖上的美味,但是千萬要提高警惕,不可隨意採食或購買野生蘑菇。小心這些常見的毒蘑菇(附圖),遇見了它們可要離得遠遠的!

舌尖上除了美食也有危險,當心野蘑菇中毒!誤食了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浙江健康教育-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作紅教授團隊。

常笑健康溫馨提示

目前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治療藥物,死亡率極高,而且野生蘑菇裡的蕈毒素不能通過烹調、加工破壞,許多毒素還無法檢測,最有效、最關鍵的預防措施就是不要採摘野蘑菇,隨便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蘑菇,避免中毒。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噁心、嘔吐、劇烈腹瀉和腹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必須馬上就醫。

關注常笑健康,健康一手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