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大事者,先来学学曹丕的动心忍性吧!

欲成大事者,先来学学曹丕的动心忍性吧!

提起曹丕,我们就不能不提到曹丕曹植的立储之争。曹丕之所以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中最终胜出,首先离不开他嫡长子的身份优势,正是因为这一天然优势,让身份显赫的世族集团站在了曹丕的身后,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曹操一统天下梦想的破灭,最终让他改变了最初倾向曹植的想法,弥留之际,那声“我的太子子桓在哪里”,也让这场立储之争初见眉目!这场战争背后是世族集团与寒族集团的反复较量,但曹丕最为一代才子,却能为立储动心忍性了这么多年,最终立马天下,抛开其他因素,这其中有诸多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地方。

欲成大事者,先来学学曹丕的动心忍性吧!

不争输赢,只论对错

正值曹操大败袁绍,统一中原之际,立储之事浮出水面,曹操一心想要扶持曹植,而满朝文武却希望他能顺应法统立长子曹丕为太子。

为了考验二人,曹操给曹丕和曹植同时下了一道军令,让他们第二天一个从东门出发,一个从西门出发,必须在规定的时限之前将军旗送至城南外的曹洪处,延误者军法处置。但是同时曹操又下令第二天全城戒严,所有人不得出城,曹植在德祖的带领下直接杀了守卫出城,而司马仲达却对曹丕说"不争输赢,只论对错",不让曹丕杀守卫,后来也就没有将军旗送出去,受了军法。

欲成大事者,先来学学曹丕的动心忍性吧!

从此事中,貌似曹植占得了上风,其实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是一场不公平的竞赛,作为裁判的曹操本身就是个“黑哨”,无论曹丕怎样,都不会胜出。最后,他决定采取司马懿的建议“不争输赢,只问对错”,不理曹操,继续赢得满朝文武的支持!此次争斗便从两个人在曹操面前的争斗,演变为满朝大臣和曹操的争斗,如果不把握这个本质,就算使再大的劲,最后大概率还是会输。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曹丕遭受不公的境遇,大可不必怒发冲冠,针锋相对,一争输赢,只需分清形势,转移矛盾主体,便可豁然开朗,稳操胜券!

欲成大事者,先来学学曹丕的动心忍性吧!

遭遇陷害,蒙冤入狱

在曹丕曹植夺嫡一事中,崔琰与荀彧一直认为曹丕更适合成为君王,因而暗中多有助力。荀彧死后,那封陷害曹丕的书信在他家中搜出,并由其亲手封缄,曹操大怒,曹丕入狱,尽管百口莫辩,深受牢狱之苦,但他却依然信念坚定,最终由大理寺查明为崔琰所写,原来此事为荀彧和崔琰联手,目的就是打压曹植书臣,帮助曹丕上位,可以说,崔琰以身饲虎!

欲成大事者,先来学学曹丕的动心忍性吧!

面对父亲的震怒和不公,面对他人的“陷害”,曹丕仍能坚定信念,至死不渝!环视我们的周遭,如果面对领导的不公正对待,甚至小人的谗言诽谤,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曹丕那样不卑不亢,坚忍自持呢?

送父出征,不及弟赋

建安23年,曹操带兵出征,兄弟俩同出相送,饯行宴上,先是曹植为父歌功颂德的经语让曹操非常高兴。曹丕则在父亲上路时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而几欲哽噎,曹操很是感动,却说了一句“还是不及子建的诗好”。尽管曹丕是在他人授意下的矫揉做作,但面对此番真情流露,换来的却是父亲不温不火,甚至逆耳的评价,可想曹丕内心是怎样的五味陈杂,然后就是这样,他依然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反而在坚持梦想的道路上愈发坚定!

欲成大事者,先来学学曹丕的动心忍性吧!

我们工作中,总是觉得自己付出的比别人要多,却得不到领导的赞赏,反而,那些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溜须拍马的人,往往深得领导的赏识,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在梦想面前,这些赞赏都显得无足轻重,你便也会像曹丕那样愈发坚定自己的梦想!

欲成大事者,先来学学曹丕的动心忍性吧!

众所周知,曹丕最终赢得了王位,并从汉献帝手中接过了帝位,有人说这是世族集团的胜利,有人说这是曹丕身边智囊团的胜利,也有人说这是曹操的深谋远虑,但这些都离不开曹丕自身的努力和坚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