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不露骨,揣著聰明裝糊塗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聰明不露骨,揣著聰明裝糊塗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人生在世,誰不願意使自己活得自然、自由、自在呢?誰不願意自己活得瀟灑、愉快、輕鬆呢?誰不願意自己的事業蓬勃、財運亨通呢?

誰不願意成為別人羨墓的人?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培養自己的”糊塗“意識。

做人太精明露骨,則是一種小聰明。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自逞聰明引火燒身。三國時代的楊修,可謂絕頂聰明吧,他的幾次“聰明"過了頭,才智大大顯露,結果引起了曹操的嫉恨,被曹操掉。所以如果一個人真的是很聰明,也不能把自己的聰明全部都寫在臉上,需要的時候做到揣著聰明裝糊塗才是真正的聰明。

在《世說新語》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次曹操帶著楊修出門,看到一碑背面刻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問楊修知不知道上而寫得是什麼意思,楊修說:“知道。"曹操說:“你別說,讓我猜猜看吧。"又走了三十里,曹操說他知道了,並說好兩個人分別把答案寫出來,結果兩人同時寫出“絕、妙、好、辭"四個字。曹操感嘆說:“我的才華不如你,想了三十里才悟出答案。"人們都被楊修的聰明和睿智折服了,但想到他的死,人們又會對他做事的方法大打折扣。做事聰明的人,並不一定做人就會聰明。

聰明不露骨,揣著聰明裝糊塗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曹操要手下為他修建一座花園,落成後親自去察看,手下問他是否滿意,他“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人們都不理解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唯楊修聰明過人,領會到了曹操的意圖:“門內添一’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於是他命令屬下動手把園門縮小了。曹操再次來看非常高興,便問是誰知道他的意圖,左右回答說是楊修。疑心很重的曹操,對準確領會自己意圖的楊修表示讚賞,可內心生忌,所以楊修並未得到曹操的重用提拔。

還有一次,有人款待曹操一杯酥,曹操吃了一點,便在上面寫一“合”字讓讓大家看,人們都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樣意思,輪到楊修,楊修便吃了一口,說:“這沒有什麼呀。"雖然曹操當時沒怎麼樣。但他對楊修的戒心日益加重,而且還產生了除掉楊修的想法。

後來,在一次戰鬥中,曹操被蜀軍圍困於斜谷,進退兩難,便有退兵之意。以“雞肋"為口令。楊修知道了曹的心思,就吩咐手下的士兵收拾行李準備打道回府。將軍夏侯敦見狀大吃一驚,問楊修為什麼要擅自做主行動?

他說:“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撤兵也一一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今進不能勝,退恐人……”不料楊修這次聰明“絕頂",竟然讓曹操以擾亂軍心為藉口,把他殺了。

看看楊修失敗的過程,根本原因在於他聰明而不善於掩飾自己。有聰明頭腦的人,凡事喜歡動腦筋,善於表現自己,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君王喜歡有人輔佐,但卻不喜歡被人超過他,被別人比下去是令所有人都很惱火的事情,所以西方有句:“儘管星星月亮都有光明,卻不敢比太陽更亮"的諺語。《陰符經》說:“性有巧拙,可以伏藏。"這也就是讓我們懂得善於伏藏是制勝的關鍵。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伏藏的道理,即使能力再強,智商再高也難以

戰勝對手,甚至還會招來殺身之禍。楊修就是喜歡在上司面前動

腦筋,在別人面前處處顯示自己的聰明,鋒芒太露而不知收斂,才

高震主而不懂掩飾,才引火燒身“誤了卿卿性命"的。真正聰明的人,無論是對於自己的優點還是缺點,都不能發揮到“極至"。人,們常說盛極則衰,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適當地掩飾自己才是最佳選擇。

揣著聰明裝糊塗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也只有這樣才能坦然地在這個社會上很好地生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